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成
摘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黨和人民的一項重要事業(yè),是高校的時代責任。某省司法警官高等職業(yè)學校緊抓組織領導、宣傳引導、課程內(nèi)容、教育形式、師資保障、學習效果六個關鍵點,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改進中得到提升,在創(chuàng)新中得到發(fā)展,積累了較好經(jīng)驗,為其他同類學校辦好思政課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育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對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指明前行方向,對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殷切期望。筆者認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如何做細、做實、做優(yōu)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增強“四個意識”、提高“四個自信”,作為當前學校意識形態(tài)建設工作重中之重推進。
一、站位高,落實組織領導“支點”
一是成立意識形態(tài)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由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黨委副書記政委任副組長,其他校領導為成員的意識形態(tài)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校意識形態(tài)建設和管理工作。要求全體校領導,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聽課,并對相關教師給出指導性教學建議。二是成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近期還專門成立由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黨委副書記、政委任副組長,其他校領導為成員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組織、管理、協(xié)調和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科研立項、社會實踐以及經(jīng)費保障等方面具體工作。在公共基礎課教研室成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組,條件成熟時將組建學校思政教研室。三是拓展警情廉情分析會內(nèi)容。每季度的警情廉情分析會增設意識形態(tài)建設情況反饋的內(nèi)容,準確把握各基層黨支部意識形態(tài)建設動態(tài)。
二、目標準,找準氛圍營造“熱點”
一是加大專項宣傳力度。學校通過電子大屏、路燈展牌、校內(nèi)櫥窗、宣傳欄、校園廣播、門戶網(wǎng)站以及官微等媒介,對習近平重要講話精神、國家治國理政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事政治以及相關的政治理論內(nèi)容予以深入廣泛宣傳。通過訂購專門的思想政治類宣傳畫,并予以張貼等形式,做好思想政治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二是構建全員參與教育模式。改變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僅僅是專兼職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和班主任等學生工作人員之事的錯誤理解,督促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以外的任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也要融入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三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在日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過程中,采取切實可行的宣傳教育措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之主體地位,讓其充分認識到認真消化吸收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對其價值觀念形成,以及對其今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三、措施實,打造教育內(nèi)容“亮點”
一是明確教育重點。在嚴格落實上級教育部門規(guī)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著重加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愛國主義、感恩教育和社會責任意識等方面內(nèi)容的教學。二是開發(fā)校本教材。緊扣時代主題,結合行業(yè)特點,圍繞學生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精選思想性、時代性和趣味性強的教學案例編印思想政治理論課校本教材,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世情、黨情、國情、軍情和民情。三是突出時事政治。鼓勵廣大師生關注“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定時聽看“新聞早班車”內(nèi)容,及時了解每日國內(nèi)國際新聞,關注國家大政方針和社會熱點,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四、理念新,把握教育形式“要點”
一是創(chuàng)新授課模式。提倡啟發(fā)式、參與式、互動式、案列式以及研究式教學,輔助以話題討論、辯論、知識搶答以及視頻展播等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要我聽”向“我要學”轉變,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在學校門戶網(wǎng)站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專欄,并適時維護更新,讓學生及時了解、掌握相關課程信息資源。二是組織實踐教學。適時組織學生去博物館、紅色革命教育基地以及烈士陵園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將校內(nèi)和校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提升教學效果。三是豐富“第二課堂”。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提升其責任擔當意識。定期組織開展主題教育、專題團課以及演講辯論賽事等活動,圍繞社會熱點話題開展有針對性地教育。
五、角度多,解決師資隊伍“難點”
一是優(yōu)先安排招錄職位。學??紤]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務重、專任師資少的工作實際,在安排年度公務員招錄計劃過程中,在職數(shù)異常緊張的前提下,優(yōu)先安排思想政治教師職位名額。二是組織思政師資遴選。鼓勵校內(nèi)有較高理論素養(yǎng)和豐富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行政人員和其他任課教師兼職承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遴選優(yōu)秀教師充實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師資隊伍,加大思政課教師培訓和考核力度。同時,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退出機制,及時調整不適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教師。三是強化外聘師資考核力度。通過現(xiàn)場聽課、隨機抽檢以及學生信息員反饋等方式,加大對外聘思想政治教師備課、課件和授課等審核和考核力度,嚴把質量關。
六、招術妙,切準教育成效“焦點”
一是舉辦意識形態(tài)工作論壇。要求各黨支部支委成員、思想政治教師和各學員大隊領導積極撰寫研究論文和心得體會,并擇優(yōu)參與論壇交流。二是開展教學觀摩研討。組織各黨支部書記和學員大隊長,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現(xiàn)場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共同探討教學新模式、應對新問題、適應新要求。三是定期組織集體備課。通過集體備課,相互交流授課習得,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并及時采取跟進措施,商討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困惑問題。四是設立思政專項課題。在年度課題申報工作中,設置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方面的專題,鼓勵廣大教師就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開研究,指導教學工作實踐。五是組織參加專項培訓。經(jīng)常性組織思教師參加專題培訓活動,了解思想政治理論最前沿的知識和理念。邀請省內(nèi)外知名專家參與教師集體備課活動,或者開設專題講座。組織思想政治教師和班主任等學生工作人員,赴省內(nèi)外院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學生管理部門觀摩學習,體驗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授課模式,不斷提升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