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艾草的本草考證及資源分布

      2019-09-27 07:01:08單承鶯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19年4期
      關(guān)鍵詞:艾葉艾草本草

      聶 韡,劉 暢,單承鶯

      (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江蘇 南京,211111)

      艾草為菊科(Compositae)蒿屬(artemisia)植物,多年生草本,稀為半灌木狀。我國有55種,9變種,隸屬于16個系中。遍及全國,主產(chǎn)濕潤與半濕潤地區(qū)。北半球各國及非洲東部都有分布[1]。全草入藥,有溫經(jīng)、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歷代醫(y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又是婦科常用藥之一,治虛寒性的婦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煮水洗浴時可防治產(chǎn)褥期母嬰感染疾病,或制藥枕頭、藥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及虛寒胃痛等;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nóng)藥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嫩芽及幼苗作蔬菜[2]。為了正確研究和開發(fā)艾草的植物資源,本文從本草考證、資源分布兩個方面對艾草進(jìn)行綜述。

      1 本草考證

      艾葉是我國中醫(yī)常用的一味古老而神奇的良藥,藥用歷史悠久,最早記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3],“(白蒿)到處都有,以水生蔞蒿最好,辛香而美”。自古以來,各本草對有關(guān)艾的描述有,“一名冰臺,一名醫(yī)草。生田野。三月采,暴干作煎,勿令見風(fēng)”(名醫(yī)別錄)[4];“艾草,此蒿葉粗于青蒿,從初生至枯,白于眾蒿,欲似細(xì)艾者”(新修本草)[5];“春初,此蒿前諸草生,其葉生挼醋淹之為葅,甚益人”(食療本草)[6];“艾葉,舊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處處有之,以復(fù)道者為佳,云此種灸病尤勝,初春布地生苗,莖類蒿,而葉背白,以苗短者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葉暴干,經(jīng)陳久方可用”(圖經(jīng)本草)[7];“艾葉,《本草》不著土產(chǎn),但云生田野,宋時以湯陰、復(fù)道者為佳,四明者圖形,……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壇不能透,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為異也”(本草綱目)[8];“艾,葉背白色被毛;葉片寬而柔厚;葉緣齒上有銳尖;花果期9~10 個月,霜后開始枯萎;產(chǎn)于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bǔ)”(蘄艾傳);“艾,別錄,中品。爾雅,艾,冰臺。陸璣《詩疏》以蘩為艾草,《唐本草》以為大蓬蒿,葉上有白毛;《詩疏》言刈其蔞,釋狀甚詳,分明兩種,《圖經(jīng)》亦辨之”(植物名實圖考)[9]。

      從古至今,本草中記錄的艾葉的別名很多,在《中藥大辭典》[10]收集艾葉的別名包括:艾(《詩經(jīng)》),冰臺(《爾稚》),艾蒿(《爾雅》郭璞注),醫(yī)草(《別錄》),灸草(《埤雅》),蘄艾(《蘄艾傳》),黃草(《綱目》),家艾(《醫(yī)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

      2 植物形態(tài)

      《中藥大辭典》對艾葉的植物形態(tài)描述為“多年生草本,高45~120 cm。莖直立,圓形,質(zhì)硬,基部木質(zhì)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單葉,互生;莖下部的葉在開花時即枯萎;中部葉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暗綠色,稀被白色軟毛,并密布腺點,下面灰綠色,密被灰白色絨毛;近莖頂端的葉無柄,葉片有時全緣完全不分裂,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花序總狀,頂生,由多數(shù)頭狀花序集合而成;總苞苞片4~5層,外層較小,卵狀披針形,中層及內(nèi)層較大,廣橢圓形,邊緣膜質(zhì),密被綿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兩性花10余朵;雌花不甚發(fā)育,長約1 cm,無明顯的花冠;兩性花與雌花等長,花冠筒狀,紅色,頂端5裂;雄蕊5枚,聚藥,花絲短,著生于花冠基部;花柱細(xì)長,頂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瘦果長圓形。花期7~10月?!?/p>

      3 產(chǎn)地和資源分布

      菊科蒿屬艾組植物在我國有55種,9變種,隸屬于16個系中?!吨袊幍洹穂11]中規(guī)定艾草的原植物品種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orgyiLevl. et Vant.,但是在全國各地作為艾草使用或混用的品種非常之多。艾草的產(chǎn)地分布極廣,除極干旱與高寒地區(qū)外,幾遍及全國,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qū)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qū),局部地區(qū)為植物群落的優(yōu)勢種,蒙古、朝鮮、蘇聯(lián)(遠(yuǎn)東地區(qū))也有,日本有栽培。其種類及分布詳見表1[1,12-14]。

      表1 艾組植物種類及資源分布Table 1 Plant species and resource distribution in Artemisia Sect. Artemisia

