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軍
茶飲一直都是圍繞年輕人的生意。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各屆茶飲品牌通過口感、原料、顏值等標簽搶占年輕人的消費心智。據(jù)美團數(shù)據(jù)顯示,新式茶飲67%的用戶集中在30歲以下。隨著一代代年輕人長大,主流奶茶品牌也在更新?lián)Q代。
如今,盡管CoCo都可茶飲等傳統(tǒng)奶茶還能在街邊找到,但以喜茶、奈雪的茶為代表的新式茶飲已然崛起,它們是756億元規(guī)模茶飲市場的新主角。
那么,這些新式茶飲是如何抓住了新一代年輕人?它們在“拉新—留存—裂變”這個傳統(tǒng)的用戶運營路徑上有何種創(chuàng)新套路?
拉新是打開市場的第一步。
傳統(tǒng)奶茶一般通過在人流較多的街角路口開店完成拉新。貢茶在華南、華東地區(qū),有近1 500多家店在各大商圈中心吸引消費者。
但而今,數(shù)百家茶飲品牌在資本催生下崛起,新式茶飲一般通過口碑營銷完成第一撥用戶積累。
2012年,剛成立不久的喜茶門店排起長隊,他們都是前來買芝士奶蓋茶的。這款爆品的誕生并非偶然,其創(chuàng)始人聶云宸專門針對年輕人聚集地微博進行了數(shù)據(jù)調研。大數(shù)據(jù)顯示,網友對芒果、芝士的搜索頻次最高。于是,他結合當時流行的奶蓋茶形式,自創(chuàng)了爆款芝士奶蓋茶。
產品口碑加上排隊的饑餓營銷模式,將喜茶品牌曝光度開始放大。
最初喜茶一般排隊點餐的時間大概需要20分鐘,排隊取餐花費的時間可能超過40分鐘。一個年輕人在排隊整整一個小時后,拿到喜茶的第一件事情就拍照發(fā)朋友圈,然后才是品嘗。
總結喜茶的拉新套路,通過產品口碑吸引第一撥粉絲,再由消費者排隊產生的多次曝光在微博、微信等平臺放大品牌,完成整體營銷。
在2016年正式更名后,喜茶百度指數(shù)還曾經歷過一段335%的月復合增長,“排隊買喜茶”也多次登上微博熱搜。
2016年是新式茶飲走向風口的一年。除喜茶成為了網紅,另一家新式茶飲品牌奈雪的茶也同樣從廣東走向了全國。
奈雪的茶晚于喜茶3年成立,在前者的市場影響力下,它選擇了跨界話題營銷,去線下影響門店周遭3~5公里的用戶,核心思路是與消費者生活產生關聯(lián)。
在深圳,奈雪的茶曾與萬科合作,邀請 7 位藝術家用畫筆傳遞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以這些內容為引子,他們開始在店址附近和線上挑起話題,與年輕人一同探討趣事。
每到一個地方開店,奈雪的茶都會在當?shù)刈鲆粓隹缃缁顒印?018年3月底重慶新店開業(yè),奈雪的茶出現(xiàn)在戶外花事品鑒會上;4 月底的草莓音樂節(jié),奈雪的茶開了一間名為“蹦迪·奈雪解憂販賣鋪”的快閃店……
奈雪的茶在通過跨界話題,放大自身的影響。成立不足1年,奈雪的茶的單店月流水就做到了星巴克的4~5倍。
那么,品牌如何檢測拉新效果?傳統(tǒng)邏輯是計算ROI(投資回報率)。比如商圈中心的CoCo都可,它看重租金與人流量的比率。
新式茶飲更多去計算LTV(生命周期總價值),這要求有穩(wěn)定的ARPU(每個用戶平均收入),又有新用戶的裂變。而要提升LTV,用戶留存則是第一步。
品牌只有在進店、產品等環(huán)節(jié)提升體驗,用戶才會來了一次還想來。
飲品中,最先打造進店體驗的是星巴克。上世紀90年代,星巴克就將第三空間概念植入門店,宣稱要構建起一個放松、消遣、聚會、交流的空間。
而新式茶飲中,第一個對標星巴克的是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的主力客群年齡在20-35歲,70%是女性。其創(chuàng)始人彭心認為,舒適寬敞、精致時尚、隨手可拍美照、可跟閨蜜放松聊天的空間環(huán)境,是女性用戶對茶飲店的核心需求。
因此,奈雪的茶每家店面積定位在200平米以上,并設置大量桌位,讓顧客坐下來聊天。同時,具有高顏值的店內環(huán)境,為女性自拍提供了絕佳道具。據(jù)稱,其店內的燈光都要請專業(yè)燈光公司進行調試。
聶云宸對茶飲空間的理解有所不同,他希望喜茶門店將典型的東方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代極簡美學語境中演化。
2017年10月,喜茶開始以簡約風格為基調,邀請全球不同領域的獨立設計師合作,打造融入文化、新奇、社交感的第三方空間。這被喜茶稱為“白日夢計劃”。
該計劃的第二家店曾在網絡上被熱傳。設計師汲取了《蘭亭集序》里的“流觴曲水”,將古人圍溪而坐的場景搬到喜茶里。根據(jù)空間特點,設計師將原本分散的18張桌子串聯(lián),做成了“流觴曲水”的形式,創(chuàng)造出新的社交距離。
這種對傳統(tǒng)茶文化及禪意的再現(xiàn),恰好迎合了當時很火的“佛系”概念,獲得了不少年輕人的青睞。
門店無論布置得多精致有趣,如果奶茶味道不好,那它注定將會被“拉黑”。所以,保證用戶留存的根本還是產品。
2018年11月末,奈雪的茶和喜茶的相互指責對方抄襲的事件引起了熱議。但縱觀兩者的產品基調,還是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聶云宸更專注于做茶葉。金鳳茶王是喜茶招牌之一,但此前并無一款叫金鳳的茶。那是聶用烏龍、金軒、綠茶等拼配,再加上一道烘焙工藝才制成的。為保證口感,聶云宸甚至出資改良土壤、改進種植和制茶工藝。
對比喜茶在茶葉上發(fā)力,奈雪的茶更側重于水果茶。彭心曾對媒體解釋稱,奈雪的茶主打時令水果飲料,其占比可達60%。其實,每年過了4月份,很多品牌的草莓茶飲就會下架,因為草莓一旦過季,成本就會增高。為此,彭心還在全年適合草莓生長的云南,投建了168畝的草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