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勇 高東志
(1-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天津 300072 2-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重型發(fā)動機排放試驗由于測試循環(huán)與車輛實際運行時的工況差異大,不能真實反映整車實際道路運行的排放水平,因此需要從整車入手研究重型車輛排放[1]。相比于發(fā)動機臺架測試,底盤測功機測試技術考慮了整車屬性和真實的道路運行條件,模擬準確性和一致性較好;另一方面,相比于車載測量系統(tǒng),底盤測功機測試技術可提供更高精度的氣體測試儀器,可控的實驗室條件,提高了試驗的準確性、重復性和可比性[2]。
重型車以載貨貨車為主,載荷的設定是試驗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探究載荷對重型車排放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重型車由于本身慣量大,其排放受到實際路況加減速的影響較大,瞬態(tài)排放差異較大?;诖?,本文針對C-WTVC(1 800 s)循環(huán)工況研究不同載荷對重型車在市區(qū)、公路和高速路況下排放的影響。重型整車排放研究方面集中在重型整車與發(fā)動機臺架排放測試差異方面,付松青[2]、艾毅[3]及高翔[4]等進行了整車與臺架排放測試差異性的研究;非常規(guī)排放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代用燃料方面,包括生物柴油[5],丁醇-柴油摻混燃料[6],甲醇-汽油摻混燃料[7-8]等。以上研究雖然涉及到非常規(guī)排放,但多數(shù)集中在累積排放量和平均比排放量,瞬態(tài)排放量的分析相對較少。對于車用柴油機,目前各國的排放法規(guī)主要限制NOx,HC,CO和PM等常規(guī)排放物。但近年來,柴油機的非常規(guī)排放污染物也日益引起重視,主要包括柴油機廢氣中的醛酮類及硫化物等,它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基于此,本試驗在不同載荷條件下采用FTIR直接采樣檢測 NO2、SO2、NH3、HCHO、N2O 非常規(guī)排放污染物;采用HORIBA全流稀釋采樣系統(tǒng)檢測THC、NOx和PN排放。
本試驗是在底盤測功機上進行的。本試驗所用到的測試設備包括轉速、負荷可調節(jié)的底盤測功機,HORIBA全流稀釋CVS排放測試設備,F(xiàn)TIR氣體分析儀等。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將車輛放置在底盤測功機上并采取適當?shù)姆椒▽囕v進行固定,確保試驗安全??刂茖嶒炇覝囟群蜐穸确謩e穩(wěn)定在20℃和30%。機動車排氣管首先連接FTIR氣體分析儀,再經過保溫管道連接HORIBA全流稀釋CVS排放測試設備。底盤測功機和HORIBA全流稀釋CVS排放測試設備均由控制系統(tǒng)進行控制。常規(guī)排放與非常規(guī)排放數(shù)據(jù)同時采集,采樣頻率為1 Hz。
圖1 試驗裝置示意圖
1.1.1 測試循環(huán)
本實驗所采用的循環(huán)為GB/T 27840-2011《商用車燃料消耗量測量方法》推薦的重型柴油車整車綜合油耗測量所使用的工況(C-WTVC循環(huán)),測試曲線如圖2所示。本循環(huán)總共1 800 s,包括市區(qū)路況、公路路況和高速路況,試驗中車輛的行駛速度與測試曲線的偏差不超過±3 km/h。C-WTVC循環(huán)3種路況的特征參數(shù)如表1所示。
1.1.2 試驗車輛參數(shù)
本研究的試驗車輛為滿足歐Ⅵ排放標準的柴油重型整車,該車輛及發(fā)動機參數(shù)如表2所示。
圖2 C-WTVC測試循環(huán)速度曲線
表1 C-WTVC循環(huán)工況特征參數(shù)
表2 試驗樣車參數(shù)
按照圖1對實驗設備進行連接,將車輛放置在底盤測功機上并采取適當?shù)姆椒▽囕v進行固定,確保試驗安全。設置底盤測功機的當量慣量,用合適的方法使車輛和底盤測功機達到運轉溫度。對機動車進行預熱,使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在70℃以上,或者當冷卻液的溫度在5 min之內的變化小于2℃;對底盤測功機、HORIBA全流稀釋CVS排放測試設備以及FTIR直接取樣系統(tǒng)預熱,使之準備就緒。對設備進行氣體泄露檢查,按照設備操作要求,執(zhí)行氣體的標定(零標定和量程標定)。通過沙袋數(shù)量調節(jié)重型整車載荷為0、50%和100%,分別進行C-WTVC循環(huán)工況模擬實驗,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通過FTIR氣體分析儀和HORIBA全流稀釋排放測試設備分別得到非常規(guī)和常規(guī)排放數(shù)據(jù),并結合不同載荷下C-WTVC循環(huán)工況進行分析。
