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婷,蒙姿蓉,劉彥秀,馮 攀,潘彩薇,康秀琴
(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位于桂北地區(qū),云貴高原的邊緣地帶,地處廣西和湖南交界處,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屬于山地氣候,冬冷夏涼,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小氣候環(huán)境變化多樣,物種資源復雜,植物資源極其豐富。當?shù)鼐用駥χ参锏膽媒?jīng)過幾千年的洗練,有著他們獨到的見解,與植物形成了獨特的關系。
平安寨位于龍勝各族自治縣的龍脊鎮(zhèn),是龍脊梯田景區(qū)的核心部分,其祖先是明代萬歷年間從河池南丹遷居至此,約有500年的歷史,清至民國時期從龍脊古壯寨分支出去,以壯族為主,總人口約800人[1]。上由于高山大川的阻擋,交通不便,與外界溝通較少,在植物資源利用上有著本民族獨特的文化特色[2]。民族植物資源也是壯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3]。隨著地區(qū)交通條件的改善,旅游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平安寨成為了重要的旅游景點,壯族文化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侵蝕,許多壯族傳統(tǒng)文化正在遭到破壞和流失,而與這些傳統(tǒng)文化密切相關的壯族民族植物學知識面臨著丟失的危險。例如許多壯族年輕人為了經(jīng)濟利益和建設需要,對一些古樹資源沒有保護意識,對其進行砍伐,他們認為古樹與其他的植物資源沒有任何區(qū)別,卻并不知道與其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何聯(lián)系,在民族中有何重要的意義。因此,對平安寨植物資源知識的收集與整理有利于民族村寨特色的保護和傳承。
目前,有關壯族與民族植物學知識的研究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集中在桂西壯族文化與植物多樣性的保護,通過對桂西壯族不同文化習俗與植物資源利用關系的分析得出,桂西壯族在地域文化、色彩文化、飲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方面均與植物關系密切[4]。有學者采用民族植物學方法對桂西《嘹歌》進行研究[5],提出了壯族文化生態(tài)的競生之美在張揚人的主體性的同時保持著對自然物的尊重和崇拜,沒有產(chǎn)生人與自然嚴重對立的狀況[6]。另一方面集中在桂西壯族染色植物、野生食用植物與民族植物學的關系[7, 8]。從以上研究內(nèi)容可知,壯族民族植物學研究主要區(qū)域集中在桂西,而桂北壯族民族植物學研究幾乎還是空白。本研究以龍勝平安寨的本土壯族為主,對平安寨壯族傳統(tǒng)植物的價值進行調(diào)查、編目和分析,探析植物在壯族文化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時,對促進當?shù)丶跋嗨粕鷳B(tài)環(huán)境地區(qū)生物多樣性保護、植物文化多樣性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意義,也為進一步深入民族植物學的研究提供基礎。
平安寨位于龍勝各族自治縣的龍脊鎮(zhèn),是龍脊梯田景區(qū)的核心部分,地勢以梯田的形式向上堆積[9]。平安寨梯田垂直高差約500 m,最低海拔380 m,最高海拔880 m,占地面積4 km2。屬于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復雜的地形和四季分明的氣候構成了區(qū)內(nèi)豐富的小氣候,植被資源豐富,有許多次生林,草本植物大多低矮且不計其數(shù),植物生長十分自然,多呈團狀或片狀存在。
論文廣泛收集查閱與壯族民族植物學相關文獻資料,通過文獻查閱和實地野外調(diào)查分析等方法,檢索廣西壯族地區(qū)人與自然有關的文獻資料,了解當?shù)厣鐣?jīng)濟狀況、民族文化與歷史特征、自然環(huán)境條件。分析研究民族植物學文獻資料,獲得壯族與植物相關的第二手資料,包括生產(chǎn)習俗、傳統(tǒng)飲食文化、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民間文學藝術等,為確定野外訪談的內(nèi)容、訪談對象和地點做準備。
