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y
說起高山草甸,就不能不說位于江西省中西部的武功山。武功山歷史上曾與衡山、廬山并稱“衡首廬尾武功中”。武功山風(fēng)景壯麗,隨著季節(jié)變化而呈現(xiàn)出多樣的景觀。尤其是它那連綿約十萬畝的高山草甸,海拔1600多米,穿云入霧,春夏綠油油,秋季金燦燦,冬天白皚皚。其海拔之高、面積之廣,在世界同緯度名山中絕無僅有。
去年十月的一個清晨,我們從沈子村出發(fā),歡聲笑語地向山里行進(jìn)。一路上只見茂林修竹,澗水潺潺,鳥鳴聲此起彼伏。隨著入山越深,山路越陡,隊伍首尾漸漸拉開了距離,說話聲也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粗重的喘息聲。穿過竹林,再往上是針闊葉混交林,接著是松林,植被變化明顯。山路迂折,穿過幾個山腰后,越上山脊,緊走幾步出了樹林,眼前突然開闊起來。
只見前方雜草漫過了山脊,向兩邊鋪開,直至山盡頭,有零星松樹、灌木點綴其間。一條羊腸小道蜿蜒向上,正在向山頂攀爬的人影隱約可見?;仡^往下看,來時路過的村莊小如棋盤,在藍(lán)天白云下安靜且明媚。
歇息片刻,我們繼續(xù)往山上爬。途中不時有巨石懸崖攔路,只好手腳并用地用力攀登,一個個都累得氣喘吁吁,腿酸腳重。好不容易剛登上鐵蹄峰頂站住腳,就聽到身邊伙伴驚呼:“哇!好看!”紛紛掏出手機拍照。放眼望去,天高云淡,陽光下的武功山如一條匍匐向前的綠巨龍,身姿高低起伏。遠(yuǎn)處峰巒如聚,林木茂密,與近處腳下的武功山植被迥異:后者只蓋著如茵綠草,散立著孤零零幾棵松樹,不見其他樹木。
觀賞一陣后,大家繼續(xù)往最高峰金頂方向走。一路山勢高低起伏,一個山頭下去接著又是一個山頭,上山下山,爬上爬下,如是反復(fù)。同伴們走一段,歇一會兒,相互打氣鼓勁。每逢高處,就會遇到陣陣山風(fēng),山風(fēng)激蕩時手機拍的視頻里都能聽到呼啦呼啦的風(fēng)聲。有時一片云霧漫涌過來,天空、云層一下子不見了,前方的山、路還有身邊的同伴都淹沒在白茫茫的云霧里,只聽到遠(yuǎn)近的說話聲、驚呼聲。走不過百米,云消霧散,天空、白云、群山、同伴又回到了視野中。
登上海拔1918米的金頂,大伙兒看了一會兒,卻都覺得在最高峰看到的景色并不如在攀爬途中看到的景色那么好看,讓人激動。大概人生很多時候也是這樣吧,相比目的地,途中遇到的風(fēng)景更精彩,更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