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義龍,楊宇杰,呂英超,李云峰,孟彥彬,潘海峰
(承德醫(yī)學院中藥研究所/河北省中藥研究與開發(fā)重點實驗室,河北承德 067000)
△ 通訊作者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為了進一步激發(fā)中藥學系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中藥學系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水平,增強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科研能力,我院中藥學系于2016年面向中藥學專業(yè)三年級學生,舉辦了首屆“實驗操作技能大賽”。目前,本項賽事已被列為中藥學系傳統(tǒng)特色項目每年定期舉辦,2016年至今已連續(xù)舉辦3屆,共有18支隊伍、150余名師生參與了比賽。本項賽事接軌“全國中醫(yī)藥高等教育技能大賽”,體現了中藥學專業(yè)特色,促進了中藥學系的實驗教學,提高了學生基本實驗操作技能水平;同時,配合本科生導師制的開展,以比賽為載體,為師生間交流搭建了橋梁。本文從賽事的組織與實施、賽事的特點、賽事的成效三個方面對本項賽事幾年以來的開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1.1 初賽 初賽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賽事的宣傳發(fā)動、組織筆試、決賽所用儀器試劑的準備,以及場地布置、賽事志愿者的培訓等。賽事的宣傳發(fā)動主要通過網絡完成,由中藥學系中藥綜合實驗中心發(fā)出賽事通知,由中藥學系團委學生會負責報名事宜。“中藥學系實驗操作技能大賽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了報名形式、比賽賽制、比賽時間等。例如,要求以團隊的形式報名,自由組隊,每隊5~7人,各參賽隊必須有一名擔任本科生導師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并兼任領隊。同時,給出初賽階段筆試項目的科目范圍和決賽階段各實驗操作項目的主題。
由于中藥學系學生到大三時已經完成絕大部分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學生們的實驗操作技能已經得到了一定的訓練,因此,實驗操作技能大賽的參賽年級限定于三年級,比賽出題范圍涵蓋學生三年之內所學實驗操作。
1.2 決賽 決賽階段的工作包括開幕式、選手實驗操作、評委現場評分、獲獎名單確定和專家點評。為體現實驗操作技能大賽的專業(yè)特色和公正性,決賽評委由中藥學系各教研室的教研室主任或學術骨干擔任,評委根據參賽學生的實驗操作情況,嚴格按照各項目評分標準打分。
2.1 接軌“全國中醫(yī)藥高等教育技能大賽” 2015年,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藥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與全國中醫(yī)藥高等教育學會共同主辦了首屆全國中醫(yī)藥高等教育技能大賽[1],大賽分為中醫(yī)藥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環(huán)節(jié)和技能競賽環(huán)節(jié),其中技能競賽環(huán)節(jié)分為6個競賽單元,分別為中藥炮制技術、中藥藥理技術、中藥未知粉末鑒別技術、中藥制劑技術、中藥材及飲片辨識技術和中藥化學及分析技術競賽單元,每個競賽單元又包含若干實驗項目。
中藥學系根據全國中醫(yī)藥高等教育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結合技能大賽實驗儀器和場地情況,對比賽項目進行了一定簡化和重新設計。將技能競賽環(huán)節(jié)設置為4個競賽單元,分別為中藥炮制技術(競賽項目:滑石粉炒水蛭、麩炒)、中藥未知粉末鑒別技術(競賽項目:大黃粉末顯微鑒別)、中藥化學(競賽項目:中藥材粉末的索氏提取操作)和儀器分析(競賽項目: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繪制KMnO4溶液的標準曲線)競賽單元。
2.2 配合本科生導師制,為師生交流搭建橋梁 中藥學系自2014年開始試行本科生導師制,為每位學生配備一名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樂于奉獻的教師作為導師。但在實施過程中發(fā)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師生交流較少、師生間難于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等問題。中藥學系實驗操作技能大賽要求參賽選手以團隊形式報名參賽,本科生導師須對各自的參賽學生進行指導,并且必須有一名指導教師作為領隊。大賽競賽項目提前一個月公布,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參賽團隊在本科生導師和領隊教師的指導下認真準備比賽,教師為參賽學生答疑解惑、指導實驗,增加了師生間的溝通和互動,做到了以比賽為載體為師生交流搭建了橋梁。
