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教育改革深入開展的今天,呼吁教學回歸原生態(tài)的聲音一直不斷。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知道什么樣的課堂才是生態(tài)課堂,然后掌握如何讓教學變得簡單和精彩,并且以最原始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最好的教學引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構建方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11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107
近幾年,很多人在呼吁教育回歸原生態(tài)。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努力向學生展示“原汁原味”的課堂教學。學習小學語文教材其本質是教師、學生與文本的交流,能透過教材文本體會作者的情感及其中蘊涵的意義,觸動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語文課堂煥發(fā)活力。
1.生態(tài)課堂應該是愛心課堂。師生間應充滿“關愛”,要多一份理解與尊重,學生不必在教學活動中謹小慎微,而應在教學中發(fā)掘自己的潛能,張揚自身的個性,輕松、愉悅的學習語文知識。教師不把自己的見解、想法強加給學生,也不能僅著眼于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而應時刻關注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對學生多一些愛心、耐心細心等。教學二年級上冊《媽媽睡了》時,教師讓一學生讀課文,他讀得聲音特大,這時一學生說,不能讀這么大聲,會把媽媽吵醒的。學生隨意的一句話,教師并沒有指責學生,而引導學生討論這篇課文應怎樣讀、如何讀,才能讀出感情。
2.生態(tài)課堂應該是詩意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應充滿“詩意”。課堂教學中如何充滿“詩意”?小學語文教材只是一個載體,師生的情感、思想時而棲息在這些靈動的語言文字中,時而又展開豐富的想象,給課堂教學有增添一抹詩意。教師引導學生賞讀這些充滿詩意的語言,體會作者詩意的情感及意境,在教師的引導下領悟出獨特的感受。
3.生態(tài)課堂應該是情感課堂。情感——文章靈魂所在。語文教學中剝離“情感”的課堂就好像“一潭死水”,缺乏活力。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影響情感體驗及情境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應用豐富的情感引發(fā)學生,與作者同喜同悲,師生的情感隨著教材文本的情感而改變,讓語文課堂中洋溢著濃濃的情感。
4.生態(tài)課堂應該是創(chuàng)意課堂。教師的應體現(xiàn)在課堂“創(chuàng)意”上。小學語文教師在處理教材內容、設計導語、設計板書、課堂提問等,這些都可以展示教師自己的“創(chuàng)意”。教師的課堂教學應新穎、別具一格,教學活動中應彰顯出教師個性,要體現(xiàn)教師個人的魅力,讓小學語文教學具有藝術性。
課堂教學自從信息技術的加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得絢爛多彩,新的教學方式的介入,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摒棄了一些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及模式。有些教師為了讓教學環(huán)節(jié)更精彩、嚴密,往往把一些知識復雜化、程序化,有些知識點明明很簡單,卻非得復雜化,認為不這樣就不能體現(xiàn)語文這一學科的內涵。相反,簡潔明了的教學過程有時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精彩。
如教學《總也到不了的老屋》一文時,教師設計簡單的教學過程,圍繞“老屋總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嗎”展開教學。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體會人物美好的品質,最后讓學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整節(jié)課的教學簡潔、清晰。
語文教學需要解放學生的思維,放飛學生想象的空間,而生態(tài)課堂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的,需要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應該是最原始的、簡單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最原始的教學方法,無非就是要求學生多聽、多說、多寫。
1.多聽。大部分學生喜歡聽童話、故事,還有一些神奇的自然現(xiàn)象、感人的美文。小學語文教材中有童話故事、傳統(tǒng)文化、科普小知識,還有一些散文等。教師應善于抓住語文這一學科的特點,讓學生多聽。學習《小英雄雨來》一文,學生對小英雄雨來的機智勇敢所吸引,學生還想聽少年英雄的故事,教師應滿足學生這一要求,講些英雄人物的故事?鼓勵學生向革命先烈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2.多說。學生有疑惑,或有特別的想法時,他們希望有機會說出來。把心中的疑惑說出來,把自己的喜悅與成功與別人分享。但有些教師忽略了學生“說”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認為完成了所謂的教學任務,學生心中的疑問被束之高閣。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的機會,說出自己的疑問或獨特的見解,給小學語文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深化了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3.多讀。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把學生引入美輪美奐的情境中,與教材中人物或悲或喜。學生欣賞教師朗讀的同時,希望自己讀得比教師好。這時教師應滿足學生的愿望,讓他們讀,體會文本中的情感及思想價值,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就應該在課堂中展示其“原生態(tài)”。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寫出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佳作。生態(tài)課堂,需要教師科學、合理地構思,勇于實踐,生態(tài)語文必將實現(xiàn),給小學語文教學增添無限生機,讓每一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紅梅,盧建山.試論生態(tài)視角下的語文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8(24).
[2]朱秀云,叢順志.談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的建構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6).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張坤月(1979.6— ),女,漢族,河北任丘人,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