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壯醫(yī)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機及治則的認識

      2019-09-30 10:33:55邱華毛德文舒發(fā)明唐秋媛黃鵬
      關鍵詞: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機壯醫(yī)

      邱華 毛德文 舒發(fā)明 唐秋媛 黃鵬

      【摘 要】本文應用壯醫(yī)理論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疾病演變規(guī)律進行分析,提出“毒盛、體虛、氣亂、路壅”的病因病機新觀點,并凝練總結出“調氣、解毒、補虛”的治療原則,對指導壯醫(yī)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壯醫(yī);病因病機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12-0009-03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全球呈流行狀態(tài),據(jù)報道,世界約20億人曾感染HBV,其中2.4億人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約有65萬人死于HBV 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等[1]。我國屬HBV感染中-高流行區(qū),現(xiàn)有慢性HBV感染者約9300萬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約2000萬例[2]。由于廣西地處嶺南一帶,山林茂密,氣候濕熱,是眾多毒邪匯聚之地,這為病毒性乙型肝炎等傳染性疾病提供了特殊的環(huán)境,壯族先民在與該類疾病長期的斗爭中,積累了豐富的醫(yī)療經(jīng)驗和知識[3]。筆者應用壯醫(yī)理論對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演變規(guī)律進行分析,并闡述其病因、病機及治則,從而為臨床實踐奠定基礎。

      1 病因病機

      1.1 毒盛 壯醫(yī)學認為,毒和虛是危害機體健康,導致疾病的重要病因病機。從壯醫(yī)學的角度來說,“毒”是后天致病因素,其含義有廣義、狹義之分,既包括有形之“毒”如毒蛇蟲豸、痧瘴蠱毒等,也包括無形之“毒”如風毒、濕毒、熱毒、寒毒等[4-5]。HBV屬于濕熱疫毒之邪,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發(fā)生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其致病特點符合壯醫(yī)對毒邪致病規(guī)律的認識,屬壯醫(yī)“毒邪”的范疇[6]。HBV通過各種傳染途徑侵襲人體而致病,即外感毒邪;毒邪藏于咪疊(肝臟),長期滯留于體內(nèi),壅塞三道兩路,導致機體的代謝產(chǎn)物不能及時排泄而內(nèi)生毒邪。當邪毒入侵人體,正邪相爭,正不勝邪,導致臟腑功能失衡,天、人、地三氣不同步,陰陽失調而致病,或HBV等毒邪直接滯留于人體“三道”、“兩路”內(nèi)而致病。

      1.2 體虛 壯醫(yī)認為,“虛”,壯語譯為“潰”(Haw),是導致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壯醫(yī)之“虛”有氣血陰陽之別,更多的是指氣血虛。氣(噓)不僅是人體一種至精至微的物質,也是人體生命活動力的總體現(xiàn)。血液(勒)是循行脈中含有豐富營養(yǎng)的紅色液體,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噓”、“勒”失衡,是壯醫(yī)重要的病機理論。HBV發(fā)病及慢性進展的根本原因是“噓”、“勒”虧虛,運行失?!,F(xiàn)代研究證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后主要由機體免疫功能(正氣)狀態(tài)決定了疾病的轉歸方向?!皣u”、“勒”的功能正常,免疫功能完善,抵御毒邪能力強,HBV致病力較弱時,人體可清除病毒,產(chǎn)生抗-HBsAb等特異性的保護性抗體或病毒攜帶而不致病;若毒盛正強,正邪相搏,邪正交爭,可急性發(fā)?。ù朔N情況見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當人體正虛抗邪無力,邪毒亢盛,人體毒虛并存,遷延不愈,可進展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原發(fā)性肝癌等。

      1.3 氣亂 壯醫(yī)“三氣同步整體觀”認為人與天地需同步,人不得悖逆天地,宇宙之間有天地人三者與之相呼應,人體內(nèi)部亦可分為天地人三部,即上部天(Gyaeuj“巧”),中部人(Ndang“廊”),下部地(Dungx“胴”)。廣義方面,人氣即為人體內(nèi)的正氣,天氣、地氣即為自然界之常氣[7]。狹義方面,人體內(nèi)部上、中、下三部,臟腑氣血之間同步運行、制約化生,人體氣血才會調暢,機能才會正常,人才能處于健康狀態(tài)。天地人三氣同步運行,彼此交流感應,維持生命有序進行;天氣主降,以通為調,以降為順;人氣主和,以通為調,其氣有升有降,升降適宜,氣血調暢;地氣主升,以通為調,以升為順[8];天地之氣不能正常升降,人氣失于調和,則氣血陰陽無以順暢,臟腑不安,則百病始生。在HBV感染的病機演變過程中,當外來毒邪入侵體內(nèi),氣機逆亂,臟腑失調,天氣不降、地氣不生、人氣不和的情況下,人體對HBV的防衛(wèi)能力降低,使其有機可乘,為其提供了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條件。

