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榮譽加持,沒有著作等身,平素也甚少與同事有工作之外的交集,甚至身患尿毒癥也因為怕麻煩同事而刻意隱瞞四年。因手術(shù)后效果不佳而離世,他隱瞞了四年的秘密才終于被揭開。我們才得以深度了解這位平凡又低調(diào)的法官。
一個秘密被他隱瞞了四年:身患尿毒癥依然堅持工作,獨自乘車到北京看病甚至在火車上自己透析。
四年來,他一天審查案件最多達幾十件,每周接待至少10個案件的當事人。
多年來,他大把吃藥,日漸消瘦,但辦案量在全庭名列前茅,沒有一個當事人反映他辦案不公。
直到2018年9月28日,年僅54歲的他因患尿毒癥醫(y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他眷戀的親人、同事和朋友,離開了他摯愛的法律事業(yè)。保守了四年的秘密才終于被揭開。
他就是李慶軍,原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立案二庭副庭長。
他的隱忍和堅強只有日記本知道
2018年9月2日是李慶軍做換腎手術(shù)的日子。上午躺在病床上,他一邊做術(shù)前檢查和透析,一邊接連給同事打了13個電話,事無巨細地安排交接工作。
醫(yī)生看得直搖頭:“你這哪像個要做大手術(shù)的人?”
下了手術(shù)臺他也不閑著,從重癥監(jiān)護室轉(zhuǎn)到特護病房不久,他就通過電話為那些向他求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詢。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手術(shù)后的第26天,因病情惡化,李慶軍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丈夫去世后,妻子馬鳳實從他的辦公室找到了19本日記。日記中除了少量的生活片段,大部分都是工作,一頁又一頁,記了整整11年:
2013年10月18日:周五,案件流水般一件件、一批批報來,這一周共批近60件案件,好像是最忙的審查周。
2014年10月17日:周五,下午批出15件案件,把桌上堆積的案件批完,加班到晚上7點半。
2016年5月14日:周六,中雨,下午到單位,批了30多件案件,6時回家。
……
同事們只知道他身體不好,每次問他,他都笑笑說:“老毛病了,沒事?!?/p>
他的隱忍和堅強只有日記本知道。在他生命的最后8個月,李慶軍審判團隊共結(jié)案360件,占全庭總結(jié)案量的三分之一,僅他個人就結(jié)案121件,是全庭辦案最多的法官。
身為法官,他最看重公正
作為李慶軍一入職就搭檔的同事,張古淮深深理解他的選擇?!爱斄?0多年法官,他對這份職業(yè)的熱愛早已融入血液、融入靈魂,工作就是他的精神寄托。只有辦好每一個案件,他才覺得人生沒有虛度?!?/p>
不管誰勢力再大,我依法辦案? 周光華老太太因一起土地權(quán)糾紛案與一家開發(fā)商公司打官司,經(jīng)過一審、二審,對方雖然一直敗訴,卻堅持不懈地上訴、提出異議阻撓執(zhí)行。2008年,對方又到河南高院申請再審,案件分配到李慶軍手里。四年間,受盡訴訟之苦的周光華,聽說對方是大開發(fā)商,有錢有勢,擔心自己一個普通百姓無力與之抗衡。而李慶軍的回答擲地有聲:“不管誰勢力再大,我依法辦案?!?/p>
借錢,可以;打招呼,不行 關(guān)系最親密的表弟創(chuàng)業(yè)失敗,李慶軍二話不說借給他3萬元。上世紀90年代初,對于剛工作不久的李慶軍來說,這幾乎是他全部的積蓄。而當表弟遇到官司想讓他給下級法院打個招呼時,他卻拉下臉說:“不要想這些歪門邪道!如果有法律方面的問題,我可以幫你分析,但打招呼,不行!”親戚朋友們都知道,找李慶軍借錢可以,為案件打招呼,絕對不行。
如果不做法官,不知道自己還能干啥? 2015年,李慶軍因病情加重,進入鄭大一附院住院治療。他就讓同事把案卷送到醫(yī)院去,在病床上辦公。家人多次勸他不要去上班了,在家安心養(yǎng)病。他卻說:“我在家就渾身疼,到單位忙起來就什么都忘了。我只懂法律,如果不讓我做法官,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干啥?!?/p>
淡泊名利,他用真誠對待每個人
在單位,同事們給李慶軍總結(jié)為“三不伸手”:不向領(lǐng)導伸手,不向當事人伸手,不向同事朋友伸手。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李慶軍不抽煙、不喝酒,一年到頭穿著法官制服,對自己摳門,對別人卻很慷慨。每年回老家,他都借口給孩子壓歲錢接濟困難村民。別人來咨詢案件,他總是說:“案子上的事兒我不能打招呼,法院會秉公處理,生活上有啥困難,跟我說。”
面對工作中的困難,他不推不躲;在榮譽和利益面前,他卻往后縮。單位要給他記功授獎時,他總是婉拒:“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吧,激勵他們更好地工作?!?/p>
2019年7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共河南省委在鄭州召開表彰大會,追授李慶軍同志“全國模范法官”“河南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榮譽稱號。而這一次,他再也無法謙讓。
李慶軍一路堅守對黨忠誠、對法官職業(yè)忠誠,牢記“一心為民”的使命,以堅韌不拔的斗志,譜寫出一曲“燃燈者”的贊歌,用行動為他人指明方向。
(《新民晚報》20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