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鵬
王小明,12歲的七年級男生,長得高高胖胖,常常笑盈盈的,對老師也很有禮貌。我上課時,他也能積極舉手發(fā)言,盡管答案時有差錯。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可愛的男生,卻有一個嚴重的缺點——常常撒謊,好幾個老師都說他“撒謊成性”。
10月31日下午,我利用班上自由復習的時間,在黑板前逐個檢查沒交第二單元作業(yè)的同學。他來到講臺前,把作業(yè)翻到第一單元我記有批改日期的地方,說:“老師,我早就做完了,您都批改過了!”我一看批改日期,10月13日,于是故作驚訝地說:“咦,批改日期怎么自己變年輕了?小明,你說,我批改作業(yè)的日期自己會變嗎?”謊言被揭穿,他沮喪地回到座位上。
在我檢查另外幾個學生的作業(yè)時,他偷偷地把作業(yè)本從講桌上拿走了。我發(fā)現后追問,他故意非常著急地在書包里找來找去,找了半天,才慢慢地拿出作業(yè)本,似乎十分歉疚地對我說:“老師,對不起,剛才交錯了,交給您的是我姐姐的作業(yè)本,這個作業(yè)本才是我的!”我知道他是獨生子,故意問:“噢!你還有個姐姐,是不是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她在哪個學校上學?”答:“就在咱學校?!蔽易穯枺骸霸趲装??”答:“已經初三畢業(yè),上高中了。”我故作驚訝地說:“哎呀!你姐姐太熱愛咱們學校了,上高中后還在做七年級的作業(yè)!”謊言又被揭穿,他再次啞口無言。
我拿過王小明聲稱的“真”作業(yè)本,仔細辨認,隱約看到扉頁上原來的名字被擦去,在第二頁上用鉛筆寫著“王小明”。我風趣地說:“這個作業(yè)本有意思,它真正主人的名字隱身了,王小明怎么成了它的新主人?”我故意問作業(yè)本:“作業(yè)本,你的主人到底是誰?作業(yè)本說了,它的主人不是王小明!”這回他被我軟軟幽幽地弄得無謊可撒理屈詞窮了,只好乖乖承認是拿別人的作業(yè)本冒充抵事。
學生有撒謊的毛病不改肯定不行,何況王小明在班級“撒謊界”具有領頭“功能”,我一定要盡快轉變他。我問王小明: “你猜我多大了?”他說:“30多歲?!蔽艺f:“不止吧,我參加工作都30多年了。”他說:“那得叫你爺爺了?!蔽荫R上對他說:“不要叫爺爺,我還沒那么老。如果我是你爺爺,你覺得對爺爺撒謊對不對?”“不對,老師,我錯了!”“今后還對老師撒謊嗎?”“不撒謊了?!蓖跣∶髡J真地說。我要求他補上整個單元的作業(yè),并且要求他三天內完成;誰知到下課時他就補上了大部分作業(yè)。我提醒他:“不要應付!”他說:“老師,沒有應付,這次一定做好?!毕氩坏剿淖兊眠@樣快,也許是我的“軟刀子”降伏了他吧。
詩人海涅說過:“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睂W生撒謊成性,就難以形成誠信的優(yōu)良品德,也可能會喪失對學習、對他人的責任感,還可能會沾染上種種惡習。面對學生撒謊的行為,我既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簡單粗暴,而是以嚴肅、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采取循循善誘的方式,借助幽默風趣的語言,引發(fā)學生反思、感悟、回味,在親切、溫馨、含蓄中揭穿謊言,使謊言無處可逃,最終戰(zhàn)勝謊言,促使學生改掉愛撒謊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