      1.4 路壅 “三道兩路”理論是壯醫(yī)理論的核心內(nèi)容,三道即氣道、谷道和水道;兩路即龍路和火路。三道兩路是人體氣血運行和物質代謝的重要通道,它們各司其職,與人體內(nèi)外相互溝通,使氣血運行、輸布順暢,生化有源。壯醫(yī)認為人體通過三道主司呼吸、消化、水液代謝,以獲得所需的氣、水谷等營養(yǎng)物質,并排出代謝物產(chǎn)物,而通過兩路的調節(jié),使三氣同步,維持人體生機、保持與內(nèi)外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性并反映疾病動態(tài)變化。人體的健康狀態(tài)即三道兩路暢通,道路之間調節(jié)有度,使“天、地、人”三氣運動保持協(xié)調平衡,從而促進機體的代謝產(chǎn)物及時排泄,達到“路通氣暢邪自祛”的目的。若HBV侵入人體,三道兩路壅塞,毒邪藏于咪疊(肝臟)日久,氣血無以生化,人體生理功能得不到正常運行,將出現(xiàn)如黃疸、乏力、腹脹、出血等各種臨床癥狀。

      因此,壯醫(yī)認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機為毒邪通過各種傳染途徑入侵人體,藏伏咪疊(肝臟),壅滯三道兩路,邪毒閉阻,正邪相搏,邪盛正損,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功能紊亂,或內(nèi)生諸毒,致三道兩路阻塞,使三氣不能同步,或“噓”、“勒”虧虛,運行失常,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正氣不足以抗邪,毒虛同存,共而為病。所以“毒”和“虛”成為慢性乙型肝炎發(fā)病的重要條件和根本原因。

      2 壯醫(yī)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原則

      壯醫(yī)在治療疾病方面以調氣、解毒、補虛為治病基本原則,對指導臨床實踐有重要意義。邪毒熾盛與正氣虧損貫穿于慢性乙型肝炎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臨床上應當根據(jù)患者疾病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根據(jù)不同病情、時期分清主次,分期論治。其中病毒攜帶、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應從濕熱疫毒邪入手,濕熱疫毒之邪侵犯人體,致天、地、人三氣同步失調,道路不通,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故治療上以清熱祛毒為主;肝硬化階段:疫毒不解,邪毒夾痰瘀,應以毒、瘀、痰立論,采用清熱利濕解毒法、化痰、消瘀法治療;疾病發(fā)展至肝癌階段,正邪相爭,正氣受損,噓勒虧虛,在治療上除重祛毒外,也注意扶養(yǎng)正氣,則應用解毒、化痰、消瘀、補虛等治法。由此可知,調氣、解毒、補虛為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各階段的三部曲,以三氣同步、道路暢通為法,以氣血平衡為度,則疾病不易生。

      2.1 調氣 壯醫(yī)民間有“氣調則道路自通,路通則氣血自暢”之說,人體之氣乃無形之物,是構成人體和維系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9]。人體生命以氣為原,以氣為要,以氣為用,有了疾病則以氣為治。調氣治則可分為調天氣法、調地氣法和調人氣法,是針對氣血失衡總病機而設,認為氣盛則暢達生機,氣盈則郁結痞窒,氣虛則生機萎憊。天地人三氣同步學說為我們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提供了理論基礎,臨床辨證施藥需根據(jù)HBV感染的證候特點、三道兩路通暢與否及天地人三氣平衡狀況。由于HBV感染導致天地之氣升降失常,人與天地之氣的平衡狀態(tài)失調,故應用調氣法使之復常。前人有“氣血貴流不貴滯”的說法,后人又有“疾患并非無中生,乃系氣血不均衡”,因此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時,應注重調暢氣機,以疏通“三道、兩路”,將“調氣”理念貫穿疾病始終,以達氣血平衡、協(xié)調狀態(tài),這樣人體才會健康。

      2.2 解毒

      2.2.1 早期——從濕熱疫毒邪入手,清除濕熱疫毒之邪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早期,濕熱疫毒,藏伏咪疊(肝臟),侵淫于三道兩路,正強而邪弱,機體免疫功能完善,抗病毒能力強,所感染的HBV致病力較弱時,急性發(fā)病可不藥而愈,機體不僅能將病毒清除,還可產(chǎn)生特異性的保護性抗體,如抗-HBsAb,處于病毒攜帶狀態(tài);或正邪相搏,邪正相爭,此種情況見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表現(xiàn)為急性或遷延不愈的發(fā)病過程;疫毒通過侵襲人體,阻礙人體氣血水液輸布,臟腑無以滋養(yǎng),功能不能得以正常發(fā)揮,使三氣不能同步,以致人體生理機能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

