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朱江霞
【摘 要】目的:研究加強院前急救網絡站點護理規(guī)范化管理對提高患者滿意度的作用。方法:選取我中心網絡站點2013年6月—2014年6月、2018年06月—2019年06月兩個時間段中轉運的急救患者(n=1000)作為研究對象,按管理方式分類:對照組(n=500,常規(guī)院前急救護理),觀察組(n=500,強化院前急救護理),對比出診情況和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出車間隔、到達和途中轉運耗時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急救成功率和滿意度觀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100.00%VS86.60%]、[96.60%VS80.00%](P<0.05)。結論:加強院前急救網絡站點護理的規(guī)范化管理在院前救護中取得了效果的顯著,提高了出診率和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加強院前急救護理管理;提高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2.2【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81-02
院前急救是急診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是對院外重癥危急患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主要包含現場搶救、途中轉運和監(jiān)護,院前急救的質量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預后[1]。為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有效的院前處理,高效的途中轉運尤為重要。本次選取我中心轉運的兩個時間段共1000例院前急救患者,采用常規(guī)/加強院前急救護理,觀察其效果,并做如下現匯。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與方法
本中心轉運的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2018年06月至2019年06月,院前急救患者(n=1000)展開研究,分為2組(護理管理方案),每組500例樣本?!緦φ战M】男(n=270)、女(n=130);年齡范圍22~56(平均:41.24±1.07)歲;【觀察組】男(n=280)、女(n=220);年齡范圍23~57(平均:40.84±1.38)歲。比對分析2組患者的基準資料,結果均無統(tǒng)計意義(P>0.05)。
納入標準:年齡>20歲的患者;
排除標準:有精神、意識障礙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的院前急救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院前急救,具體如下:①培訓管理:定期開展急救知識(心肺復蘇、心電監(jiān)護、人工呼吸、氣管插管、電極除顫及外傷處理)培訓,并通過現場演習,以提升其緊急應對能力,確保現場急救的有效性和準確性。②及時掌握相關信息:保證第一時間接聽120調度指令,并于最短時間內獲取救助人的具體地址、病情、聯系電話等信息,及時與患者及家屬聯系,必要時電話指導家屬進行簡單急救。③急救藥物管理:嚴格落實急救管理制度,交接班檢查院前急救設備的性能,確保急救藥品的齊全;一旦發(fā)現設備故障立即上報及時維修,急救藥品缺損立刻補充;確保救護車內通訊的正常,充分利用GPS功能,保證急救車能與救助人、調度指揮中心隨時聯系。④現場急救管理:急救人員抵達現場后,要保持頭腦鎮(zhèn)定,有條不紊地迅速開展檢查工作,快速辨別患者的情況,并做好相應的護理。⑤途中轉運管理:貫徹“先救后送、就近、救急、就醫(yī)院資質的原則,依患者的狀態(tài)給予合適的搬運技巧,轉運途中密切監(jiān)視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
1.3觀察指標
①統(tǒng)計2組急救情況(出車間隔時間、到達時間、途中轉運時間);
②統(tǒng)計2組急救成功率和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
SPSS22.0,急救情況用“x±s”表示、并進行“t”檢驗;急救成功率和滿意度用“%”表示、并進行“x2”檢驗;2組有效資料,以P<0.05認定有統(tǒng)計差異。
2 結果
2.1急救情況
對照組出車間隔、到達時間、途中轉運時間均長于觀察組;經檢驗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 1)
2.2急救成功率和滿意度
對照組的急救成功率和護理滿意度均低于觀察組,經檢驗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 2)
3 討論
對猝死者而言,最佳急救期為發(fā)病后4min;對嚴重創(chuàng)傷者而言,最有效急救期為發(fā)病后10min,急救質量直接決定患者的生死和預后,略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2]。
但諸多因素均會對院前的救治造成影響,通過具體分析制定對應的加強管理方案。通過對護理人員的強化培訓及嚴格要求,以提升其專業(yè)素養(yǎng),緊急情況下能冷靜分析、準確應對;通過全面掌握有效信息,便于人員做好相應的準備,確保急救的順利開展;在結合有效的現場急救和規(guī)范轉運,減少中途事故的發(fā)生,為患者爭取足夠的時間,確保其安全轉至醫(yī)院接受綜合救治[3-4]。從文中的數據可知,觀察組出車間隔(2.34±0.12)min、于(4.38±0.21)min到達現場、途中轉運耗時(11.86±1.02)min均比對照組短;觀察組急救成功率100.00%、護理滿意度99.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5.60%和94.00%;差異
刪除(急救成功率100.00%、護理滿意度96.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60%和80.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由上所述,院前救護加強急救管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縮短了出車、轉運的時間,提高了搶救的成功率,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專業(yè)技能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好評。
參考文獻
[1] 韓秀梅,孫桂芝.院前急救護理并綠色通道對AMI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7,26(5):551-554.
[2] 麻怡婷.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對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搶救成功率的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38(A01):217-217.
[3] 王靈芝.院前聯合院內急救護理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預后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28(1):96-99.
[4] 楊小麗,姜麗娟,顧玉慧等.基于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原則的院前急救護理應用于急性顱腦損傷患者對急救效率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28(3):32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