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現(xiàn)實題材的舞劇開始涌現(xiàn),如《天路》、新版《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它們的出現(xiàn),是對中國舞劇創(chuàng)作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在舞劇選材上關注新時代的命題,反思當下問題,回顧現(xiàn)狀、展望未來。在題材組織時,從“身邊人”的視角出發(fā),將更容易令觀眾獲得情感共鳴和心靈震撼。
關鍵詞:現(xiàn)實題材 舞劇 《天路》 《草原英雄小姐妹》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新舞蹈之父吳曉邦就提出,中國新舞蹈的創(chuàng)作要立足于現(xiàn)實題材。但縱觀諸多舞蹈作品,現(xiàn)實題材類的舞蹈只是較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對于舞劇這一特殊舞蹈體裁來說。舞蹈“長于抒情,拙于敘事”,而舞劇卻要求舞蹈家用難以言傳的舞蹈肢體語言清晰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因此,舞劇編導選擇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作為舞劇的創(chuàng)作背景會更便于觀眾理解。有的文本,不僅從舞劇欣賞的角度而言,給觀眾提供了“前理解”;從舞劇編創(chuàng)的角度而言,也為編劇提供了便利,而舞劇編導這一職位在舞蹈圈中是常年缺失的。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文化素材用之不盡,中國舞劇的創(chuàng)作題材也多取自傳統(tǒng)。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現(xiàn)實題材的舞劇涌現(xiàn)出來,如《天路》、新版《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它們的出現(xiàn),是對中國舞劇創(chuàng)作新模式的積極探索。
一、選擇“身邊人”的視角
不同于歷史題材舞劇描述的那個遙不可及的年代,現(xiàn)實題材的舞劇講述的多是我們身邊人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耳熟能詳,有些卻鮮為人知。通過“身邊人”的講述,這些故事變得真實、生動,而又觸人心底。
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借用的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但舞劇并沒有直接演繹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而是將她們的事跡放在語文課本里,著重刻畫了一位小學生課前課后的心態(tài)變化。一位課前被爺爺背在身上嬌滴滴的小姑娘,通過學習《草原英雄小姐妹》,成長為能為爺爺撐傘的懂事孩子。誰沒有當過小學生?誰又沒有為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跡而感動呢?舞劇正是以這樣一位具有藝術普遍性的小學生為講述者,引起觀眾的共鳴。
舞劇《天路》以青藏鐵路的修建為背景。起于青海,穿越唐古拉山脈,直達西藏拉薩的青藏鐵路可謂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壯舉,與其相關的新聞報道不勝枚舉。舞劇《天路》并沒有高歌英雄事跡,反而以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士兵盧天為視角,講述了他與他的父母和戰(zhàn)友在藏區(qū)修建鐵路的點點滴滴。這里有母親不愿讓孩子前往藏區(qū)的“自私”保護;有孩子想完成父親遺愿的一腔熱血;還有交往新朋友的好奇與爭執(zhí)。他與我們一樣,來自一個普通的家庭,而不同的是,他的記憶中還有鐵路修建者的大義和犧牲。這個典型的人物形象就像是一個老朋友,給我們講述著他的故事,聽得人刻骨銘心。
這種“身邊人”舞劇人物形象的選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吧磉吶恕蔽鑴〉臄⑹乱暯抢宋覀兣c故事的距離,故事里的事,是時時刻刻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實,它讓我們更了解社會、了解自己。
二、關注新時代的命題
“我們舞劇創(chuàng)作的價值取向,主要是民族精神的傳承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弘揚,同時也要下大力氣講好中國的故事。”[1]優(yōu)秀的舞蹈編導不僅能講一個生動的故事,更能通過舞劇傳達時代精神、人文精神。
價值取向是決定舞劇選材的關鍵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創(chuàng)作和學術研究,都應該反映現(xiàn)實、觀照現(xiàn)實;都應該有利于解決現(xiàn)實問題、回答現(xiàn)實課題?!爆F(xiàn)實題材舞劇創(chuàng)作正是最能關注新時代的命題。
舞劇《天路》關注到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在和平年代里,他們懷揣夢想,為現(xiàn)代化國家建設而犧牲自我,譜寫了自己無悔的青春。編導將鐵道工人生活中堅守筑路、學舞共舞、思念親人、風雪救助、隧道塌方等多件瑣事精心設計并串聯(lián)在一起,交織著當代社會的漢藏民族情、手足戰(zhàn)友情、相思母子情、同胞兄妹情、以及軍民兄弟情。讓我們對這群鐵路修建者肅然起敬,也為成為一名社會主義建設者點燃激情。
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將英雄小姐妹的心理與當代小學生的心理雙線并進,通過鮮明的對比反映了當下社會孩子嬌生慣養(yǎng)的現(xiàn)實問題,也通過小學生的心理變化傳達出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在現(xiàn)代社會的重要性。
歷史題材舞劇的創(chuàng)作往往彰顯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樹立文化自信的源泉;而現(xiàn)實題材舞劇的創(chuàng)作則顯示了中國當代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是確立文化自信的表現(xiàn)。
三、結語
現(xiàn)實題材舞蹈創(chuàng)作的首個難題便是選材。舞蹈題材的選擇不僅會影響舞蹈風格的呈現(xiàn),更決定著舞蹈立意的高度。舞劇《天路》和新版《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問世,無疑為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舞劇創(chuàng)作提供了一些經驗。在選材上關注新時代的命題,反思當下現(xiàn)實問題,回顧現(xiàn)狀,展望未來。組織題材時從“身邊人”的視角出發(fā),更容易令觀眾獲得情感的共鳴和心靈震撼,因為“他們”貼近“我們”,“他們”就是“我們”。
參考文獻:
[1]于平.談中國舞劇創(chuàng)作:文化想象和文化自信[N].人民日報,2019-8-8.
(作者簡介:王金明,男,大專,鄭州市金鑫藝術中心,研究方向:舞蹈)(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