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惠萍
【摘要】:高中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石,對學生語言知識與技能的有效內(nèi)化生成起著積極促進作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識培養(yǎng)是實現(xiàn)英語課程目標的重要方式和策略。對于高中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發(fā)揮和語言能力、文化意識的養(yǎng)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高中生 英語學習能力
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并不樂觀。因為長時間深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在我國中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不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談不上對自身的學習習慣進行培養(yǎng),而這非常不利于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明確要求,學生要養(yǎng)成包括主動學習、探究學習以及合作學習在內(nèi)的多項學習能力,這是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截然不同的全新教學理念。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無法適應目前的教學方式,教師如果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就一定要對相關的學習策略和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通過有效把握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提高使用英語學習其它學科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一、高中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與作用
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英語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溝通能力的進一步增強,對于學生形成跨文化意識也有極大的幫助?!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做好英語學習的自我管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渠道獲得學習資源,自主、高效地開展學習?!睂W習能力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部分,不僅僅是學習理解,還應該具有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的能力。獨立的思考空間以及主動學習的習慣,是學生能夠終身學習的必備能力,是每個人發(fā)展自我、融入社會以及勝任工作所必需的。
二、當前高中英語學習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zhàn)
首先,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或者說興趣不濃。有不少學生把英語這門學科當做不得不學的一門科目,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的,他們更重視英語考試的成績而不是怎樣與他人用英語進行交流。也就說他們?nèi)狈W好英語的內(nèi)驅(qū)力,所以對自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不甚在意。傳統(tǒng)的教學程序與不愿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老師,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甚至感到厭煩。英語屬于語言的一種,有些老師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開展控制型的教學,很少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多數(shù)學生缺乏主動開口說英語的勇氣。課堂活動單一乏味,教學方法因循守舊,甚至有些教師思想觀念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很難吸引學生。
其次,部分教師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重視不夠。雖然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提了很多年,但是在高考的指揮棒下,教師的側重點還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覺得學生只需要死記硬背就行了。刷題、講題占據(jù)了英語課堂教學的絕大部分時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互動。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也累,效果還不見得好。
再次,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策略的運用缺乏有效性。他們不善于調(diào)控和管理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行為,課前沒計劃,課后缺乏必要的評價和反思,經(jīng)常是學到哪算哪,隨心所欲。一旦碰到較為復雜或者難度較大的問題,他們就裹足不前,沒有勇往直前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去解決難題。
三、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在主題語境下采用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與求知欲
1.課內(nèi)活動。高中英語教材所涉及的話題內(nèi)容非常廣泛,每一個話題下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動。比如 Module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這一單元上warming-up這一課時,教師在上課伊始呈現(xiàn)一些偉大女性的圖片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m?這樣的問題學生回答起來難度也不大,卻可以快速地將學生吸引過來,聚焦課堂。然后讓學生在閱讀課本圖片及圖片下方的句子后討論: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 What makes them great? 采用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而且又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樣在Module4, Unit4是關于body language的話題,可以讓幾個學生到黑板前來表演各種身體語言,其他同學用英語猜測他們所表達的意思。這樣生動活潑的形式必然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活力,提高學習效率。
2.課外活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和延伸。Module3 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是以劇本的形式呈現(xiàn)的,在完成對閱讀文本的處理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把這個劇本排練出來,甚至舉行整個校園的課本劇大賽。演講比賽、我愛記單詞等全校性的活動也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英語。
(二)運用有效學習策略進行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畢竟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最終的目的還是要達到能用英語流暢地交流這個目的。所以要重視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聽得懂,說得溜,讀得深,寫得好是良好英語運用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多聽、多說、多讀、多寫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指導學生運用多種學習策略進行英語學習更加重要。教師不僅要根據(jù)不同的策略類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還要幫助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有效運用各種學習策略。在課外也要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定的時間接觸并練習英語。英語課堂教學更要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為出發(fā)點:如在進行閱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先讓學生自己感知,自主預習,自己動手查閱資料,甚至讓學生自己出練習題,并對效果進行必要的反饋。在Module3 Unit5 Canada-“the True North”這個單元中,Reading部分是篇游記,記述了Li Daiyu and Liu Qian在Canada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梳理出她們游歷過的地方,找出每個地方的特點,并畫出旅游線路圖:
