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
今天,我給學生講《燕子》一課時,遇到了這樣一個題目:“仿照句子用加點的詞語寫一句話?!币驗樘崆安贾脤W生做過了,我就直接讓學生舉手回答,共有六名學生做了回答:1.天不是打雷,就是下雨;2.這節(jié)美術課,我們不是做手工,就是畫畫;3.這一次考試,我不是語文考不好,就是數(shù)學考不好;4.爺爺在家,不是看電視,就是看手機視頻;5.他上課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動作;6.他不是寫字,就是玩耍。等他們一一讀完自己的答案后,我對學生說:“請同學們將這些答案進行比較,然后按照由好到次排個序。如果你覺得都排難度大,就只排其中的幾句?!焙荛L一段時間,學生都沉默著,有的抬頭看著我,有的扭頭盯著同學,一臉茫然。
于是,我就先引導學生分析原句的特點:“不是……就是……”是表示并列關系的關聯(lián)詞,“銜著泥沙”“抬著樹枝”都是燕子壘窩進行的勞動,二者具有突出的相似性;這兩個動作有一個前提條件“燕子回來過幾次”,如果只回來過一次這樣表達就不合適。接著,我又將學生的答案進行了簡單的排序分析:4、5兩句最好,因為“看電視”和“看手機視頻”都是爺爺打發(fā)時光的方式,“走神”和“做小動作”都是不專心聽講的表現(xiàn);2、3、6句稍差,其中2、3句是前提條件不恰當,第6句缺少前提條件,可分別改成“美術課上,我們不是做手工,就是畫畫”“我每次考試,不是語文考不好,就是數(shù)學考不好”“星期天,我在家不是做作業(yè),就是玩?!?第1句問題最大,“打雷”和“下雨”這兩種自然現(xiàn)象要么同時出現(xiàn),要么單獨出現(xiàn),要么先后出現(xiàn),不能用這一組關聯(lián)詞語來表達。
講完這些,我又想起學生所做的另一張卷子上與該題目很相似的一個仿句練習,我將它們寫在黑板上:“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這不是菜市場,而是教室”。前一句是出自《沙漠中的綠洲》中的一句話,后者是學生用“不是……而是……”仿寫的一句話。寫完后,我問學生:“后一句話有突出問題,大家分析一下看問題在什么地方?”沉默良久,學生無人回答。我就引導學生分析原句:“不是……而是……”是一組表示選擇的關聯(lián)詞,作者將“白雪”和“沙漠”聯(lián)系在一起是因為它們具有相似性,那么它們具有哪些相似性呢?有幾個學生說是“顏色”。我接著他們的話茬說:“這兩者就是因為顏色和鋪天蓋地的形態(tài)的相似而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后一句中的‘菜市場和‘教室之間缺少明顯的相似性。那么這個句子怎樣改比較好呢?”過了一會兒,一個學生終于給出了一個比較好的答案。
最后,我小結(jié)道:“這個題看起來簡單,但它比一般的造句難度要大一些。造句之前一定要認真分析原句的特點,尤其是分析分句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即使是單純的由兩個句子構(gòu)成的造句,也要認真推敲兩句話放在一起搭配是否合理、聯(lián)系是否緊密?!?/p>
這一道題的講析花費了近二十分鐘時間,整個過程表明:語文教學不僅要進行知識的教學,還要進行語言的訓練,而語言訓練的實質(zhì)就是思維的訓練。思維訓練應該貫穿于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每一個學段。
如果把語言比作零散的珠子,那么思維就是串聯(lián)這些珠子的線索。思維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造句訓練上,還體現(xiàn)在更簡單的組詞訓練上,對一個字能組哪些詞、不能組哪些詞的判斷分析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通常知識的教學和思維的訓練是同步的,知識的教學比較簡單省事,而思維的訓練則比較復雜費時,且見效緩慢。所以,我們的很多語文老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多讓學生做大量的習題,在教學過程中就只重視知識的教學,而完全忽略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開發(fā)訓練。這樣做的危害在低年級組詞訓練的教學中表現(xiàn)不明顯。在造句訓練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校正,許多學生就會經(jīng)常寫出一些意思不完整、前言不搭后語的句子。如果這種問題繼續(xù)下去,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就會寫出一些主題模糊、邏輯混亂的文章。這種危害已經(jīng)突出地體現(xiàn)在當今很多中小學學生乃至大學生的文章之中了。
如今,隨著國家新一輪中高考改革的推行,語文教育的地位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無論是為學生的前途命運負責,還是為國家民族的未來負責,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去功利化,靜下心、放慢腳步,在搞好知識教學的同時,扎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qū)夜村鎮(zhèn)白楊店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