我們于2018年7-8月,2019年2-3月對龍勝平安寨進行傳統(tǒng)壯族民族植物學知識調(diào)查。通過走訪平安寨從事民族植物學的相關人士和有壯醫(yī)藥經(jīng)驗、野外工作經(jīng)驗的當?shù)鼐用竦龋M行傳統(tǒng)植物利用知識的收集。同時通過參與式觀察法,跟隨走訪人員在平安寨的田間地頭對傳統(tǒng)植物進行采集與辨認,并對植物的名稱、用法、用途以及可利用部位等進行詳細記錄[10]。訪談時,使用桂柳話、壯話和普通話作為交流用語,并采用提問法進行交流,詢問如“這種植物叫什么?可以利用的部位是什么?什么時候用?這種植物生長在哪里?怎么用?”等等。
在文獻查閱、走訪和野外調(diào)查的基礎上,對收集的相關文獻資料以及實地調(diào)查的植物進行整合,鑒定分析,按照壯族傳統(tǒng)食用植物、傳統(tǒng)藥用植物、傳統(tǒng)歷法和民間信仰植物、傳統(tǒng)日常生產(chǎn)生活植物分類,進行民族植物學編目、記錄并繪制表格。
本次調(diào)查的植物多生長于田間地頭,寨子的路邊以及山坡上,都與當?shù)鼐用竦纳钕嚓P聯(lián),拍攝記錄植物的用途、種類的相關照片105張,共涉及67科157種植物。
統(tǒng)計平安寨壯族具有特色的常見食用植物,共計23科41種(表1)。
通過對壯族植物資源調(diào)查,得出平安寨壯族傳統(tǒng)藥用植物共有86種,隸屬47個科(表2)。
平安寨傳統(tǒng)歷法和民間信仰植物共有16種,隸屬13科(表3)。
根據(jù)調(diào)查平安寨用于傳統(tǒng)日常生產(chǎn)生活的植物共有33種,隸屬22個科(表4)。
表1 平安寨傳統(tǒng)食用植物Table 1 Traditional edible plants of Ping'an village
表2 平安寨傳統(tǒng)藥用植物Table 2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of Ping'an village
續(xù)表2
植物名稱(拉丁名)Plant(Latinname)科名(拉丁名)Family(Latinname)食用部位Medicalpart食用方式、方法Medicalmethods陰香(Cinnamomumburmannii)樟科(Lauraceae)枝、葉、皮胃寒痛;煎服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豆科(Leguminosae)葉、根、皮清熱解毒、咳嗽;煎服絡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夾竹桃科(Apocynaceae)藤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煎服淡竹葉(Lophatherumgracile)禾本科(Gramineae)全草清涼解熱;煎服香茅草(Cymbopogoncitratus)禾本科(Gramineae)全草治風濕;浴用馬蹄金(Dichondrarepens)旋花科(Convolvulaceae)全草消炎解毒,涼血,利尿;煎服益母草(Leomurusartemisia)唇形科(Labiatae)全草治閉經(jīng)、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腎炎水腫;煎服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馬鞭草科(Verbenaceae)全草涼血、散瘀、通經(jīng)、清熱、驅蟲、消脹;煎服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五加科(Araliaceae)莖、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煎服鬼針草(Bidenspilosa)菊科(Compositae)嫩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毒蛇咬傷;煎服,外用艾蒿(Artemisiaargyi)菊科(Compositae)莖、葉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煎服沿階草(Ophiopogonbodinieri)百合科(Liliaceae)全草治療咳嗽;煎服金草(Hedyotisacutangula)茜草科(Rubiaceae)全草解毒(礦工內(nèi)毒);煎服筆管草(Equisetumramosissimum)木賊科(Equisetaceae)全草止血、止咳,治跌打;消腫,利濕;煎服枇杷(Eriobotryajaponica)薔薇科(Rosaceae)葉止咳;熬水蜘蛛抱蛋(Aspidistraelatior)百合科(Liliaceae)葉活血、止咳、腰痛、咯血;煎服,搗爛外用芭蕉(Musabasjoo)芭蕉科(Musaceae)果實假莖花解熱,假莖、利尿、感冒、胃痛及腹痛;煎服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唇形科(Labiatae)全草清肝火、散郁結;煎服望江南(Cassiaoccidentalis)豆科(Leguminosae)嫩葉、根毒蛇咬傷