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鎮(zhèn)澤
[摘要] 目的 探討口腔根管治療牙髓根尖周病的臨床效果,進而分析出更加適合的根管治療方案。 方法 方便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該院口腔科接受治療的牙髓炎根尖周病患者共48例作為該次對照研究的對象,依據(jù)不同的治療方式將其分為分次根管組和一次根管組,一次根管組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手段進行治療,分次根管組采用分次根管治療手段進行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以及患者口腔的恢復時間以及炎癥的消退時間。 結(jié)果 一次根管組患者的口腔恢復時間為(10.15±2.41)d,分次根管組為(15.15±2.42)d,一次根管組患者的口腔恢時間明顯短于分次根管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582 4,P<0.05);一次根管組的口腔炎癥消退時間為(12.49±3.38)d,分次根管組為(18.51±3.31)d,一次根管組患者的炎癥消退時間明顯短于分次根管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234 0,P<0.05)。一次根管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分次根管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3.33%,一次根管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要好于分次根管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63 6,P<0.05)。結(jié)論 口腔根管治療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療效果確切,可優(yōu)先選用一次性根管治療方式,其臨床效果更佳。
[關鍵詞] 口腔根管治療;一次性根管填充;分次根管填充;牙髓根尖周病
[中圖分類號] R78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6(c)-009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ral root canal therapy on periodontosis of dental pulp, and to analyze a more suitable root canal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48 patients with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who underwent treat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from November 2017 to November 2018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subjects of this controlled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fraction root canal group and primary root cana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one root ca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ne-time root canal filling method, and the root ca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ractional root canal therap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methods and the patient's oral cavity recovery time and time to resolve inflamma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oral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 in one root canal group was (10.15±2.41) d, and that in the root canal group was (15.15±2.42) d. The oral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 in one root can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root cana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the difference valu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7.582 4, P<0.05); the time of oral inflammation in one root canal group was (12.49±3.38)d, and the root canal group was (18.51±3.31)d, the time of inflammation re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root canal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root cana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t=6.234 0,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ne root canal group was 100.00%,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oot canal group was 83.33%. The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root can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fraction root cana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value (χ2= 4.363 6, P<0.05). Conclusion Oral root canal treatment of pulp root tip disease is effective, and disposable root canal treatment is preferred. The clinical effect is better.
