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吳姓占全國漢族人口2.05%,約2460萬人。黃帝軒轅氏的第十二世孫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太伯、仲雍和季歷。小兒子季歷之子姬昌出世時,有圣瑞出現,太王十分高興,便有意日后讓姬昌接任王位。太伯和仲雍深知父王有此意,便主動讓賢,于是,季歷便繼了太王之位。太伯和仲雍一起南下,被江南一帶的土著舉為君長,號稱句吳。
后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fā)在滅商后,封仲雍的第三世孫周章為侯,改國號為吳,并追封太伯為吳伯。
仲雍的后世孫中有一人名為壽夢,建都于今天的江蘇吳縣。他的兒子季札因不愿受王位而逃往延陵。從此吳氏便一分兩支,即壽夢的后裔和季札的后裔。
此外,吳姓還有其他來源,一支為帝顓頊時期的臣僚吳權之后,一支為少康帝時期的神箭手吳賀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