、瘧疾、利尿;煎服,搗爛外用白花菜(Solanumnigrum)山柑科(Capparaceae)全株散瘀消腫、清熱、解毒;煎服,搗爛外用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桃金娘科(Myrtaceae)果實、根慢性痢疾、風濕、肝炎,降血脂;煎服一點紅(Emiliasonchifolia)菊科(Compositae)嫩葉、全株消炎止痢、紅眼病、炎癥、潰瘍;煎服雞骨草(Abruscantoniensis)豆科(Leguminosae)全草黃疸型肝炎;煎服莧菜(Amaranthustricolor)莧科(Amaranthaceae)全草明目、利大小便、去寒熱;煎服,搗爛外用雞矢藤(Paederiascandens)茜草科(Rubiaceae)全草、根祛風除濕、消食、解毒消腫;煎服,搗爛外用南艾蒿(Artemisiaverlotorum)菊科(Compositae)根、嫩葉、全草消炎、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腫痛;煎服,搗爛外用魚腥草(Sect.Robertiana)三白草科(Saururaceae)全株肺結核;煎服金銀花(Lonicerajaponica)忍冬科(Caprifoliaceae)花痢疾、消腫止痛;煎服,搗爛外用香姜(Alpiniacoriandriodora)姜科(Zingiberaceae)全草胃寒痛、傷口潰瘍久不收口;煎服,搗爛外用紫蘇(Perillafrutescens)唇形科(Labiatae)莖、葉發(fā)表、散寒、理氣、和營;煎服薏米(Coixchinensis)禾本科(Gramineae)果實解毒、肺部膿癢;煎服,搗爛外用八角(Illiciumverum)木蘭科(Magnoliaceae)葉、果口腔、肝炎;煎服板藍根(Wrightialaevis)夾竹桃科(Apocynaceae)根、葉清熱、解毒、、利咽;煎服英雄樹(Bombaxmalabaricum)木棉科(Bombacaceae)根或莖清熱、菌痢、胃痛、瘡毒;煎服,搗爛外用蓼藍(Polygonumtinctorium)蓼科(Polygonaceae)根、葉清熱解毒;煎服通城虎(Aristolochiafordiana)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根咽喉炎、風濕關節(jié)痛、腹痛;煎服,搗爛外用小艾蒿(Aristolochiafordiana)菊科(Compositae)嫩莖葉胃積熱、紅痢疾、跌打損傷;煎服,搗爛外用姜黃(Curcumalonga)姜科(Zingiberaceae)根莖藥用胸脹、肩臂痹痛、閉經(jīng);煎服,搗爛外用山梔子(Gardeniajasminoides)茜草科(Rubiaceae)果實清熱除煩、涼血解毒;煎服漆木(Toxicodendronsuccedaneum)漆樹科(Anacardiaceae)果毒蛇咬傷;外用大戟(Euphorbiapekinensis)大戟科(Euphorbiaceae)全草扭傷、難產(chǎn);搗爛外用矮陀陀(Munroniahenryi)楝科(Meliaceae)全草高血壓、內(nèi)傷;煎服平車前(Plantagodepressa)車前科(Plantaginaceae)全草利尿;煎服獨腳金(Strigaasiatica)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全草疳疾;煎服,外用拉拉藤(Galiumaparinevar.echinospermum)茜草科(Rubiaceae)全草燒傷;外用白頭翁(Pulsatillachinensis)毛莨科(Ranunculaceae)根熱毒血痢、溫瘧、痔瘡出血;煎服,外用山豆根(Euchrestajaponica)豆科(Leguminosae)內(nèi)質根治牙痛;煎服連錢草(Thalictrumichangense)毛莨科(Ranunculaceae)根、莖、枝、果理氣寬中;煎服白蘇(Perillafrutescens)唇形科(Labiatae)根、莖、枝、果散寒解毒;煎服龍眼(Dimocarpuslongan)無患子科(Sapindaceae)葉、果治流感;煎服鹽膚木(Rhuschinensis)漆樹科(Anacardiaceae)根、葉、花、果清熱解毒、舒筋活絡;煎服蓖麻(Ricinuscommunis)大戟科(Euphorbiaceae)全草、果實嘴歪、癌癥、脫肛;煎服金櫻子(Rosalaevigata)薔薇科(Rosaceae)果補血;煎服刺天茄(Solanumindicum)茄科(Solanaceae)果治牙痛;煎服
續(xù)表2
