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遙
年少時看《紅樓夢》第三十二回寶玉對黛玉表白,當(dāng)寶玉說出那句濃烈的情話“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時,林妹妹已經(jīng)走遠了,根本沒有聽到。每每看到這里,就會替黛玉難過,為什么林妹妹就沒有聽到這句過癮的表白呢?如果聽到了,她會不會安心些,就此不再斷腸?直到有了人生閱歷,才理解情話的字數(shù)并不需要太多,比如“你放心”,比如“我愛你”。年紀(jì)再長,人會變得更現(xiàn)實:表白得再鏗鏘有什么用呢?大觀園里三春過后,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寶玉只有一個,憐也憐不過來那么多的世事無常和那么深的人生蒼涼。
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里的表白甚是坦白可愛:“春天的原野里,遇到一只可愛的小熊,你們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大半天,你說棒不棒?”“太棒了!”“我就這么喜歡你!”相反《半生緣》里的世鈞對曼楨的表白,就拐了好幾個彎兒。世鈞先是跟曼楨自責(zé)自己太不會說話了,要是像叔惠那樣就好了,又說聽到叔惠父母誤解自己搶了叔惠的女朋友,直到曼楨接話“那我以后也不好意思上哪兒去了”算是撇清了她跟叔惠的關(guān)系,默認了自己是世鈞的女朋友。
可見,表白的套路往往會用探究是否有第三方的存在來界定兩人的雙邊關(guān)系。典型案例是寶玉和黛玉“鬧戀愛”的套路——句句不離第三者,戴金鎖的寶釵、有金麒麟的史湘云都是黛玉的心頭刺,動不動拿她們說事來窺探寶玉的反應(yīng),直到黛玉無意聽到寶玉為了維護自己懟了潛在的情敵之一史湘云,她才放下心來。
表白之所以需要套路,是因為表白是件危險的事。如果說表白前只是輕描淡寫的情感游戲,兩人介乎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關(guān)系,這場情感游戲可以在好感和曖昧之間來回切換,進可攻退可守。那么表白后就成了濃墨重彩的情感互動,可以享受情感慰藉,也需要付出情感義務(wù)了。若表白成功,就此情路撥云見日、天塹變坦途;若表白失敗,就可能面臨“從此蕭郎是路人”的窘迫關(guān)系。為了避免連朋友也沒得做的結(jié)局,互有好感的雙方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捅破這層窗戶紙。
鑒于此,表白的一方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底氣,就像寶玉,他是賈府最當(dāng)權(quán)的幾個中心人物的掌上明珠,他的表白即便被拒絕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大觀園里多的是愛他的姐姐妹妹。而孤女黛玉是沒有底氣表白的,她只能相對無言抽抽搭搭,用眼淚和性命來還情債。所以寶黛愛情中,雖然表白的一方是寶玉,但更開心的一方是黛玉。
表白成功固然高興,“既見君子,云胡不喜”,表白失敗難免悲傷,“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烧缡棱x表白成功后感知到的“太劇烈的快樂與太劇烈的悲哀是有相同之點的——同樣地需要遠離人群,他只能在寒夜的街沿上躑躅著,聽聽音樂”。既然如此,不妨學(xué)學(xué)小朋友們的游戲——不要目的性太強,享受過程本身好了。我家小朋友的閨蜜小綿喜歡小朋友的同桌成飛,請她將一張小字條偷偷放進成飛的筆袋——“成飛同學(xué),注意刷牙,保護好你的大兔牙哦?!背娠w看完把字條撕了。小朋友跟小綿說了字條的結(jié)局,小綿的反應(yīng)是興奮地跳了起來說:“耶!我預(yù)料到他會撕掉?!毙【d覺得自己反正成功了,不管是表白成功還是預(yù)料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