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華
中圖分類號:S831.4 ? ? 文獻標識碼:C ? ? 文章編號:1673-1085(2019)08-0019-03
無特定病原(SPF)雞及其種蛋是生物醫(yī)學、畜牧獸醫(yī)等領域中從事高水平科研和多種人、畜禽生物制品生產、鑒定不可缺少和無法替代的實驗動物和原材料,其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上述多方面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準確性及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可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最安全的食品。因此,加強對SPF雞的研究,促進其產品開發(fā),對于提高生命科學的研究水平、預防家禽疫病發(fā)生和保障人民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SPF雞的飼養(yǎng)管理有其獨特的要求,育成雞的飼養(yǎng)管理也是如此。
1 ?SPF育成雞飼養(yǎng)管理的基本條件和要求
首先,SPF雞實驗動物房(SPF雞舍)屏障環(huán)境設施作為凈化環(huán)境的技術支撐,是維持SPF雞舍潔凈狀態(tài)的核心。屏障環(huán)境凈化管理即指在日常飼養(yǎng)管理中,設法維持整個飼養(yǎng)期間內所必需的潔凈度。基本原則就是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杜絕一切病原微生物進入生物潔凈室,保證SPF雞群的生物凈化質量。包括制定一系列凈化設施的管理規(guī)范和操作規(guī)程、SPF雞舍凈化管理規(guī)范(SOP),以及日常的凈化設施操作、維護和修理,必須保證其凈化指標達到GB14925-2010《實驗動物 環(huán)境及設施》和GB50447-2008《實驗動物設施建筑技術規(guī)范》等國標要求。潔凈度必須達到7級標準。其中飼養(yǎng)雛雞、育成雞和產蛋雞的飼育室是凈化級別最高的生物潔凈室。
其次,人是第一要素,要培養(yǎng)雞場員工。SPF雞場人員主要由環(huán)境控制人員和飼養(yǎng)技術人員來組成。SPF雞養(yǎng)殖成功的關鍵是員工的管理,須努力提高員工職業(yè)道德素質,發(fā)揮員工積極的主觀能動性,使之在實際操作中嚴格執(zhí)行以上諸規(guī)范。
再者,SPF雞的飼養(yǎng)成本高,因此要保證高成活率和育成質量。另外,育成雞生長速度快,產生的有害氣體多。育成雞在7~8、12~13和18~20周齡,要經過3次換羽。換羽期間雞舍內的羽毛、塵埃隨著雞只的活動和其他因素而四處飛揚。因此,隨著SPF育成雞日齡的增長,要逐漸增加凈化空調通風換氣,保持舍內空氣潔凈度要求。
2 ?SPF育成雞的管理目標
即在SPF雞群達到性成熟前,使雞群體型發(fā)育良好、均勻度良好,即體重達標,骨骼發(fā)育良好,雞只體成熟和性成熟同步,雞群適時開產。SPF蛋雞產蛋性能的高低,往往決定于育成期的飼養(yǎng)管理階段,該階段適宜的體重、均勻度高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體重不足的后備母雞很難達到產蛋高峰,即使能達到高峰,維持時間也較短,常出現產蛋下降快和蛋重偏輕的現象,并可能影響終生。影響體重的直接因素包括斷喙、飼養(yǎng)密度、光照、營養(yǎng)和管理等。