植物名稱(拉丁名)Plant(Latinname)科名(拉丁名)Family(Latinname)食用部位Medicalpart食用方式、方法Medicalmethods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莧科(Amaranthaceae)全草治骨折;搗爛外用芥菜(Brassicajuncea)十字花科(Cruciferae)全草香料、治療感冒、毒蛇咬傷;煎服,外用臭牡丹(Clerodendrumbungei)馬鞭草科(Verbenaceae)根、莖、葉祛風除濕、消毒止痛;煎服,外用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薔薇科(Rosaceae)果消食、活血化瘀;煎服,外用杉木(Cunninghamiaanceolata)杉科(TaxodiaceaeWarming)球果腎結石、尿結石;煎服菟絲子(Cuscutachinensis)旋花科(Convolvulaceae)全草治肝炎、補腎;煎服地膽草(Elephantopusscabe)菊科(Compositae)根、全草消腫利尿、涼血、清熱;煎服當歸藤(Embeliaparviflora)紫金牛科(Myrsinacee)根補血調(diào)經(jīng)、祛風止痛;煎服半邊蓮(Lobeliachinensis)桔梗科(Campanulaceae)全草泡茶、清熱解毒、毒蛇咬傷;煎服,外用石蒜(Lycorisradiata)石蒜科(Amaryllidaceae)鱗莖消腫、殺蟲;煎服,外用白花丹(Plumbagozeylanica)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全草風濕跌打、筋骨疼痛、癬疥惡瘡;煎服,外用崖角藤(Rhaphidophorapinnata)天南星科(Araceae)藤莖骨質增生;煎服九節(jié)風(Sarcandraglabra)金粟蘭科(Chloranthacae)果關節(jié)炎;外用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五加科(Araliaceae)根、皮、莖治風濕、關節(jié)炎、跌打損傷;搗爛外用球花毛麝香(Adenosmaindianum)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全草感冒、流感;煎服紅背山麻桿(Alchorneatrewioides)大戟科(Euphorbiaceae)莖、葉急性腎炎、外傷出血;煎服,外用尖尾芋(Alocasiacucullata)天南星科(Araceae)根莖痧病、感冒、蜂蜇傷、甲狀腺機能亢進、惡瘡、燒燙;煎服,外用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天南星科(Araceae)根莖感冒、鉤端螺旋體病、頸部淋巴結核;煎服草果(Amomumtsaoko)姜科(Zingiberaceae)果實油膩食滯;煎服砂仁(Amomumvillosum)姜科(Zingiberaceae)果實脾胃氣滯,腹痛痞脹,寒瀉冷痢;煎服古山龍(Arcangelisiagusanlung)防己科(Menispermaceae)根、藤、莖結膜炎、菌痢、濕疹、陰道炎;藥浴牛蒡(Arctiumlappa)菊科(Compositae)根、果實感冒咳嗽、勞傷、陽痿、產(chǎn)后無乳;煎服骨碎補(Davalliamariesii)骨碎補科(Davalliaceae)根莖補腎強骨;煎服木欖(Bruguieragymnorrhiza)紅樹科(Rhizophoraceae)果、胚軸腹瀉收斂劑;煎服老鼠簕(Silybummarianum)爵床科(Acanthaceae)全株消腫、解毒、止痛;搗爛外用海漆樹(Excoecariaagallocha)大戟科(Euphorbiaceae)樹汁瀉劑;煎服
表3 平安寨傳統(tǒng)歷法和民間信仰植物Table 3 The traditional calendar and folk beliefs of plant in Ping'an village
表4 平安寨傳統(tǒng)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利用的植物Table 4 Plants used in traditional daily life in Ping'an village
平安寨壯族居民對于野生植物食用方式主要為染色、炒食、水果、煲湯等(表5),做為食品的染料植物占本次調(diào)查食用植物的21.7%,多用于制作五色糯米飯、紅雞蛋等,炒食植物占本次調(diào)查的21.7%,炒食的方式可單獨炒食或與雞蛋一同炒食,水果類食用植物占本次調(diào)查的13%,可單獨作為水果食用。煲湯類食用方式占本次調(diào)查13%,多與豬腳同煲湯。
表5 平安寨居民傳統(tǒng)植物食用方式Table 5 Traditional plants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Ping'an Village residents
注:同種植物有多個不同食用方法的每種食用方式算作一種。
