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海南檳榔病蟲害種類及其防控①

      2019-09-21 06:23:28張中潤黃偉堅黃海杰肖麗燕
      熱帶農業(yè)科學 2019年7期
      關鍵詞:黃化病原體種植區(qū)

      張中潤 高 燕 黃偉堅 黃海杰 肖麗燕

      (1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農業(yè)農村部華南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chuàng)制重點實驗室 海南儋州571737;2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廣東省植物保護新技術重點實驗室 廣東廣州510640)

      檳榔(Areca catechuL.)屬棕櫚科多年生常綠喬木,是熱帶珍貴藥用植物,為四大南藥之首[1]。海南是我國檳榔的主產區(qū),產量約占全國產量的95%以上,主要分布于萬寧市(18 138 hm2)、瓊海市 (16 311 hm2)、瓊中縣 (12 447 hm2)、屯昌縣 (11 092 hm2)、定安縣 (8 917 hm2) 和保 亭 縣(6685hm2),2017年海南全省檳榔種植面積為102530hm2,產量為255 114 t[2]。目前,海南約有230萬農民從事檳榔種植,檳榔已經成為海南農民重要的經濟來源[3]。海南檳榔產業(yè)年產值超過百億元,已經成為海南省重要的支柱產業(yè)[4-6]。

      檳榔病蟲害是影響檳榔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檳榔黃化病。該病1981年發(fā)現(xiàn)于海南省屯昌縣藥材場,此后萬寧、陵水、三亞和瓊海等地的檳榔種植區(qū)相繼發(fā)生且不斷蔓延[7-8]。由于缺乏強力有效的控制措施,目前發(fā)病地區(qū)面積仍在不斷擴大,嚴重威脅海南省檳榔產業(yè)發(fā)展。除此之外,還有多種病蟲害影響海南檳榔產業(yè)。1985年,洪祥千等[9]對海南省8個市縣11個檳榔種植點進行了病蟲害調查,發(fā)現(xiàn)有病害15種,害蟲10種;2007年,李增平等[10]經過多年檳榔病蟲害調查和研究,明確了26種檳榔病害和8種檳榔害蟲;2009年,朱輝等[11]對海南檳榔主要種植區(qū)病害種類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8種檳榔病害;隨后的文獻報道多為單一市縣病蟲害調查[12-13],或僅對檳榔主要病蟲害進行識別和防控介紹[14]。

      近年來,隨著海南檳榔產業(yè)蓬勃發(fā)展,新增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與2010年69 227 hm2的種植面積相比增長了近50%,檳榔產業(yè)已經發(fā)展成為海南省扶貧攻堅的重要力量之一[2]。面對新的檳榔產業(yè)形勢,有必要對檳榔病蟲害進行新地摸底。因此,2017年至今,筆者對海南檳榔種植區(qū)檳榔病蟲害進行了調查,對采集的病蟲害標本進行整理和鑒定,以期為海南檳榔病蟲害的防控技術研究提供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調查工具包括數(shù)碼相機、捕蟲網(wǎng)、采集包、刀子、標本夾、標本箱、標本袋、玻璃管、記錄本、記號筆、鋼卷尺等。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以海南省屯昌縣楓木鎮(zhèn)約20 hm2檳榔園為主要調查點,同時在屯昌縣、瓊中縣、儋州市、樂東縣、保亭縣、定安縣、瓊海市、文昌市、萬寧市、陵水縣、三亞市等檳榔種植區(qū)進行了病蟲害普查,對發(fā)生的病蟲進行采集、鑒定,并記錄病蟲害種類、為害部位及為害程度。

      檳榔病蟲害危害程度采用4級分級法,從小到大依次用+、++、+++、++++代表。每個級別的危害程度范圍為:+表示危害導致檳榔產量減少幅度低于10%;++表示危害導致檳榔產量減少10%~20%;+++表示危害導致檳榔產量減少20%~40%;++++表示危害導致檳榔產量減少>40%。

      1.2.2 主要病蟲害防控方法

      在對海南檳榔種植區(qū)主要病蟲害種類及其發(fā)生情況、生活習性等進行重點調查分析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結合海南本地條件,初步提出主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控措施。

      2 結果與分析

      2.1 檳榔病害

      根據(jù)調查結果,經鑒定確認的海南檳榔種植區(qū)的病害有8種(表1)。其中,黃化病是海南檳榔種植區(qū)發(fā)生危害最為嚴重的病害,炭疽病和細菌性條斑病的危害也較嚴重,芽腐病、煙煤病、藻斑病、地衣病、寒害等病害零星發(fā)生,為害較輕。

      2.2 檳榔害蟲

      根據(jù)調查結果,經鑒定確認的海南檳榔種植區(qū)的害蟲有15種(表2)。分屬于昆蟲綱(Insecta) 鱗翅目(Lepidoptera)的螟蛾科(Pyral idae)、毒蛾科(Lymant riidae)和蓑蛾科Psych-idae;鞘翅目(Coleoptera)的葉甲科(Chrysomel 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和露尾甲科(Nitidul idae);半翅目(Hemiptera)的粉虱科 (Aleyrodidae)、扁蚜科 (Hormaphididae)、盾蚧科(Diaspididae)和蠟蚧科(Coccidae);等翅目(Isoptera)的白蟻科(Termitidae)。腹足綱 (Gast ropoda) 柄眼目 (Stylommatophora)的蛞蝓科(Limacidae)。共2個綱,5個目,12個科。

