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樑
我年輕時就愛做文學夢。在1995年前后,我試著給《金陵晚報》“南京萬家”欄目投稿,未曾想刊用了七八篇,這極大地激發(fā)了我的積極性。后來又陸陸續(xù)續(xù)在全國各類報刊雜志發(fā)表了幾十篇文章,并參加了區(qū)作協(xié)。那些刊發(fā)的文章比較雜,有論文,有經(jīng)驗介紹,有典故,也有趣聞軼事。而且由于工作忙,時常寫寫停停。但我文學愛好從未改變,我寫書出書的夢想也從未泯滅。
好不容易盼到2015年退休。正準備厚積薄發(fā),大展拳腳,充實自己的晚年生活。沒想到第二年的5月,單位組織體檢,我被查出絕癥。好在是早期,趕緊手術,切除病灶?;仡^想想,我和我的文學夢,真是命運多舛。
然而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你關上一扇門,必將給你打開一扇窗。正當我術后一個多月萬念俱灰的時候,我所在街道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邀請我擔任《明初京畿重鎮(zhèn)——馬群》地情書的執(zhí)行主編。這可是馬群歷史上第一本自己的書籍,也是我圓夢的機遇。我抓緊搜集、整理、撰寫有關馬群的歷史沿革、往事縱橫、文化遺存、人物紀略、地名掌故和民間軼事等,共采寫了20多篇文章。在其他主編的共同努力下,這本38萬字的地情書,終于在去年底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捧著散發(fā)油墨香氣的書籍,心中實在是開心。雖然我只是參與其中,但也算是圓了自己一個夢。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曾說過:“一個人要做到哪些才不算白活:喜歡你喜歡的,打敗你不喜歡的,活過你討厭的!”因為喜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因此,去年在術后恢復期,除了全身心投入到街道地情書的編纂之外,還忙里偷閑,撰寫文章,積極向報社投稿。去年一年,刊發(fā)了40多篇。也許這些辛勞的編輯們并不知道,他們不經(jīng)意間編發(fā)的每篇見報文章,不僅是給一個絕癥患者的一劑抗病良藥,更是對一位圓夢老者最大的激勵和最好的鞭策。
其實從事創(chuàng)作,是個很辛苦的差事。不過看到自己的文章發(fā)表,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勵。苦并快樂著,愉悅的心情不言而喻。因為喜歡,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擁有一個好心情更增添了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和毅力。同時創(chuàng)作也離不開家人的關心和支持。我不會電腦,創(chuàng)作幾十萬字的手稿,都是兒媳在緊張的工作之余,見縫插針、加班加點打出來,發(fā)出去的。兒子是學平面設計的,他翻看著40多篇發(fā)表的文章,并表示等文章達到20萬字左右,他將匯編成書,編輯、裝幀、封面設計、出版印刷他全包了。兒子兒媳的孝敬與支持,不僅讓我品味到親情的溫暖,也成為我繼續(xù)圓夢的動力。
歲月需要沉淀,人生需要回味。果真如此,能干自己喜歡的事,能出自己的書,是否能算沒白活一回?我不知道,但是與我而言,能完成自己的夢想,就是人生的圓夢。此刻,我躍躍欲試,急不可待。我想,這本書就取名《圓夢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