3 ?SPF雞生長階段劃分
雞的品種不同,生長階段不同,所需的飼料營養(yǎng)也各異。對于來杭系的SPF雞,蛋雞生長周期分四個階段:①育雛期:0~7周齡;②育成期:8~16周齡;③預產期:17~19周齡;④產蛋期:19周齡以上。根據不同得生長階段,來配置不同的飼料。
4 ?SPF育成雞飼養(yǎng)管理技術要點
4.1 ?清潔衛(wèi)生和消毒非常重要 ?SPF育成雞群散發(fā)絨毛較多,要時刻保持清潔干凈,對籠具、設備、門窗、墻壁和頂棚等暴露面必須做到一塵不染。每天定時對潔凈室整個空間噴霧消毒(可以帶雞噴霧消毒),墻面、地面、頂棚、設備(包括所有飼養(yǎng)設備、各種管線、各種用具、蛋托等)均應定時清洗消毒,用專用工具(不掉纖維的)浸蘸消毒液擦拭。各潔凈室清掃工具專用專存,不得交叉使用。污物要用內部專用袋從污物通道運出。
4.2 ?8~12周齡應注意的問題 ?該階段是SPF雞生長發(fā)育期,青年雞活潑喜食,體格堅實,對飼料營養(yǎng)要求相對較低。正因為如此,管理和飼養(yǎng)人員往往忽視了對育成期的管理,認為育成雞管理粗放,管好管壞一個樣,管與不管一個樣。其實不然,育成雞是雞體骨骼及肌肉發(fā)育的重要時期,是吊架子的時間。降低日糧水平是為了增加其采食量,提高其耐粗飼能力和胃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后期要注意疏散雞群密度。要想使雞群個體發(fā)育均勻,必須遵循雞舍的容納標準,切忌擁擠。在籠養(yǎng)條件下,應保證每只雞有270~280cm2的籠位。飼養(yǎng)密度過大,一是雞的活動空間少,沒有活動的余地,容易發(fā)生啄癖,雞體軀羽毛殘缺不全,禿頭、禿尾、光背等現象較普遍;二是密度過大,每只雞所占食槽和水槽的位置不足,雞不能同時進食,于是出現強弱的差別。所以,在高密度下飼養(yǎng)育成雞弊多利少。SPF雞舍空氣達到萬級凈化標準,24h不間斷正壓通風,沒有死角,確保雞舍有新鮮的空氣和適當的活動空間,這對于鍛煉和加強育成雞的心肺功能,促進肌肉和骨骼系統(tǒng)的發(fā)育十分重要。健壯、整齊度高的雞群是高產的前提條件,保證SPF成雞體質健康和SPF種蛋質量、產量的提高。
4.3 ?13~18周齡應注意的問題 ?該階段是SPF雞的后備期,這時候雞體的生殖系統(tǒng)包括輸卵管、卵巢及性腺進入快速發(fā)育期。雞冠開始長大,臉頰紅潤,羽毛光滑油亮,羽翼豐滿,肢體挺闊。從這時的雞群已經基本上可以預見到今后的生產性能,雞群發(fā)育一致,體態(tài)均勻度、性成熟均勻度≥90%,表明SPF雞群品質優(yōu)良。
4.4 ?注意觀察雞群 ?有的籠具容易使雞只受傷,由于飼育SPF雞的成本很高,故要注意保護,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對于體重偏小或嚴重超標以及性發(fā)育不一致的個別雞只要盡早發(fā)現并分開飼養(yǎng)以期合格,盡量提高雞群均勻性、整齊性,這一點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這樣能明顯提升雞群產蛋率。如有必要,還應進行修喙,以防浪費飼料及啄癖發(fā)生。
4.5 ?轉群 ?根據SPF雛雞生長情況和籠具條件適時轉至育成籠,一般在6~8周齡。而青年雞育成之后(16周齡),必須轉入成雞飼育室,適當提前轉群,有利于青年雞對新環(huán)境的逐漸適應,有利于提高開產后產蛋率的增加幅度。如上籠時間過遲,雞由于受轉群應激因素的影響,而不能及時適應新環(huán)境,造成少產蛋或停止產蛋,延遲產蛋高峰。因此,最好在15~16周齡時上籠,這樣19~20周齡見蛋,22~23周齡時產蛋率可達50%以上。轉群盡量選擇在氣候適宜的時候,夏季在早、晚較涼爽的時間,冬季應在中午氣溫高的時候。
