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如
許多人知道阿維尼翁,可能源自畢加索的名作《阿維尼翁的少女》。20世紀初的人們,也正是因為這幅作品認識了“世紀奇才”畢加索。盡管畢加索創(chuàng)作這幅掀起20世紀藝術革命的作品,與法國文化古城阿維尼翁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對新藝術語言的尋找與創(chuàng)新,卻是兩者共同的文化基因。
阿維尼翁(Avignon)是巴黎前往藍色海岸的必經之路,它位于法國普羅旺斯的中心地區(qū),是法國東南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大部分人對阿維尼翁的印象,可能就是畢加索的名作《阿維尼翁的少女》。
到阿維尼翁去
從北京飛行十個小時到達巴黎戴高樂機場,再轉乘火車到達阿維尼翁是許多國人的出行選擇。雖然一天只有為數不多的火車班次,但是你可以從機場直接乘坐到前往阿維尼翁的歐鐵。阿維尼翁共有兩個火車站,一個叫做Gare dfAvignonTGV,位于城外,??恐鲊某请H快車;另一個叫做Gare d'Avignon-Centre,位于市中心處,是以前的老火車站,各式慢車都將在這里停靠。
不過十幾個小時的時間,夏天已經從悶熱聒噪的北京范兒,搖身一變成了陽光明媚的普羅旺斯風情。熱情幽默的法國人常常會調侃,每年的七月,巴黎就并非他們的首都,世界的焦點是在南法的古城阿維尼翁。
當然,阿維尼翁同樣是南法旅游的中轉站。這里距離法國第二大城市馬賽乘坐火車只需不到一個小時,離著名的尼斯及蔚藍海岸也只有半日的車程。更不用提阿維尼翁周邊還分布著普羅旺斯薰衣草田、“梵高小鎮(zhèn)”阿爾勒、尼姆古羅馬水道橋等等聞名遐邇的景點。毫無疑問,這座古城都是南法旅游的重要一站。
法國的“小羅馬”
13世紀末期,羅馬政教各派別之間斗爭激烈,直接威脅到教皇的安全,因此,教皇克雷芒五世于1309年將教廷遷到阿維尼翁城。在此后的94年間,這座鮮為人知的小城,成為歐洲天主教徒們朝拜的圣地。環(huán)繞城市一周的古城墻也有近七百年的歷史,著名的羅納河就在古城邊上靜靜流淌。
阿維尼翁城內保存有很多宗教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教皇宮。始建于1334年的教皇宮,是阿維尼翁最大的亮點,也是“教皇之都”的由來。宏偉的教皇宮殿是西方最大的哥特式宮殿,既是堡壘也是教堂。14世紀時,這里是教皇的居所。因此,阿維尼翁又稱為“羅馬教皇之都”,享有“小羅馬”的美名。
倘若黃昏時分沿著古城墻漫步至羅納河畔,你一定不會錯過阿維尼翁另一處著名的景點:“斷橋”——圣貝內澤橋。在法國,有一首古老的歌謠《在阿維尼翁橋上》唱道:“在阿維尼翁橋上,人們跳舞;在阿維尼翁橋上,人民圍成圓圈跳舞……”
橫跨在羅納河(Rhone)上的圣貝內澤橋(Pont St-Benezet)最初竣工于1185年,原長900米,將老城與新城連在一起。傳說,800多年以前,15歲的牧羊少年貝內澤受到神靈啟示,決定在羅納河上建一座橋。他獨自將一塊十幾個人都抬不動的巨石搬到河邊,確定了建橋的位置。當地民眾在他的率領下,歷時8年,終于將大橋建成。
在很長的時間里,這座橋是羅納河下游唯一的橋,通過它往來于西班牙與意大利之間的朝圣者及商務人士無不感到欣喜。不過,大橋建成后曾多次被洪水沖垮,又多次重修;直到17世紀,人們決定放棄這種努力,僅剩的一部分斷橋幸存至今,成為了如今著名的阿維尼翁斷橋。
百余年間,阿維尼翁吸引了無數游客,這座歷史古城也在1995年以“阿維尼翁歷史城區(qū)”之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
每年的七月份,一場在阿維尼翁舉辦的盛會,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數十萬的專業(yè)戲劇人和戲劇愛好者朝圣般齊聚于此,共饗戲劇的盛宴,這就是久負盛名的“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這座只有八萬人口、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法國南部小城,在這一刻再次成為舉世矚目的藝術殿堂。