      表1 海南檳榔病害種類及其危害程度

      表2 檳榔害蟲種類及其為害嚴重度

      紅脈穗螟[Tirathaba rufivena(Walker)]是海南檳榔為害最嚴重的害蟲,其次是椰心葉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紅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 ivier)],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Russel l) 基 斑 毒 蛾 [Dasychira mendosa(Hübner)]和蛞蝓在不同年份的一些檳榔種植區(qū)會暴發(fā)為害,其它害蟲對檳榔產量影響較小。

      2.3 檳榔主要病蟲害

      2.3.1 黃化病

      該病是海南檳榔最為重要的病害,也是當前海南檳榔產業(yè)亟需解決的瓶頸問題。檳榔黃化病的癥狀為發(fā)病初期樹冠下層2~3片葉的葉尖部分首先出現(xiàn)黃化,花穗短小,無法正常展開;結有少量變黑的果實,不能食用,常提前脫落。隨后黃化癥狀逐年加重,逐步發(fā)展到整株葉片黃化,干旱季節(jié)黃化癥狀更為明顯。整株葉片無法正常展開,腋芽水漬狀,暗黑色,基部有淺褐色夾心。染病植株常在頂部葉片變黃一年后枯死,大部分感病株開始表現(xiàn)黃化癥狀后5~7年內枯頂死亡[15]。

      造成檳榔黃化病肆虐蔓延并且難以控制的根源,筆者認為主要是由于檳榔黃化病的致病病原或病因難以明確。俞浩等[7]較早開展海南檳榔黃化病調查,認為是由于海南檳榔園長期粗放管理或施肥制度不合理,而檳榔堅果每年帶走大量的鉀素,造成鉀素營養(yǎng)不平衡引起的。金開璇等[8]通過電鏡觀察發(fā)現(xiàn)海南檳榔黃化病病株的輸導組織內存在類細菌(Bacteria-l ike Organisms,簡稱BLO)與類菌原體(Mycoplasma l ike organisms,MLO)菌體,初步認為海南檳榔黃化病是由BLO與MLO復合侵染引起。羅大全等[16-17]通過電鏡觀察、抗菌素注射診斷、PCR技術檢測,認為海南檳榔黃化病是由植原體(phytoplasma,原稱類菌原體)引起。車海彥等[18]也從分子水平對檳榔黃化病進行分類地位研究,發(fā)現(xiàn)引起海南檳榔黃化病病原植原體屬于翠菊黃化植原體組。周亞奎等[19]利用巢式PCR方法對海南檳榔黃化病植株的不同組織進行了植原體檢測,也初步判斷發(fā)生在海南的檳榔黃化病是由于植原體引起。車海彥等[20]對印度和我國檳榔黃化病病原的研究進行了探討,認為檳榔黃化病的病原可以排除螨蟲、真菌、線蟲等生物因素,生理性病害、細菌和病毒存在一定可能性但未能證實,植原體的可能性依然最大。

      但是,結合近幾年海南省多地檳榔黃化病的蔓延發(fā)展和田間防控實踐,筆者認為引起檳榔黃化病的病原或原因還需進一步深入探索和明確。覃偉權等[15]認為由于植原體難以在人工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可以嘗試借助媒介昆蟲、指示性植物或寄生性植物完成檳榔黃化病的柯赫氏法則驗證,為確認檳榔黃化病的病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但迄今還未見有相關研究報道。目前,海南省各地在開展檳榔黃化病防控時,大多只能結合“藥水肥”等綜合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或者延緩檳榔黃化病的發(fā)生危害[21],特別是在“藥”地選擇和施用方式上較為混亂,難以從根本上防控檳榔黃化病。

      2.3.2 炭疽病

      該病是海南檳榔種植區(qū)僅次于黃化病的病害,可危害葉片、花序和果實。感病初期,葉片呈現(xiàn)暗綠色水漬狀小圓斑,隨后變褐色,邊緣有一黃暈。隨后病斑進一步擴展,形狀變化較大,呈圓形、橢圓形、多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長0.5~20 cm。病斑中央變褐色,邊緣黑褐色,病斑微凹陷,有時具云紋狀,發(fā)病后期病斑產生少量小黑粒,重病葉整葉變褐枯死。幼芽受害導致腐爛或枯萎。青果感病,果皮表面呈圓形或橢圓形的病斑,病斑黑色凹陷。成熟果實上的病斑近圓形,褐色,凹陷,病斑進一步擴展,果實腐爛[22]。有效防治該病的化學藥劑有咪鮮胺、苯醚甲環(huán)唑、多菌靈和百菌清。