圖3表示不同載荷條件下NH3非常規(guī)污染物排放。
圖3 不同載荷條件下NH3排放
隨著重型車SCR后處理技術的廣泛應用,NH3排放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比較3種載荷下的NH3排放曲線可得,載荷為0時,NH3排放量最低,在市區(qū)路況下,排放值接近零。隨著載荷增加,NH3排放量逐漸增加,在3種路況條件下表現(xiàn)出的規(guī)律是近似的。比較各路況可以看出,市區(qū)、公路及高速路條件下NH3排放量逐漸增加,尤其是滿載荷高速路條件下,NH3排放平均值為120×10-6左右。在1 480 s左右,不同載荷下NH3排放量均表現(xiàn)為上升趨勢,對應圖2,此階段為高速路況下的急加速,表明重型車加速條件下,NH3排放量增加。
圖4表示不同載荷條件下甲醛排放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不同路況條件下,HCHO的排放量差別不大;隨著載荷的增加,HCHO排放量是增加的。這是因為隨著載荷增加,缸內溫度上升,而醛類是烴類燃料燃燒過程的中間產物,形成于低溫氧化階段,其壽命較短,隨后會在高溫階段被氧化。
圖4 不同載荷條件下HCHO排放
圖5 表示不同載荷條件下N2O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隨著載荷的增加,N2O排放量增加;在市區(qū)、公路及高速路況條件下,N2O排放量依次增加,這與NH3排放表現(xiàn)出的趨勢一致。
圖5 不同載荷條件下N2O排放
圖6 表示不同載荷條件下SO2排放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不同路況條件下,SO2的排放量差別不大;隨著載荷的增加,SO2排放量是增加的。這是由于其中的S主要來自于燃油,其排放量與噴油量有高度正相關性,負荷增加,則噴油量增加,從而使SO2排放增加。
圖6不同載荷條件下SO2排放
圖7 表示不同載荷條件下,NO2排放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在載荷0和50%時,NO2排放差別不大,其值接近2×10-6。100%載荷時,NO2排放較低載荷時下降。這是由于大載荷時,向燃燒室內噴入的柴油增加,使得燃燒變?yōu)槿毖鯛顟B(tài),此時NO2的產生受到抑制。
本部分介紹了重型車C-WTVC循環(huán)工況下不同路況的油耗及PN排放量,其值如表3所示。結合圖8,圖9分析如下。
圖7 不同載荷條件下NO2排放
圖8 不同載荷條件下3種路況油耗對比
圖9 不同載荷條件下3種路況PN對比
圖8 表示不同載荷條件下,3種路況的油耗對比??梢钥闯龈鞣N路況下的油耗均隨著載荷的增加而增加。公路和高速路況時,0載荷和50%載荷油耗差別不大。相同載荷條件下比較不同路段可知,市區(qū)工況的油耗消耗量最大,這主要是因為相較于其他2個工況,市區(qū)工況存在更大的加速度和減速度,而加速和減速階段需要能量克服慣量,因此油耗增加。
圖9表示不同載荷條件下,3種路況的PN排放量對比??梢钥闯龈髀窙r下,隨著載荷的增加,PN排放量增加;相同載荷條件下,高速路況PN排放最高,市區(qū)路況中等,公路路況最低。這是因為市區(qū)路況下加減速頻繁,存在燃燒不充分過程,PN排放增多。而高速路況PN排放增多是由于其所占總里程比例最大,為44.33%,如表1所示。
表3 C-WTVC循環(huán)不同路況的油耗及PN排放量
以一輛柴油燃料重型整車為研究對象,通過FTIR氣體分析儀和HORIBA全流稀釋排放測試設備分別得到非常規(guī)和常規(guī)排放數(shù)據(jù),并結合不同載荷下C-WTVC循環(huán)工況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隨著載荷的增加,NH3和N2O排放量增加;在市區(qū)、公路及高速路況條件下,NH3和N2O排放量依次增加,且重型車加速條件時,二者排放量增加。
2)隨著載荷的增加,HCHO和SO2排放量是增加的。前者是因為隨著載荷增加,缸內溫度上升,而醛類是烴類燃料燃燒過程的中間產物,形成于低溫氧化階段,其壽命較短,隨后會在高溫階段被氧化;后者是因為SO2排放量與噴入燃油的質量呈正比。
3)隨著載荷的增加,油耗和PN排放量均增加;相同載荷條件下,市區(qū)工況的油耗最大;載荷相同時,高速路況PN排放最高,市區(qū)路況中等,公路路況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