      續(xù)表1

      序號Number系別Serice中文名Chinesename拉丁名Latinname產(chǎn)地分布Geographicdistribution22叉枝蒿Artemisiadivaricata湖北(西部)、四川(西部及北部)、云南(西部)23五月艾ArtemisiaindicaWilld.遼寧、內(nèi)蒙古(東南部)、河北(南部)、山西、陜西(南部)、甘肅(南部)、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及西藏(東南部)24魁蒿ArtemisiaprincepsPamp.遼寧(南部)、內(nèi)蒙古(東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陜西(南部)、甘肅(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25華西蒿ArtemisiaoccidentalisinensisY.R.Ling西藏26尖裂葉蒿Artemisiaincisa西藏南部27歧莖蒿ArtemisiaigniariaMaxim.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東部、南部)、河北、山西、陜西(南部)、山東、河南等省區(qū)28南亞蒿Artemisianilagirica(C.B.Clarke)Pamp.西藏(東南部)及四川(西南部)29歧莖蒿系柳葉蒿ArtemisiaintegrifoliaLinn.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東部)及河北30線葉蒿ArtemisiasubulataNakai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東部、東南部)、河北(北部)及山西(北部)31高嶺蒿ArtemisiabrachyphyllaKi-tam.吉林省東部32綠苞蒿ArtemisiaviridisquamaKi-tam.河北、山西、甘肅(南部)及四川33林艾蒿系林艾蒿Artemisiaviridissima遼寧、吉林34波密蒿系波密蒿Artemisiatafelii西藏東部35小球花蒿Artemisiamoorcroftiana甘肅、寧夏、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等省區(qū)36阿壩蒿ArtemisiaabaensisY.R.LingetS.Y.Zhao產(chǎn)青海(東部)、甘肅(西南部)及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37川藏蒿ArtemisiatainingensisHand.-Mazz.青海(南部)、四川(西部)、西藏(東部)38小球花蒿系昌都蒿Artemisiaorientali-xizan-gensis西藏東部與東南部39絨毛蒿ArtemisiacampbelliiHook.f.etThoms.exC.B.Clarke青海、四川(西部)及西藏(東部)40高原蒿Artemisiayoungii青海省(東南部)及西藏自治區(qū)(東部)41吉隆蒿Artemisiajilongensis西藏南部與西南部42高山矮蒿ArtemisiacomaiensisLingetY.R.Ling四川(西部)及西藏(東部)43東方蒿Artemisiaorientali-hengdu-angensis四川及云南兩省西部44銹苞蒿系銹苞蒿ArtemisiaimponensPamp.湖北(西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45球花蒿系球花蒿ArtemisiasmithiiMattf.甘肅(甘南州)、青海(久治)及四川(西北部)46西南大頭蒿Artemisiaspeciosa(Pamp.)LingetY.R.Ling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47南方大頭蒿系西南圓頭蒿Artemisiasinensis青海(西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48山艾ArtemisiakawakamiiHayata臺灣特有種,分布于宜蘭、苗栗、臺中、嘉義、花蓮等地。49臺灣狹葉艾Artemisiasomai臺灣特有種,產(chǎn)于南投、嘉義、花蓮等地。50庵閭庵閭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51蔞蒿系蔞蒿ArtemisiaselengensisTurcz.exBess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云南及貴州等省區(qū)52亮蒿系亮蒿ArtemisiafulgensPamp.青海(南部)、四川(西部)及西藏(東部)53陰地蒿Artemisiasylvatica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南部)、甘肅(東南部)、青海、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54陰地蒿系密序陰地蒿ArtemisiasylvaticaMaxim.var.meridionalisPamp.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南部)、甘肅(東南部)、青海、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55太白山蒿Artemisiataibaishanensis陜西、四川等地

      4 小結(jié)

      艾草在我國資源豐富,藥用歷史悠久,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15],每至端午節(jié)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稈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dá)消毒止癢,產(chǎn)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傳統(tǒng)藥性理論認(rèn)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jīng)、止血、安胎等作用。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qiáng)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隨著醫(yī)學(xué)領(lǐng)域的不斷拓寬,艾葉的用途將越來越廣。

      猜你喜歡
      艾葉艾草本草
      端午佳節(jié)話艾葉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02
      艾草,愛了
      牽牛子的本草考證
      本草,源于延續(xù)生命的渴求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8
      本草,一場不動聲色的“雙面修行”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8
      本草中華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6:56
      艾草
      小讀者(2020年2期)2020-03-12 10:34:08
      艾草青青
      童話世界(2019年34期)2020-01-04 03:03:24
      艾草飄香的村莊
      HPLC法同時測定艾葉中7種成分
      中成藥(2017年9期)2017-12-19 13:34:38
      肇州县| 元阳县| 始兴县| 巴彦淖尔市| 西贡区| 临海市| 冕宁县| 尚志市| 沁源县| 洛宁县| 正安县| 永胜县| 左贡县| 贡觉县| 云霄县| 邢台市| 游戏| 当阳市| 萝北县| 永春县| 彭阳县| 博爱县| 德格县| 鹤庆县| 甘德县| 靖安县| 易门县| 丘北县| 遵义市| 绥宁县| 潜江市| 赣州市| 九龙坡区| 许昌市| 镇原县| 闽清县| 施秉县| 若尔盖县| 万宁市| 东港市|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