      2.2.2 中、晚期——以毒、瘀、痰立論,勿忘補虛 HBV邪侵襲人體,藏于咪疊(肝臟),侵淫三道兩路,氣血運行不暢,龍路火路受阻,以致谷道不運化,水道不順暢,氣道不通調,機體的代謝產(chǎn)物不能及時排泄,內(nèi)生邪毒(痰、瘀),痰與毒搏,毒仗痰勢,瘀助毒威,相互為患,膠結難解,邪毒夾痰瘀混入三道兩路中,使三氣不能同步,從而成為病勢纏綿難解之癥,最終可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隨著疾病進展,人體免疫機能逐漸下降,或病毒的致病力增強,以致免疫系統(tǒng)不能完全將病毒清除,此時毒氣益甚,氣血益虧,正弱邪盛,當三氣失其同步的情況下,人體就失去了對癌毒的防衛(wèi)、制約、祛除能力,癌毒侵入人體之后,更進一步損耗傷體內(nèi)的正氣,如此正氣愈虛,癌瘤得以進展更快,并向遠處轉,形成惡性循環(huán),疾病顯得更加頑固難治。

      2.3 補虛 “噓”、“勒”虛是慢性乙型肝炎發(fā)病的內(nèi)因,也是病情發(fā)展中晚期,癌毒大量耗傷身體導致的必然結果??梢哉f,正氣不足貫穿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機演變整個過程,并決定了疾病的轉歸方向,通過補虛可以有效抑制HBV甚至清除HBV,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延緩疾病的進展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尤其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晚期,如進入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癌階段,患者體質極其虛弱,正氣嚴重耗傷,出現(xiàn)極度消瘦的惡病質狀態(tài),最終引起患者死亡。不難發(fā)現(xiàn),在疾病的不同階段,病情主次不同,用藥也不盡相同。如:病毒攜帶狀態(tài)、乙型肝炎階段、肝硬化早期階段,應加重解毒祛邪,視病情加以扶正,切勿一味驅毒攻邪,大量投入解毒之品;當病情發(fā)展至肝癌階段,毒氣益甚,氣血益虧,又當偏倚“ 噓”、“ 勒”之虛,扶助正氣、提升通道臟腑功能,加強解毒排毒能力。

      參考文獻

      [1]Ott JJ,Stevens GA,Groeger J,Wiersma ST.Global 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new estimates of age-specific HBsAg seroprevalence and endemicity[J].vaccine,2012,30(2):2212-2219.

      [2]Liang XF,Bi S,Yang WZ,Wang LD,Cui G,Cui FQ,Zhang Y,Liu JH,Gong XH,ChenYS.Epidemiological serosurvey of Hepatitis B in China-Declining HBV prevalence due toHepatitis B vaccination[J].Vaccine,2013,31(47):6550-6557.

      [3]李婕,黃貴華,黃瑾明,等.概述壯醫(yī)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的認識[J].廣西中醫(yī)藥,2012,35(6):42-43.

      [4]舒發(fā)明,黃英,莫春梅,等.壯醫(yī)“毒虛致病”理論在膽汁淤積性肝病瘙癢中的運用[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7,13(17):16-17.

      [5]陳攀.基于壯醫(yī)毒虛致病論探討抑郁癥發(fā)病機理[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7,13(4):19-20.

      [6]邱華,王秀峰,毛德文.壯醫(yī)“毒虛致病”對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機認識[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2,28(6):84-85.

      [7]曾振東,韋濤.論壯醫(yī)對腫瘤的認識[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6(6):7-9.

      [8]宋寧,薛麗飛,梁薇.壯醫(yī)“三部”調氣法及其臨床應用[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5,21(12):9-10.

      [9]宋寧.壯醫(yī)氣血理論的理論基礎與臨床應用[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1):35-37.

      猜你喜歡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機壯醫(yī)
      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yī)病因病機研究進展
      不同劑量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觀察
      中醫(yī)藥治療慢性乙肝的研究
      維吾爾醫(yī)學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病因病機的認識淺析
      從心肝腎淺析耳鳴、耳聾發(fā)病機理
      壯醫(yī)敷貼療法文獻記載及應用概況
      壯醫(yī)對腰肌勞損的認識的評述
      壯醫(y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研究進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措施
      壯醫(yī)刺血療法和骨刺散外敷治療頸椎病40例
      宁河县| 江津市| 松阳县| 敦化市| 仁布县| 梧州市| 秦安县| 秭归县| 醴陵市| 石门县| 启东市| 涿鹿县| 肇州县| 正镶白旗| 秦皇岛市| 神木县| 仙居县| 安图县| 永平县| 新乡市| 桂林市| 巨鹿县| 安泽县| 云龙县| 永济市| 万载县| 延吉市| 东丰县| 怀宁县| 赤城县| 阿拉善右旗| 运城市| 南溪县| 锦州市| 高安市| 白朗县| 新泰市| 临武县| 鹿邑县| 微山县|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