3.1 實驗操作技能大賽促進了中藥學系實驗教學 中藥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專業(yè)課知識抽象復雜,僅依靠單純的理論教學難以充分理解掌握,需要結合實驗教學,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到學生“看得到,摸得著”的實驗操作過程中。既往實驗課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學習態(tài)度不夠認真、不夠重視實驗操作技能的現象,以至于基本實驗操作技能掌握不到位、動作不規(guī)范,因此導致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受到了影響。此外,目前中藥學系很多專業(yè)課程的考核不包含實驗技能操作考核,而“非考試不重視”的意識更加重了學生輕視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的傾向。通過舉辦實驗操作技能大賽,能夠檢驗學生對實驗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并利用競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對實驗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首先,實驗操作技能大賽的題目涵蓋學生從大一到大三的實驗教學課程,參賽學生經歷賽前準備、現場操作等競賽過程,在反復練習中提升了實驗操作技能水平,一方面鞏固了以往的實驗操作知識,另一方面也為掌握以后的實驗教學內容打下了基礎。其次,大賽邀請中藥學系實驗課教師作為評委和嘉賓,評委和嘉賓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在比賽中的操作,發(fā)現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第三,大賽決賽環(huán)節(jié)吸引了很多中藥學系低年級學生觀看,參賽選手的現場操作和評委點評既能對低年級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指導作用,也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實驗教學效果。自2016年實驗操作技能大賽舉辦以來,中藥學系實驗課授課教師普遍反映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程度明顯增強,基本實驗操作水平也有所提高。
2016年-2018年各競賽項目平均成績情況見附圖:圖中的柱形從左至右依次為中藥炮制、中藥鑒定、中藥化學、儀器分析項目的平均成績,數值見左側的垂直軸;圖中的曲線為參賽項目總分的平均值,數值見曲線旁的標注。
附圖 2016年-2018年各競賽項目平均成績比較
3.2 實驗操作技能大賽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學生參加實驗操作技能大賽既是一次自主學習的過程,也是一次團隊協(xié)作、共同學習的過程,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首先,實驗操作是實驗操作技能大賽的核心,試劑配制、儀器調試、樣品處理、數據收集等都需要由參賽學生獨立完成。與課堂上的實驗教學相比,實驗操作技能大賽更強調并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學生要組建參賽團隊,團隊成員的知識結構、實驗技能及協(xié)作精神將直接影響最終的結果,因此需要選手在全過程中密切配合、取長補短,這個過程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增強了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第三,參加實驗操作技能大賽的過程中,學生從前期的查閱文獻、研究方法到動手操作、發(fā)現并分析解決問題,再到比賽中完成實驗項目,這個過程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我校中藥學系實驗操作技能大賽舉辦了三屆,受到了中藥學系師生的一致好評,在促進中藥學系實驗教學和提升中藥學系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發(fā)揮了一定作用,但同時也反映出我校中藥學系在實驗教學中的一些潛在問題。一是盡管學生的比賽成績在逐年提高,但各競賽項目的評分仍在85分以下,反映出學生在有限的實驗課學時內,難以充分練習各項基本實驗操作,實驗技能掌握得還不夠扎實;其次,實驗教學的教學方法較單一,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解決建議:⑴積極開展實驗室開放項目、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教學研究項目,多方面、多角度、多頻次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2]。⑵錄制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的視頻類微課,或搜集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的網絡視頻,將這些視頻教學資源提供給學生,幫助學生自主學習。⑶鼓勵教師嘗試教學方法改革,將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積極嘗試雨課堂、案例式教學法、TBL教學法等,或開設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在實驗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分析問題、靈活處理處理[3]。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