被譽為世界三大戲劇節(jié)之一的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創(chuàng)辦于1946年7月。法國戲劇家讓·維拉爾不滿于戰(zhàn)后巴黎沉悶的戲劇創(chuàng)作氛圍以及巴黎的文化資源壟斷地位,試圖在遠離巴黎的地方城市創(chuàng)立戲劇節(jié),以復興法國戲劇藝術、擴大戲劇藝術的地理輻射范圍。1947年成立后,一年一度的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延伸開來,逐漸成為影響世界的戲劇界盛會。
戲劇節(jié)規(guī)劃之初,就得到了來自當地各界人士的巨大支持。因此,戲劇節(jié)的主辦方“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管理協(xié)會”得以擺脫經濟壓力,將精力集中在調動地方資源擴大戲劇節(jié)的影響力上。他們將阿維尼翁文化資源進行了高度整合,在打破陳規(guī)的基礎上,與包括學校、藝術場館、演藝團體在內的當地文化機構密切合作,創(chuàng)建了戲劇文化新平臺。
為了讓觀眾近距離體驗戲劇藝術,戲劇節(jié)主辦方并未將戲劇節(jié)空間局限于舞臺效果出眾的教皇宮之中。戲劇節(jié)打破了以單一戲劇舞臺為中心的組織模式,在眾多與當地居民生活緊密相關的場所上搭建臨時舞臺,以減輕戲劇作品與業(yè)余觀眾的距離感。阿維尼翁古城墻內的戲劇院、歌劇院、小教堂,學校的體育館、花園等空地都是戲劇節(jié)的臨時劇場。
隨著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的逐漸普及,走入大街小巷推廣戲劇文化成為了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的新招牌。為了讓戲劇節(jié)目走近普通民眾,戲劇節(jié)主辦方希望走出建筑意義上的戲劇舞臺。
從2013年起,戲劇節(jié)跨出原本方圓3公里的活動范圍,帶著戲劇活動(比如巡回演出)走訪偏遠社區(qū)。這些活動不同于戲劇節(jié)期間的常規(guī)演出,被安排在戲劇節(jié)日程以外,是戲劇節(jié)“親民”舉措之一。這一舉措的目標是,將不需要復雜技術手段支撐的戲劇表演帶給鮮有機會參與文化活動的普通民眾。每年,這一活動可以惠及阿維尼翁市內10至15個不同機構,其中包括文化中心、企業(yè)、醫(yī)院、學校等。
除此以外,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的主辦方也十分重視當地戲劇教育。通過擴大觀眾群體、與觀眾親密接觸,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得以更好地推廣“戲劇教育”。戲劇節(jié)既開設專業(yè)的戲劇表演課,也組織各種興趣小組、開展針對中小學生等業(yè)余觀眾的科普教育,因此,大幅降低了非專業(yè)觀眾參與戲劇節(jié)的“技術門檻”。
多年來,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正在構建一個集藝術體驗、藝術教育、藝術創(chuàng)作于一體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事實上,截止2018年,當地在學校等相關機構組織下參與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的學生已多達5000人,參加戲劇節(jié)的學校數量多達95所,這將成為未來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的強大后備力量。
玩轉戲劇節(jié)
如今的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分為INtDOFF兩個部分。阿維尼翁IN戲劇節(jié)因為匯集了領軍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戲劇屆,舞蹈屆和跨界舞臺藝術屆最一流的藝術家和69年來戲劇節(jié)秉承的讓·維拉的大眾戲劇精神,而成為全世界戲劇人,藝術工作者向往的舞臺藝術神殿。