      2.3.3 紅脈穗螟

      該蟲是海南檳榔種植區(qū)最為重要的害蟲,主要以幼蟲取食檳榔花序、果實和心葉?;ㄐ蚴芎ψ顬閲乐兀紫x在檳榔未展開的花序上取食,分泌絲狀糞便、食物殘渣和花綴成簇,使花穗不能正常開放,導致其枯死。受害較輕的花穗展開后,能開花結果,但果實容易脫落,嚴重影響產量[23-24]。部分幼蟲進入生長點為害,造成組織壞死,頂梢葉片皺縮畸形,呈現(xiàn)束頂癥狀,受害嚴重的植株頂梢枯死。少數(shù)幼蟲進入內層葉鞘為害,在內層葉鞘表面形成明顯的覆蓋有蟲糞的隧道,被害株生長嚴重受阻甚至衰弱死亡[10]。幼蟲還可蛀食果實內的種子和部分內果皮,也會啃食外表皮,造成流膠或形成木栓化硬皮,影響果實品質[25]。檳榔園間種或飼養(yǎng)有助于降低該蟲發(fā)生數(shù)量[26]。有效防治該蟲的化學藥劑有毒死蜱、敵百蟲、溴氰菊酯或高效氯氟氰菊酯。

      3 討論

      根據(jù)調查結果,經鑒定確定的海南檳榔種植區(qū)的病害有8種,害蟲有15種,還有部分病蟲害標本未能予以鑒定。檳榔黃化病是影響海南檳榔產業(yè)的重要因素,害蟲紅脈穗螟也是海南檳榔產業(yè)的主要制約因素。炭疽病和椰心葉甲在許多檳榔園為害也相對較重,特別是椰心葉甲,由于其為害相對隱匿,如果不及早發(fā)現(xiàn)并采取防控措施,可能會導致檳榔植株死亡。細菌性條斑病、基斑毒蛾、紅棕象甲、黑刺粉虱、螺旋粉虱、椰圓蚧和蛞蝓等在一些檳榔種植區(qū)在個別年份受氣候環(huán)境影響也會有較大程度暴發(fā),如果不重視并加以防控也將會對檳榔產量造成不利影響。

      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的檳榔病蟲害種類,以及其目前對海南檳榔產業(yè)的危害程度,筆者認為在海南檳榔病蟲害防控體系中,應集中力量重點明確檳榔黃化病的病原或病因,然后研發(fā)針對性的防控技術,篩選有效防控藥劑,完善綜合防控措施。目前,由于明確病原或病因存在較大難度,而該病的有效防控技術需求又極為迫切,導致田間藥劑篩選嘗試失敗較多,浪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和寶貴的最佳防控時間,最終使得檳榔黃化病得不到有效控制而不斷蔓延危害。其它病蟲害由于病因相對明確,可以有采取相應防控措施。海南檳榔樹普遍較高,噴灑化學藥劑操作難度大,導致一些檳榔種植區(qū)的農戶放棄藥劑防控,任由病蟲害肆虐。因此,培育高產矮化檳榔品種并進行推廣種植,也是有利于海南檳榔病蟲害防控的措施之一。

      通過開展檳榔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推廣,對檳榔農戶做好檳榔病蟲害的識別及防控技術培訓,引導其利用海南檳榔種植區(qū)常見的生物防治因子如寄生蜂、瓢蟲、蜘蛛及墊跗螋等[27-28],或植物源殺蟲劑開展綠色無公害檳榔病蟲害防控[29-31],從而為國內消費者提供優(yōu)質健康的檳榔產品,進一步促進海南檳榔產業(yè)健康發(fā)展。

      猜你喜歡
      黃化病原體種植區(qū)
      C市主要草莓種植區(qū)土壤重金屬鎘、鉛現(xiàn)狀調查
      不同種植區(qū)隴東苜蓿營養(yǎng)價值的比較研究
      中國飼料(2021年17期)2021-11-02 08:15:24
      草莓種植區(qū)土壤中典型有機氮化合物的分布及來源
      杜鵑黃化病的發(fā)生與防治
      獼猴桃黃化病防治技術
      煙臺果樹(2019年1期)2019-01-28 09:34:52
      淺談蘇北地區(qū)香樟樹黃化病的防治
      浙中1000kV變電站工程強夯地基原體試驗
      生化黃腐酸對砂糖橘黃化病的治療作用
      河北昌黎縣葡萄種植區(qū)農業(yè)地球化學特征
      華北地質(2015年1期)2016-01-13 03:03:11
      植原體基因組學研究進展
      植物保護(2014年6期)2014-08-10 12:29:50
      保德县| 庆云县| 康保县| 宜阳县| 阳曲县| 南靖县| 舒城县| 保山市| 西峡县| 神木县| 基隆市| 万州区| 东城区| 昌江| 宜宾市| 远安县| 惠水县| 东莞市| 错那县| 望城县| 平江县| 洪江市| 康定县| 永州市| 宁城县| 玛纳斯县| 中江县| 明水县| 芒康县| 岱山县| 温泉县| 玉环县| 蓬莱市| 图木舒克市| 年辖:市辖区| 布尔津县| 于都县| 阿勒泰市| 怀仁县| 孟州市|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