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爾麗
摘要: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宣傳報道工作形勢非常險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對此,新聞記者要提升自身工作素養(yǎng),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以新思維、新思路來解決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此同時,新聞記者要以此為契機,不斷學習促進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新聞宣傳
在新時代的發(fā)展趨勢下,要求新聞記者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貫穿在新聞宣傳工作中,以當?shù)氐母母镩_放為重心,順應時代潮流,為人民群眾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持。第一,要保證新聞宣傳具備較強的針對性,掌握新時代主題。秉承馬克思主義思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增強深入改革、建設現(xiàn)代化社會的自信,作為人民群眾的精神支持,全面加強群眾的認同感。第二,要不斷探索新聞宣傳手段,保證新聞宣傳的高效性。結合采訪主體需求的差異性,進行層次劃分,整體完善新聞宣傳教育;在宣傳正面新聞時,借助新聞的輿論監(jiān)督優(yōu)勢,適當報道反面新聞。第三,要深入到群眾內部,拓寬新聞宣傳空間。由于新聞宣傳涉及的領域較寬泛,要求新聞記者遵循“大宣傳”要求,系統(tǒng)劃分新聞宣傳工作,使群眾可以參與其中。第四,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新聞記者的綜合素養(yǎng),對新聞宣傳工作存在直接影響,要求其豐富自身的政治理論,探索新聞業(yè)務,做到嚴于律己,鞏固新聞宣傳的良好形象。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記者自身的素養(yǎng)也成為限制相關工作深入開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記者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質,為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內生動力。新聞記者要明確自身的素質關乎整個新聞宣傳工作的質量,因此要在融媒體時代下有著非常堅定的政治立場,即使身在工作中也不忘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專業(yè)素養(yǎng)。要通過以事實為依據(jù)的客觀的宣傳報道來踐行自己的職業(yè)操守,同時新聞記者也應該深入一線,要傾聽大眾的呼聲,針對民眾在某些方面反映的問題予以深入了解,通過對新聞報道的內涵以及價值進行深入的挖掘,以此來尋找更加有深度、更加有價值的新聞線索。而針對新聞記者自身的素養(yǎng)來說,其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洞察力、敏銳力。在當下的工作中,不僅需要改變工作的思維,還應該革新工作方式,通過提升自己的新聞調查、新聞寫作技巧來不斷提升自己的聯(lián)想能力、觀察力以及信息的提煉能力。只有在新聞宣傳報道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才能夠增強相關工作的實效性。
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在新聞宣傳工作中要合理選擇新聞宣傳視角,充分了解大眾對新聞內容的需求,從而選擇新穎的話題,以提高受眾對新聞的粘度。但是,傳統(tǒng)模式下的新聞宣傳內容大多數(shù)內容方向一致,很難提起受眾的閱讀興趣,因此就會損失一大批受眾,從而阻礙新聞宣傳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此,新聞記者要做到推陳出新,搜尋一些熱點事件,其中要以受眾的關注熱點為前提,以博取受眾群體的眼球,增強新聞宣傳的感染性,激發(fā)群眾對新聞的閱讀積極性。在新聞宣傳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xiàn)新聞宣傳的積極意義,確保新聞宣傳的合理性,保證新聞宣傳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宣傳報道工作也應該被充分創(chuàng)新,通過創(chuàng)新報道形式及宣傳內容,不斷適應變化中的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當下的新聞記者要從各個角度出發(fā),尤其是要結合地方文化及群眾喜好的內容,使用大眾能接受的報道方式來反映民眾關心的問題。我們知道,每個區(qū)域都有其特色的報道方式,要突顯群眾在新聞報道中的重要性。通過多途徑的報道方式有效地吸引民眾,并且通過精選的報道視角來觀察新聞中的一些有價值的細節(jié)。要做到貼近基層、貼近群眾,這樣整個新聞內容才更具活力。對于新時期下的新聞報道工作來說,創(chuàng)新始終是一個重要的話題,要能夠創(chuàng)新其中的內容及形式,才能夠使報道的內容更受大眾的喜愛。當然,創(chuàng)新也需要遵循科學的原則,新聞記者要更加嚴謹,這樣才能使新聞報道具有更強的生命力與感召力。
融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功能確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和影響,但這并不能抑制廣播電視的發(fā)展。新聞記者應該針對現(xiàn)狀進行分析,通過不斷拓寬傳播渠道、不斷豐富內容策劃以及不斷提升自我工作素養(yǎng),實現(xiàn)對自身傳統(tǒng)媒體的發(fā)展,促進我國新聞行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