置身于戲劇節(jié)當中的你,不論是否會買票走進劇場,你都會看到許多的演出:包括街頭的即興表演、劇團的路演,甚至雜耍魔術等等,所有的表演藝術都會隨時隨地的發(fā)生在戲劇節(jié)中的阿維尼翁。你已然成為了戲劇節(jié)中的一份子。如果你希望更好的融入到戲劇節(jié)之中去,而不僅僅是一個看客或者是過客。那么你需要知道:
IN單元——與世界其他主要藝術節(jié)一樣,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實行藝術總監(jiān)制,藝術總監(jiān)的職責主要是甄選邀請劇目,設立戲劇節(jié)主題等。IN單元的劇目需要經過嚴格的挑選,演出所需要的費用往往都由官方機構來承擔。因此IN單元也可以稱作“官方單元”。
OFF單元——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選拔機制,是一個向所有戲劇人和戲劇愛好者完全開放的平臺。在有作品的前提下,只要能找到一家劇場,租下一個時間段,在OFF單元組委會上報名注冊自己的演出信息,就可參與戲劇節(jié)了。因此OFF單元也可以稱作“民間單元”。
海報大戰(zhàn)——每年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上演的劇目都超過一千部,如何讓觀眾走進劇場觀看自己的劇目,宣傳攻勢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每年戲劇節(jié)組委會都會公布一個精準的時間點,只有在這個時間之后,各個劇組才可以在古城街頭張貼海報。久而久之,每年的這一時刻都衍生出一場別具一格的“海報大戰(zhàn)”各個劇組為了搶占有利地形、張貼更多海報紛紛各顯神通。相信你不會愿意錯過這一次別開生面的“戰(zhàn)斗”
大游行——除了張貼海報這種宣傳之外,每年戲劇節(jié)開幕的當天都會舉行一場聲勢浩大的戲劇節(jié)大游行,所有劇組都會扮上各自人物,走在古城的主街上,展示劇目的風采。大游行的隊伍往往綿延近兩公里,游行的時間也要近三個小時。
教皇宮劇場——戲劇節(jié)IN單元的開幕大戲和閉幕演出都會在教皇宮中的光榮庭院舉行。如果你在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只能走進一個劇場,那這里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教皇宮光榮庭院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在這樣悠久歷史古跡當中欣賞一場精彩的作品,無疑會是戲劇節(jié)最好的回憶之一。
聚焦中國
2019年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于7月4日至23日期間舉行,今年的戲劇節(jié)主題是“奧德賽——解除孤獨的武裝”,共有35部來自世界各國不同樣式的舞臺作品亮相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IN單元。值得一提的是,孟京輝導演的《茶館》在受邀之列,成為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73年歷史上首部入圍的中國大陸作品。
其實早在2011年,中國戲劇作品就驚艷亮相于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的OFF單元,2017年參加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OFF單元的中國劇目更是達到了14部,參演劇目的數量在除法國外的國家地區(qū)中排在第三位??梢哉f,通過八年戲劇節(jié)的持續(xù)參與,中國戲劇藝術得到了來自全世界廣大觀眾以及戲劇節(jié)藝術委員會的認可。本次《茶館》成功突圍入選,可謂是水到渠成。
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副總監(jiān)保羅·龍丹說:“為加深法國與中國的戲劇交流,我們邀請了來自中國的戲劇考察團,與阿維尼翁一所培養(yǎng)舞臺技術人才的學校進行合作,希望今后能與中國建立更長久的聯系和更緊密的合作?!?/p>
