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言
我是一個吃貨,到了重慶,當然要去吃手工酸辣粉嘍!
關于酸辣粉,還有一個和三國有關的故事呢。當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桃園結(jié)義后,吃的飯就是用紅苕粉做的粉條,寓意著三人的友情像粉條一樣綿長,味道酸酸辣辣的,表示今后酸甜苦辣都一起扛。
說到這兒,我實在忍不住想去嘗一下我最愛的手工酸辣粉啦!我們來到重慶洪崖洞最著名的熊雄手工酸辣粉店。滿溢著市井氣息的小門面里可藏著好味道呢。我走進店里,店內(nèi)燈光昏暗,墻上掛著有些老舊的招牌,最吸引人的則是一進門便聞到的一股股酸辣味。別看店內(nèi)環(huán)境不怎么樣,可店里的顧客好像一點兒也不在乎,大家都埋頭“哧溜哧溜”地吸著粉條。我不禁納悶:有那么好吃嗎?他們個個吃得直冒汗,眼淚、鼻涕直流,盡管這樣,也都不肯放下手中的筷子。店員們穿梭于狹小的過道內(nèi),急急忙忙地為顧客們點單、端粉,后廚們精確地把每勺佐料抖入碗中,加湯入粉,再飛快地把一大勺雜醬淋在粉上。不到10秒,就完成了一碗豌雜酸辣粉。
等候時,我看見一位師傅在門口表演粉條制作:他先抓一個面團放入大漏勺里,再用手拍面團,把它拍成線條狀漏入開水鍋里煮熟;接著,他用大勺子撈起已煮熟的粉條往上拋,我看見他起初拋得很低,后來越拋越高,最后粉條一下子墜入了涼水鍋里,水面上漾起層層漣漪。
我坐在長凳上,早已垂涎欲滴了。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酸辣粉送到了我面前。我睜大了眼睛,仔細端詳著它:粉條比面條更滾圓、顏色更深,在紅油湯里晶瑩透亮,飽滿而又潤澤。一聞,滿鼻腔的辣味兒。黃澄澄的豌豆、油光發(fā)亮的張飛牛肉、香脆的花生米、嫩綠香軟的蔥花、小巧玲瓏的褐色花椒和嫩黃色的蒜泥間雜其間,好似一座“五彩斑斕的小島”立在一片“紅?!敝?。不說吃了,光是看著就相當撩人。
我輕輕地喝了一口湯,嗯,真是沁脾爽口,既酸又辣,一下子使我食欲倍增。我用筷子輕輕夾起一根粉條,小心翼翼地生怕把它弄斷。我把夾起的粉條放入嘴里,粉條入口既柔韌、又軟糯,配著外脆里沙的豌豆和越嚼越香的張飛牛肉末,真是別有風味。
再看看其他客人,他們有的扇著廣告紙,抹著額頭上晶瑩的汗珠;有的拿著餐巾紙,擦著一把把的鼻涕和眼淚;有的臉漲得通紅,正往空中噴著熱氣;有的被辣成了“香腸嘴”,索性跳了起來,“呼呼”地喘著氣……
品嘗著酸辣粉,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真想天天都能吃上這人間美味。
(指導老師: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