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他們自己獲取的這些信息,充當導游,向全班同學介紹加拿大。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運用一定的認知策略和交際策略,閱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甚至聽的能力和寫的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歷整個學習過程,自主地體驗課堂,教師則從旁予以指導和監(jiān)督。
在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展開,切實扮演好引導者和監(jiān)督者的角色,將英語課堂還給學生,著重于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從高中生群體的年齡階段和性格特征來看,他們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好奇心、表現(xiàn)欲。而英語教師在實施英語教學的時候,就需要結合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對學生心里特征和行為表現(xiàn)的把握,采用有效的方式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Module5 Unit4 Making the News中的閱讀文章“My First Work Assignment”通過一個躍躍欲試的菜鳥記者和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資深記者之間的談話,介紹了新聞工作的相關內(nèi)容。而學生對于這樣的職業(yè)是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為了加強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一步閱讀的興趣,教師在上課前播放一段新聞報紙制作出版流程的視頻,讓學生猜測視頻中的人在干什么。然后讓學生描述他們所認為的記者是怎樣的一種職業(yè)。
經(jīng)過這一輪討論,學生對記者這個職業(yè)有了更多的好奇心,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深入閱讀課文,探究有關記者這份工作的更多要求。
在對文本完成解讀和探究之后,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讓學生親身感受一下記者的工作:Interview each other, one can pretend to be a journalist, the other be a film star, or a writer, or a sportsman. The journalist must find out as much as he/she can about his/her life. Then write a short report to a newspaper.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學生真實感受了記者的生活,提高了自己的語言技能,更加增強了文化意識。
比如教師在授課之前可以朗讀一些小短文,在課堂進行過程當中不時穿插一些俗語或者俚語,學生如果對于這些句子不懂,他們的好奇心會在很大程度上被激發(fā)出來。由此教師再對這些俗語或者俚語進行翻譯,學生們就能夠了解這些語句的作用,并且也會不自覺地使用這些語句。比如在英語俚語中有“a lucky dog”表示幸運兒,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可以穿插使用這個詞語,學生們雖然都認識每一個單詞,但是卻不知道這個詞組到底表示什么,因而會主動去尋求答案,他們或找朋友討論或者去翻閱字典或者去問老師,無論哪種形式都能夠讓他們主動地去探究學習。通過這種教育方式的使用,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能夠讓他們自覺去了解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識,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三)巧用合作探究,完成遷移創(chuàng)新
合作探究是促進高中生英語學習及使用英語的重要方式,其具體的操作形式主要包括角色表演、同桌討論、小組合作等。在教學過程中,合作探究主要以“任務型”教學模式展開,學生在圍繞任務進行探究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深人學習課本知識,還能夠在彼此交流、對話的過程中加深對語言文本的感悟、理解,從而生成較為穩(wěn)定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學人教版必修三“Unitl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時,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中西方節(jié)日”為主題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如比較中西方在情人節(jié)、新年方面的異同等,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或書本收集資料,生成相應的結論,并通過撰寫簡單的研究結論或英語海報來展示結果。整個過程不僅有助于合作學習的開展,還能為學生的英語表達提供一定的載體。
以Module1 Unit4 Earthquake 為例,在對課文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逐步解讀之后,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采訪情境,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實現(xiàn)語言輸出:Choose a paragraph and act out an interview between a reporter and several survivors from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The reporter asks a series of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chosen paragraph. The survivors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from the paragraph.
(四)變被動為主動,養(yǎng)成自主、高效的英語學習習慣
學習積極性的根源在于學生內(nèi)部的學習動機,而內(nèi)驅(qū)力一旦被調(diào)動起來,學生就會熱情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就高了。而調(diào)動內(nèi)驅(qū)力的一大法寶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另一個有效辦法就是指導學習方法:要教會學生學會閱讀和思考。在當前形勢下,學生可以從多渠道獲取英語學習資源,教師可以指導他們進行有效閱讀,通過分析、整合、演繹和歸納,進而獨立獲取所需知識和信息?!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幫助學生形成“我要學”的態(tài)度和思想,才能推動學生終身進步和發(fā)展。
總而言之,培養(yǎng)英語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建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大高中生持續(xù)、全面、健康發(fā)展的不竭動力。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能夠?qū)W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與作用發(fā)揮出來,而且能夠優(yōu)化其學習過程與方法,增強學習體驗,培養(yǎng)良好思維品質(zhì)和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劉春林.新課程體系下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生英語2014(05):16—19.
【2】邵正義.新課程體系下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旬刊2015(01):16—19.
【3】湯美華.新課程體系下中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06):21—29.
【4】趙璇.淺談英語課堂中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1(1):171-173.
【5】孫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18)l77-78.
【6】孔慶鋒.淺談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階段性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7):19-20.
【7】季振國. 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J]. 考試周刊, 2017(6):83-84.
【8】戴麗萍.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一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 師道:教研, 2017(7):35-35.
【9】邱耀德. 核心素養(yǎng)下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 英語學習(教師版),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