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離開”單元主席皮埃爾·貝菲特也認為,正是因為有了法中戲劇間的交流和法中藝術家之間的對話,才有更多法國觀眾看到中國的作品。他說:“中國的藝術家通過自己的戲劇語言,在另一種文化里彰顯自己的魅力,并且被來自另一種文化的觀眾所接受,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p>
話劇《茶館》是老舍先生家喻戶曉的一部杰作,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1999年,北京人藝林兆華導演了新《茶館》,引起了爭議。而孟京輝導演的最新版《茶館》,更是徹底重新解構了原劇本,相較于北京人藝的經典演出版本,可謂是“面目全非”了。孟京輝說,該劇是老舍原作,加進了老舍的小說和布萊希特、海勒·米勒《哈姆雷特機器》、莎士比亞的《奧賽羅》等作品??梢哉f孟京輝版《茶館》是充滿了“怪誕”的、“雜糅”的顛覆、解構。
舞臺之上首先映入觀眾眼簾的是“宏偉”的舞臺裝置,一個巨大的輪子,一圈一圈,緩緩的,逆轉順轉,冰冷的鋼架交錯重疊,發(fā)出咯吱咯吱的重創(chuàng)聲。茶館內外的眾生相在燈光的聚焦下,且歌且舞,蜷縮成蟻螻般的群體。人生就是一個大茶館,各種人到了這個地方,有人喝茶,有人閑聊,有人在這里來來去去。然而人們卻又無法掌握自己人生,無法擺脫命運束縛的這種過程用荒誕的形式呈現出來。其實,對每個人來說,死亡并不可怕,而身不由己是多么麻煩的事啊。作為觀眾,無論同情不同情王掌柜及周圍的各色人等,在意不在意大茶館的鍋碗瓢盆,關注不關注瘋狂的掠奪和肆意的壓迫,舞臺上時光的巨輪都將完成一次徹底的、反復的、充滿血腥的碾壓。在社會更迭與歷史錯動面前,草根們的生活乃至于生命的所有權,都處在無歸屬狀態(tài)。一地卑微而又神圣的瓦礫,生成了該劇對老舍先生《茶館》的新詮釋。
經典作品的思辨意義是永恒的,但是其思考的內涵和價值卻會隨著時代變化而衍生新的內涵。一部與經典“不一樣”的《茶館》定然會在歷史悠久的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上閃耀來自中國的光芒。相信親臨現場觀看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IN單元首部中國作品,一定是非常難忘的體驗。
在2019年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的OFF單元中,還集結了多部來自中國的優(yōu)秀戲劇作品。三拓旗劇團自2012年起已經連續(xù)8年參加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了。2019年他們帶來的正是首次參加戲劇節(jié)時大獲好評的劇目《水生》。
《水生》改編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之王六郎》:據說在一條河里住著一個水鬼,為了能離開冰冷的河水投胎轉世,他每天想盡辦法為的就是能拉下一個活人溺水來做它的替身。但由于地處偏僻,很少有人經過,他始終等不到替他的活人。有一天,水鬼終于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漁翁,兩人以酒相會,成了往年之交。情義是否可以戰(zhàn)勝怨恨?這一次人與鬼之間的恩怨爭斗的結局又會如何?三拓旗劇團一直是以形體戲劇為主要創(chuàng)作方向的劇團,多次參加國際藝術節(jié)的演出。肢體語言相較于傳統(tǒng)的語言文字更加簡單直接,便于國外觀眾理解。
除了以上兩部提到的戲劇作品外,還有江蘇昆劇院的《浮生六記》、中國戲曲學院的《玉關情》等形式各異的戲劇作品亮相阿維尼翁。如果你是一名戲劇藝術愛好者,那么2019年阿維尼翁戲劇節(jié)中的中國劇目值得你來觀看,如果你很少觀看戲劇作品,那么請你來阿維尼翁徜徉在戲劇的海洋之中,感受中國戲劇的藝術魅力。
通過戲劇聚焦中國,通過戲劇故事了解中國文化。我們看到,如今的中國現代戲劇正在國際高水平藝術節(jié)平臺上,與世界戲劇對話。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交流與對話,無疑為世界各地的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與中國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