[Key words] Oral root canal treatment; Disposable root canal filling; Fraction root canal filling; Pulp root periapical disease
牙髓根尖周病指的是發(fā)生于牙齒根尖周圍組織如牙槽骨、牙骨質(zhì)等部位的病變。導致牙髓根尖周病發(fā)生的因素較多,如感染、外部創(chuàng)傷,其他疾病如亞隨便均可能造成該病的出現(xiàn)。同時如果患者的牙根尖周圍的組織存在腫瘤,也可能導致牙髓根尖周病的發(fā)生。臨床上主要通過根管治療手段對該病進行治療,該文方便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該院口腔科接受治療的牙髓炎根尖周病患者共48例作為該次對照研究的對象,旨在分析不同根管治療手段對于牙髓根尖周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在該院口腔科接受治療的牙髓炎根尖周病患者共48例作為該次對照研究的對象,依據(jù)不同的治療方式將其分為分次根管組和一次根管組,每組有24例患者,其中分次根管組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8.48±9.63)歲;一次根管組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齡22~67歲,平均年齡(49.02±9.44)歲。兩組患者在一般社會性資料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知曉該次研究內(nèi)容,研究內(nèi)容報備倫理委員會并批準后,開始對照試驗研究。
納入標準:①身體不存在其他重要器質(zhì)性疾病的患者;②不存在藥物過敏史,且可以接受根管治療的患者;③不存在精神疾病以及語言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
分次根管組采用分次根管治療手段進行治療,醫(yī)護工作者首先應通過有效方法將患者牙齒上已經(jīng)發(fā)生腐爛的部位進行剔除,并借助相關工具以及藥物對牙髓進行清潔,最后應用Ⅱ型牙髓失活劑進行堵封。在一周后,醫(yī)護工作者進行根管預備,再一周后,應用側(cè)方加壓充填法以及根充糊劑進行根管填充操作[1]。
一次根管組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手段進行治療,在治療開始之前,應依據(jù)患者的具體自身情況,幫助其制定適宜的麻醉方案以及治療措施,首先開放髓腔,并借助有效工具拔除牙髓。之后應用雙氧水以及生理鹽水對患者牙齒的髓腔根管進行沖洗,采用根管銼對具體情況進行探查,并進行根管預備工作。應用改良雙敞技術(shù)完成根管預備。應首先進行根管中上段的預備工作,再借助逐步后退法進行根尖預備,通過X線片檢查,對根管的情況進行觀察,并確定其長度,反復對根管進行沖洗,應保持患者口腔根管上的干燥,采用紙巾將上面的液體吸取干凈,在保證患者未出現(xiàn)牙髓根尖疼痛的情況下,應用側(cè)方加壓法完成根管填充工作[2]。
在兩組治療開始前,均應先進行術(shù)前常規(guī)檢查以及消毒,確保手術(shù)在無菌的環(huán)境下進行。治療完成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具體情況,觀察其出否發(fā)生了相關并發(fā)癥,如果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采取有效手段進行處理,避免對治療整體效果造成影響。
1.3 ?觀察指標
治療后,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口腔恢復時間以及口腔炎癥消退時間,并進行分析比較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根尖炎癥病變以及叩痛感已經(jīng)完全消失,咀嚼功能不受限,經(jīng)X線檢查確認,未見根尖周有明顯的投射區(qū);有效:治療后,患者的根尖炎癥病變以及叩痛感已經(jīng)得到明顯改善,患牙的咀嚼功能未恢復,經(jīng)X線檢查確認,根尖周投射區(qū)較治療前明顯縮小;無效:治療后,患者的根尖炎癥病變以及叩痛感未得到緩解,咀嚼功能未恢復,經(jīng)X線檢查確認,根尖周投射區(qū)較治療前無變化。
1.5 ?統(tǒng)計方法
選用Excel電子表格工具對對照試驗中得到的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匯總,數(shù)據(jù)處理工具選擇最新版的SPSS 19.0統(tǒng)計學統(tǒng)計工具,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治療后兩組患者口腔恢復時間以及炎癥消退時間比較結(jié)果
一次根管組患者的口腔恢復時間為(10.15±2.41)d,分次根管組為(15.15±2.42)d;一次根管組的口腔炎癥消退時間為(12.49±3.38)d,分次根管組為(18.51±3.31)d,一次根管組患者的口腔恢復時間炎癥消退時間均明顯短于分次根管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方式臨床療效比較結(jié)果
一次根管組患者中有19例患者治療效果為顯效,有5例患者治療效果為有效,有0例患者治療效果為無效,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00%;分次根管組患者中有15例患者治療效果為顯效,有5例患者治療效果為有效,有4例患者治療效果為無效,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3.33%。一次根管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要好于分次根管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牙齒作為人體較為重要的部位,對人們的正常生活有著直接的影響。在人體的牙齒牙髓出現(xiàn)炎癥病變之后,可能會導致局部相關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進而引發(fā)牙髓根尖周病。牙髓根尖周病是臨床口腔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發(fā)生后會造成患者出現(xiàn)牙齒牙周膜內(nèi)充血情況,導致患者在咀嚼的過程中發(fā)生疼痛情況或者是出現(xiàn)牙齦出血情況。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疼痛感也會隨之增強,對患者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困擾[3]。因此積極探索研究更為有效的牙髓根尖周病治療手段是臨床上面臨的重點工作。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療重點在于保護患者牙床完整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牙髓根尖的優(yōu)良度。在選擇治療方法時,應注意將患者的具體情況作為參考的依據(jù),同時應由經(jīng)驗豐富、技術(shù)熟練的醫(yī)師進行手術(shù)操作,盡量降低治療帶給患者的痛苦,促進其早日恢復。