平安寨壯族居民能夠有效的將植物與傳統(tǒng)節(jié)日結合起來。在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三月三歌圩、二月二龍?zhí)ь^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寨子的居民會使用密蒙花(Buddlejaofficinalis),楓樹葉(Liquidambarformosana),紅藍草(Spodiopogoncotulifer)等植物熬水后加入糯米一起煮,做成五色糯米飯,用于祭祖祭神、招攬客人等來增加節(jié)日氣氛;也會采摘新鮮的艾葉(Artemisiaargyi)、紅絲線(Lycianthesbiflora)等制成各色糍粑[12]。民族植物與傳統(tǒng)節(jié)假日相結合,能夠使得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民族植物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fā)展,壯族的傳統(tǒng)文化也在飲食這一方天地里有所呈現(xiàn)。
平安寨壯族居民對食用植物的選擇上受到保健養(yǎng)生思維的影響。在日常的飲食活動中,平安寨居民對于一些日常疾病會采用吃補來進行調(diào)理,例如枇杷葉熬水可以止咳,一點紅(Emiliasonchifolia)、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是屬于清熱解毒的涼性植物,當?shù)鼐用裆眢w上火時就會外出采摘回來進行煲湯食用[13]。
平安寨居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著自己獨到的藥用民族植物,創(chuàng)造了具有壯族特色的傳統(tǒng)醫(yī)藥文化。平安寨居民在藥物的選擇上充分地利用了當?shù)刂参镔Y源,涉及的植物種類很多,使用的方式方法較為簡單方便,其中以熬藥內(nèi)服為主如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陰香(Cinnamomumburmanni)、構樹(Broussonetiapapyrifera)、絡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淡竹葉(Lophatherumgracile)等42種植物,占本次調(diào)查藥用植物的48.2%;有些既可煎服也可外敷如龍葵(Solanumnigrum)、金銀花(Lonicerajaponica)等19種植物,占本次調(diào)查藥用植物的21.8%;也有部分搗碎外敷如拉拉藤(Galiumaparine)、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等20種植物,占本次調(diào)查藥用植物的23.0%;藥浴植物以馬纓丹(Lantanacamara)、臭椿(Ailanthusaltissima)、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香茅草(Cymbopogoncitratus)等4種植物,占本次調(diào)查藥用植物的1.1%(表6)。這些常見的藥用植物大部分在平安寨的田野、溪流、荒地中能找到,體現(xiàn)了方便、簡單、易得的特點。
表6 平安寨居民傳統(tǒng)藥用植物利用類型Table 6 Utilization types of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of Ping'an Village residents
注:即可煎服也可外敷與煎服、外敷不相重復。
平安寨藥用植物治療的大都是一些比較普遍的疾病如清熱解毒、止咳、止痛、風濕等。平安寨處于梯田之中,許多山上的溪流穿過其中,濕氣重,年紀大的人容易患上風濕,他們會用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白花丹(Plumbagozeylanica)或者通城虎搗碎后外敷。平安寨還有種植羅漢果(Siraitiagrosvenorii)的習慣,日常用羅漢果泡茶飲用,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平安寨在端午節(jié)有藥浴的習俗,既預防疾病,也有祈求一年健康的含義在其中。由于受到植物本身生長周期的影響,多數(shù)藥材都采用曬干、風干進行簡易的加工后存放,需要時再拿出來用[14]。
平安寨藥用植物的發(fā)展,與一定的歷史背景相關聯(lián)。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認識到民間流傳的藥方偏方不具備一定的科學性,西醫(yī)院成為大家看病的首選,平安寨地區(qū)還在使用壯藥治病的非常少,傳統(tǒng)的壯醫(yī)、壯藥逐漸被邊緣化。名貴的中草藥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逐漸稀少,價格抬高,吸引了更多的人進行采挖活動,過度的采挖也導致了許多藥材的瀕臨滅絕。
