走在青藏線上,他的名字總是不斷地被提起。他被稱為“青藏公路之父”“格爾木的奠基人”。青藏高原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印記,他就是慕生忠將軍。新中國成立后,慕生忠兩次騎馬進藏。第一次是1951年,以范明為司令員、慕生忠為政委的“十八軍獨立支隊”奉命進軍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第二次是1953年春天,他再次奉命組織進藏運輸總隊,率領駝工2500余人及1.7萬多峰駱駝,執(zhí)行緊急運糧任務。兩次入藏之艱難讓這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軍極力支持“要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修筑一條現(xiàn)代公路”的設想。
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guī)ьI19名干部、1200多名民工組成的筑路大軍來到格爾木河畔的這片荒原上,開始了艱難的筑路進程。筑路大軍分為6隊,每人配備一把鐵鍬、一把十字鎬,從格爾木向“世界屋脊”進發(fā)了。在自己帶隊修建青藏公路的同時,慕生忠大膽啟用率部起義的原國民黨少將師長齊天然,讓他帶人同時修筑從敦煌到格爾木的公路。齊天然他們從敦煌出發(fā),把路修到了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邊上。齊天然帶領筑路隊伍一邊在厚厚的鹽蓋上修整道路,一邊把挖出來的鹽水澆到平整好的路面上,等鹽水干了就試著把車開過去。就這樣,他們在鹽湖上開出了一條平整堅硬、長30多公里的路面,人稱“萬丈鹽橋”。
慕生忠指揮大家邊修路邊通車,以英雄的氣勢、戰(zhàn)士的豪情,征服了昆侖天險。1954年7月30日,公路修到了可可西里。僅用79天,筑路大軍就修通了300公里公路。12月15日,2000多名筑路英雄,100輛大卡車,跨越當雄草原,穿過羊八井石峽,直抵青藏公路終點拉薩。青藏公路格爾木至拉薩1200公里,僅用了7個月零4天的時間全線打通,這在中國筑路史上是個創(chuàng)舉,在世界公路史上也是罕見的。
1994年10月19日,84歲的慕生忠將軍在蘭州病逝,遵照他的遺愿,子女們把他的骨灰撒向莽莽昆侖。
(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