臨床上治療牙髓根尖周病的傳統(tǒng)方法有開髓治療以及切開放膿治療。開髓治療主要指的是通過有效方式將患者的髓腔打開,從而使內(nèi)部的膿液流出,進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切開放膿治療主要指的是在進行放膿的同時,應用抗炎鎮(zhèn)痛藥物減輕患者的疼痛感,進而提升治療效果[4]。但通過這些方法進行治療,患者的口腔炎癥消退時間以及恢復時間均較長,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同時治療中應用的酚醛樹脂可能會損傷患者的口腔黏膜,給患者帶來明顯的不適感,如果塑化液發(fā)生塑化不完全的情況,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可能導致治療失敗。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醫(y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根管器械以及材料在口腔科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通過相關研究報道可以得知,采用口腔根管治療方式對于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療效果確切,已經(jīng)得到了廣大患者和臨床醫(yī)師的認可。通過口腔根管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可以有效避免患者發(fā)生口腔感染,聯(lián)合應用機械以及化學的方式,完成根管的預備工作,可有效對患者牙齒根尖周部位的刺激物質(zhì)進行清除,進而保證口腔牙髓的完整性不被破壞,治療過程中,采取有效方式進行消毒操作,有效避免了牙髓再次感染的發(fā)生。根管治療可分為一次性根管治療方式以及分次根管治療方式,相關研究表明,一次性根管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要明顯好于分析根管治療方式。因此在治療牙髓根尖周病的過程中,應優(yōu)先考慮應用一次性根管治療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5]。一次性根管治療方式只需治療一次即可完成所有的治療步驟,無需患者多次來院,不僅減輕了治療帶給患者的痛苦,也有效地減少了臨床操作時間以及治療費用。一次完成手術(shù),使得臨床醫(yī)師能更了解患者牙髓根尖周部位的具體情況,從而有利于治療效果的提升。分次根管治療方式存在細菌滲漏的風險,也可能導致根管充填不嚴密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對治療效果造成了不利的影響[6]。
該次研究通過對比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療方式以及分次根管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得出,一次根管組患者的口腔恢復時間為(10.15±2.41)d,分次根管組為(15.15±2.42)d;一次根管組的口腔炎癥消退時間為(12.49±3.38)d,分次根管組為(18.51±3.31)d,一次根管組患者的口腔恢復時間炎癥消退時間均明顯短于分次根管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一次根管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分次根管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3.33%,一次根管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要好于分次根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陳文學者[7]得出的一次性根管治療術(shù)有效率98.86%相接近,說明與分次根管治療方式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療方式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更高。在實際的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療中,醫(yī)護工作者可以將患者的具體情況作為參考,幫助其選取更加適宜的治療手段,在保證患者牙齒牙髓根尖不受到損害的前提下,提升治療總有效率。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盡量避免欠填以及超填的發(fā)生,并積極探索更為有效且安全性更高的口腔根管治療方式,制定更為完善的臨床診斷治療方案,進而促進根管充填效率的提升,優(yōu)化該疾病的治療現(xiàn)狀。
綜上所述,在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療過程中,可優(yōu)先選用一次性口腔根管治療手段,進而保證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日恢復。
[參考文獻]
[1] ?高娟,張輝.根管治療牙髓病與根尖周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 河北醫(yī)藥, 2016, 38(10):1527-1529.
[2] ?李兆林, 張寧, 華澤權(quán),等. 慢性牙髓炎與根尖周炎一次法根管治療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 32(2):109-110.
[3] ?杜小沛, 紀瑩. 口腔根管治療技術(shù)治療牙髓及根尖周類疾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6, 14(12):25-26.
[4] ?溫宏偉. 一次性根管治療乳牙牙髓根尖周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 醫(yī)學信息, 2017, 30(1):278-279.
[5] ?楊美玲. 分析比較一次性根管與分次根管在牙髓根尖周病 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 心理醫(yī)生, 2016, 22(29):90-91.
[6] ?劉明諄. 熱牙膠根管充填與側(cè)壓充填根管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7,14(8):14-17.
[7] ?陳文.比較一次性根管與分次根管用于治療牙髓根尖周病患者的療效[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9):9753.
(收稿日期: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