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娜
【摘? 要】目的:研討高齡髖部骨折患者引入風險管理理念強化護理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高齡髖部骨折患者做研究分析,并按隨機模式分配入組,A組(n=35)接受常規(guī)護理管理,B組(n=35)在A組基礎上實施風管管理,對A、B組的護理管理成效進行評估。結果:B組出現不良護理事件或并發(fā)癥的總概率為5.7%,較A組的總概率22.9%顯著下降,P<0.05,有統計學意義。與A組比較,B組患者對護理管理內容的滿意率明顯更高,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將風險管理理念引入高齡髖部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中,護理管理工作更能夠獲得患者的認可,并可明顯減少不良護理事件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值得推薦。
【關鍵詞】高齡髖部骨折;風險管理;護理;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215-02
髖部骨折多見于高齡群體,尤其是近些年,受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影響,髖部骨折的發(fā)病率也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外科手術是當前治療高齡髖部骨折最有效的一種醫(yī)療手段,但圍術期存在著諸多護理風險以及隱患[1],故重視加強高齡髖部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管理非常重要。本文中,我院在部分高齡髖部骨折患者中開展風險管理,取得的護理管理成效較滿意。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70例髖部骨折患者均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系統檢查與手術治療,年齡≥80歲,且患者及家屬已在研究相關文件上簽名,溝通上、精神上無異常問題。以隨機數表模式分配入組,A組(n=35)中,男性/女性有22/13例,年齡80~91歲,平均為(85.2±2.8)歲;B組(n=35)中,男性/女性有20/15例,年齡80~90歲,平均為(84.9±2.6)歲。采取統計軟件處理組間基線資料,P均>0.05,適合進行統計研究。
1.2 方法
A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管理。B組在上述條件下開展風險管理,具體如下:①成立風險管理專項小組:由護士長組織醫(yī)護人員培訓,并在通過考核后加入風險管理專項小組,組內討論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組長由護士長擔任,負責監(jiān)督并安排相關護理管理工作。②制定并健全評估量表:通過小組討論、資料檢索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并不斷完善有關壓瘡、墜床等方面的風險評估量表,高齡髖部骨折由于年齡、病情程度的特殊性,圍術期相對容易產生應激反應,普遍伴有明顯的焦慮、煩躁等情緒[2],護理時應注意靈活應用各種情緒評測量表,給予定期或不定期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與護理。③制訂風險應急預案:該病患者往往伴有各種并發(fā)癥,護理時需給予綜合、系統的評估,并制訂有針對性的風險應急預案,以便在不良護理事件發(fā)生時做到及時有效的應對。④做好重點病例的交接工作:每日由責任護士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詳細記錄各項檢查結果,發(fā)現潛在風險問題后,及時記于交接記錄中;夜班護士在交接時,先詳細查看交接記錄本,明確護理重點內容,并將護理完成情況記于交接記錄本中,以確保交接工作的連續(xù)性、準確性。⑤確定護理重點:高齡髖部骨折患者需較長時間臥床,護理時應注重對壓瘡、泌尿系感染等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護理;飲食上可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病情程度等制定飲食管理方案;圍術期積極開展心理護理以及疼痛護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積極配合各項臨床工作。
1.3 評估項目
記錄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護理事件或并發(fā)癥的例數及概率,并采取自制問卷表,調查其對護理管理內容的滿意情況。
1.4 統計數據分析
此次研究選擇SPSS19.0軟件對計數資料、計量資料作處理,具體經卡方檢驗與T檢驗,P值<0.05,說明組間/組內數據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A組與B組的不良護理事件或并發(fā)癥記錄結果
B組出現不良護理事件或并發(fā)癥的總概率為5.7%,較A組的總概率22.9%顯著下降,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A組與B組的護理管理滿意度調查結果
與A組比較,B組患者對護理管理內容的滿意率明顯更高,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頸骨折等髖部骨折在臨床上均十分常見,一旦發(fā)生骨折,患者通常需接受手術治療,但圍術期各種因素的應激刺激,加上高齡患者普遍伴有各種基礎疾病,對手術耐受力較差等,極易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并增加壓瘡、意外拔管及肺部感染等不良護理事件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3],因此重視加強對高齡髖部骨折患者的護理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護理風險管理是近年國際臨床廣泛推行的一種新型護理程序,能夠在護理管理過程中,加強對護理風險事件的識別以及評估,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應對。在高齡髖部骨折患者中開展風險管理,能夠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既有利于減少上述不良護理事件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還可優(yōu)化手術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4-5]。此次研究中,我院將風險管理理念引入高齡髖部骨折患者臨床護理中,結果顯示,B組經此管理后不良護理事件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總概率顯著下降,僅為5.7%,而A組單純接受常規(guī)護理管理高達22.9%;并且B組患者對護理管理內容更滿意,問卷調查顯示的滿意率達到94.3%,充分說明了在高齡髖部骨折患者中推行風險管理的可行性,對改善疾病預后、促進患者康復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將風險管理理念引入高齡髖部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中,護理管理工作更能夠獲得患者的認可,并可明顯減少不良護理事件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章粉連, 朱亞敏. 風險管理在高齡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護理安全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7, 34(7):60-62.
[2]??? 王珊. 風險管理在高齡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護理安全中的應用[J]. 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 2018, 16(3):145-146.
[3]??? 李至紅. 風險管理在高齡髖部骨折護理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中旬刊), 2016,10(7):101-102.
[4]??? 張瑤, 孫麗平, 于巖. 高齡髖部骨折患者護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探討[J]. 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6, 33(2):227-228.
[5]??? 鐘璐斯, 余芬, 周麗園. 高齡髖部骨折護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效果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7, 19(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