平安寨民間信仰植物中可以分為祈福植物、祭祀和拒邪植物、神樹三個大類(表7)。壯族人民信仰的神樹多為當?shù)卮逭谐R姷墓艠?,主要有香?Cinnamomumcamphora)、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公孫樹(Ginkgobiloba)等,他們認為每一棵樹里都藏著一個靈魂,越是年齡大的樹就越發(fā)有靈性,過年過節(jié)時,會去砍下枝葉茂盛的樹枝貼上紅紙條或者是掛上紅包擺放在門前進行祈福和拒邪[14]。
表7 平安寨居民民間信仰植物分類Table 7 Plant classification on Folk belief of Ping'an Village residents
平安寨中有三四百年的老樟樹,被視為村落的保護神,逢年過節(jié)時寨子里的居民就會去祭拜,祈求獲得樹神的護佑,消災祛難。平安寨聚落附近的風水林在居民眼中具有辟邪消災、滋生水源、護聚落平安的功勞,因此將其視為圣神之林,對其充滿了敬畏和崇拜。因為平安寨的旅游開發(fā)時間較早,從1994年紀錄片《龍脊》拍完后,陸續(xù)有游客進入寨子,由于旅游開發(fā)程度較早也較高,人們對于植物的信仰逐漸淡化。平安寨對神樹信仰比較普遍之外,類似其他壯族地區(qū)的信仰植物比如花婆、竹子與葫蘆的生殖信仰在這里就沒有發(fā)現(xiàn)。
壯族有著極其豐富的農(nóng)耕文化,在耕作勞動時,平安寨居民就地取材,利用植物作為農(nóng)具或者在其他活動中直接參與生產(chǎn)生活,久而久之,這些植物成為壯族農(nóng)耕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平安寨傳統(tǒng)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利用的植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表8):(1)香料香水,制作燃料類,占本次調(diào)查的21.4%:如利用桂花(Osmanthusfragrans)制作香料、香水,用金合歡(Acaciafarnesiana)、蓼藍(Polygonumtinctorium)、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薯蕷(Dioscoreaopposita)、南板藍(Baphicacanthuscusia)等制作染料;(2)生活用具類,占本次調(diào)查的46.4%:如制作家具的植物主要有銀杏、重陽木(Bischofiapolycarpa)、楓香、香樟、池杉(Taxodiumascendens)、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等,以及制作農(nóng)業(yè)器具的粉單竹(Bambusachungii)、吊絲竹(Dendrocalamusminor)、苦葛(Puerariapeduncularis)、龍須藤(Bauhiniachampionii)、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等,用三角梅(Bougainvilleaglabra)編制籃子,用崗松(Baeckeafrutescens)做成掃把等;(3)建筑類,占本次調(diào)查的10.7%:如用方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編制建筑圍欄,用小果微花藤(Iodesvitiginea)建造干欄式建筑正房屋,用水杉做建筑等;(4)食物類占本次調(diào)查的21.4%:如用胡椒(Pipernigrum)、辣蓼(Polygonumhydropiper)、西南樺(Betulaalnoides)、透莖冷水花(Pileapumila)釀酒,用圓葉節(jié)節(jié)菜(Rotalarotundifolia)當做飼料,箬竹(Indocalamustessellatus)用于包粽子等。
表8 平安寨居民日常生活利用植物分類Table 8 Plant classification on daily use of Ping'an Village residents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是平安寨原始建筑主體的構成材料,經(jīng)過砍伐加工后進行房屋搭建,還會使用竹子鋪設地板和編織柵欄。年代久遠的房子支撐、構架、外墻都是由杉木構成,現(xiàn)在新建的房子基礎、結構更多的使用鋼筋混凝土框架,但也在房頂、墻體外觀方面小范圍的保留著木構。平安寨居民的起居生活與傳統(tǒng)植物息息相關,日常攜帶較多物件時,他們會將物件放在竹制籮筐里進行搬運,還會種植棕櫚(Trachycarpusfortunei),采集它的絲編織成蓑衣等,人們對于植物的不斷利用也是對民族文化的一種傳承和創(chuàng)新。
時代在發(fā)展,人民生活日益現(xiàn)代化,傳統(tǒng)民族風俗與技藝逐漸消失,年輕人大多不愿意繼承傳統(tǒng)手藝,對傳統(tǒng)習俗也一知半解,缺乏一種正規(guī)的、專業(yè)的對傳統(tǒng)植物知識的整理。目前來說我們對于壯族傳統(tǒng)植物的傳承與保護有待加強。