轉群前一周,SPF成雞飼育室空調凈化系統(tǒng)必須檢修調試完畢,各項控制指標達到標準。成雞飼育室本交籠、飲水系統(tǒng)、料槽、用具、除糞設施均應進行檢修、清洗消毒,最后經福爾馬林熏蒸消毒后可以使用。轉群的同時要進行整群,淘汰發(fā)育不良、弱小、殘次雞。在轉群前后各3d全群雞應給予多種維生素,電解質飲水、防止應激。
由于SPF雞易受驚嚇,轉群時,成雞飼育室使用較暗的照明,以減少應激反應。SPF雞對環(huán)境很敏感,尤其是育成期。飼料的變化、斷水、溫度、噪音、更換飼養(yǎng)員等都能使雞處于應激狀態(tài)。處于應激狀態(tài)的雞不僅多消耗能量而且影響雞的免疫功能和生產水平。給SPF雞提供全價的營養(yǎng)和舒適的環(huán)境以及科學的管理措施,可減少雞的應激。抓雞時,抓雞的雙腿而不是雞翼,以免雞只掙扎,折斷雞翼,動作不可粗暴,應輕抓輕放。
5 ?SPF雞育成階段營養(yǎng)的調整
5.1 ?采用過渡方法轉換飼料 ?從第8周開始,逐漸由SPF雛雞料換為育成料,可以分4個階段在半個月換完,前5d兌1/4育成料,第二個5d兌1/2,第三個5d兌3/4。同時繼續(xù)添加無菌多維。換料時間也可根據雞只發(fā)育情況靈活掌握。不輕易更換飼料配方,當需改變飼料時,應逐步改變,以減少飼料更換帶來的應激。
達到育成標準體重時(第16周齡,這時往往雞冠開始變紅)就應飼喂高峰期飼料,使母雞在營養(yǎng)水平提高的情況下進入產蛋期以儲備營養(yǎng)——“預付飼養(yǎng)”,即開始由育成料過渡到蛋雞料,方法與雛雞料換成育成料相同。此時還應增加多維和鈣質。
5.2 ?限飼問題 ?在長期的飼養(yǎng)管理和研究中我們發(fā)現,要獲得最好的生產成績,雞一生的體重管理是相當重要的,SPF雞育成期必須限量飼喂,控制雞只體重,使育成雞上籠前不致過肥而影響產蛋,大大減少雞只脂肪肝綜合征甚至猝死的現象發(fā)生。但應注意不能限量過度,否則會造成育成雞發(fā)育不良,嚴重的會影響產蛋。
限飼可以和稱重相結合。SPF雞育成期至少隔兩周稱重一次。稱重的雞數可按群體的大小決定,一般應隨機稱取5%~10%的母雞和種雞。如果發(fā)現雞體重低于標準,就可適當增加喂料次數,或適當提高飼料的粗蛋白水平;如果體重超過了標準,就要采取限時限量限質飼喂。限飼時刻≥12周齡,限飼量≥平常的85%。同時做好勻料工作很重要,每天可以飼喂2次,但一定要飼喂均勻,在2次喂料之間最好勻一次料,便于提高SPF雞群育成的整齊度,有利于雞群開產時達到標準體重。
6 ?SPF育成雞的光照控制
光照是控制SPF種雞性成熟的主要方式。因而好的飼養(yǎng)管理,需要再配合正確的光照程序,才能得到最佳的產蛋效果。在SPF蛋雞生產中,光照有其獨特的作用,是保證蛋雞高產穩(wěn)產的技術之一,SPF種雞飼養(yǎng)管理的前8周,光照時間和強度對雞只性成熟影響較小,但8~18周齡間會因光照的漸增或漸減而影響性成熟的提早或延遲。在生產中掌握的光照原則為:在8~16周齡期間應該減少光照時間,在開始產蛋后不可以縮短。在育雛到育成期時光照時間逐漸降低,從第8周開始由光照14h每周減少1h,直至第12周降低到10h為止,持續(xù)到第17周齡。光照時間不宜降得太快,也不宜減得太少,否則青年雞活動量少,容易肥胖,不利于以后產蛋。一般產蛋雞舍安裝有定時開關鐘來自動控制電燈的開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