(1)加強壯族傳統(tǒng)植物開發(fā)和利用的研究,推動壯族文化的傳承活力。由于平安寨年輕人口的流失,以及外來文化的沖擊,許多有利用價值的植物慢慢無人問津,這方面知識的傳承難以繼續(xù)。因此,加強對平安寨地區(qū)傳統(tǒng)植物的研究,通過圖片、影像、文字書籍資料等形式將植物種類的保護、沿襲傳統(tǒng)利用的方式等來保存平安寨世世代代植物運用方面的智慧結晶,讓更多人了解到壯族文化的深厚以及獨特性。另外,還要通過宣傳的方式來提醒人們平安寨目前植物利用方面十分窘迫,先祖的智慧即將從我們的手中遺失,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重拾先祖千年來積累的智慧結晶。
(2)加強傳統(tǒng)植物的知識普及。壯族植物利用以食用和藥用為主,向來都是口口相傳,根據(jù)經(jīng)驗使用,隨著經(jīng)濟及醫(yī)療水平的進步,選擇用植物入藥的比例大幅度減少,這也導致許多植物運用的習俗慢慢消失。加強平安寨植物的研究,將有價值有效用的藥方記錄下來,提供用藥上的參考。重點科普藥食同源的民族植物,讓人們對植物功效,搭配,禁忌方面有清楚的認識,可以根據(jù)健康狀況使用這方面植物,而這方面的技藝、知識也能得到傳承與發(fā)展。
(3)繼承傳統(tǒng)食物材料、做法,在傳統(tǒng)壯族食品的基礎上進行新產(chǎn)品的研發(fā),一方面使之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口味,另一方面簡化處理工藝,使得這樣的民族特色食品更容易推廣。民族特色食物是民族風情一大體現(xiàn),也是民族生活智慧的一個亮點,繼承與發(fā)揚一方面是少數(shù)民族生活與大眾生活的銜接與融合,一方面也是民族特色飲食文化的展現(xiàn),有助提高旅游吸引力。
(4)依靠政府行政手段保護民族植物相關傳統(tǒng)知識。旅游帶來大量游客與經(jīng)濟收入的同時也使得大量樹木被砍伐,山林面積減少,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為了吸引游客,商家可能會改變原有的生活環(huán)境風貌,從而導致當?shù)氐娜宋娘L情流失。通過政府對民族景觀風貌的控制,一是要保證山林不被過度開發(fā),二是保持具有當?shù)仫L土人情,符合當?shù)厝松钚枰木坝^風貌。
(5)建立龍勝壯族地區(qū)民族植物數(shù)據(jù)庫,收集整合高??蒲泻推渌嚓P研究機構龍勝民族植物研究的成果。方便資料查閱的同時對植物二次開發(fā)利用方面提供理論支撐。
隨著綠色中國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建設,民族所承載的獨特文化韻味和優(yōu)越的適應性,正在被人們逐漸認識與運用。
(1)美麗廣西不只有清潔鄉(xiāng)村,美化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xiāng)愁。壯族植物作為壯族人民幾千年來文化意識和文化行為的載體,歷經(jīng)世世代代的親身實踐,不論是食用、藥用、用具制作都充滿民族智慧,具有民族風情。而“鄉(xiāng)愁”的打造則可以發(fā)揮壯族人民對植物運用的智慧,結合對生活環(huán)境的要求,打造出特色宜居景觀,同時更要保護好逐漸被破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得青山常在。
(2)旅游業(yè)作為第三產(chǎn)業(yè)日益興盛,旅游紀念品也隨著旅游業(yè)而興起,市場上旅游紀念品單一,缺少有深度有教育科普意義的產(chǎn)品。就龍勝地區(qū)來講,壯族人員集聚地但是有關壯文化的產(chǎn)品卻不多。民族植物類的紀念品在市場上所占比重不大,因此將民族植物制作為可方便攜帶又可以送人的旅游紀念品也是一個對于傳統(tǒng)民族植物知識應用與保護的一項方法。對壯族傳統(tǒng)植物衍生產(chǎn)品進行包裝、銷售,對壯族植物進行保護和利用的同時,不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還能更好地走建設美麗廣西的輝煌道路。
(3)以文化為核心的多樣性產(chǎn)品逐漸替代未深加工的紀念品。未深加工的初級旅游產(chǎn)品的過度制作會導致當?shù)靥厣参锏仍馐艿胶艽蟪潭壬系钠茐?,而如果大力發(fā)展以文化為核心的多樣性產(chǎn)品,如壯錦、圖騰等,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產(chǎn)品的單一性,還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將本地的文化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