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闖 杜志桐
摘 要:房屋建設施工中屋頂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出現問題和紕漏,將會直接影響到房屋的整體施工質量。所以,在房屋的建設中要加強施工的技術管理,選擇合適的房屋屋頂施工技術。本文基于此先對房屋建筑屋頂的主要類型做了簡要介紹,其次對屋頂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從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改善建議。
關鍵詞:房屋屋頂;施工技術;房屋建設
1 平屋頂房屋施工技術要點
1.1材料的選取
房屋屋頂施工材料與屋頂施工技術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性,且施工材料的優(yōu)劣性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房屋屋頂的施工質量,所以,根據房屋屋頂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材料非常重要,確保遵循科學性與適用性原則。
1.2平屋頂檐部的施工設計
檐部施工時房屋屋頂施工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平屋頂的檐部施工技術具體有四個方面。
1.2.1女兒墻構造
女兒墻的構造分為上人和不上人兩種形式。首先使用上人形式的平屋頂一般應做女兒墻,這不僅提高了施工作業(yè)人員的安全性,也對建筑立面起到裝飾作用,女兒墻的高度不得低于1300mm;使用不上人形式的平屋頂最好也做女兒墻,雖然不具有保護施工作業(yè)人員的作用,但可以固定油氈,同樣也對建筑里面有裝飾作用,且女兒墻的高度不得小于800mm。
1.2.2女兒墻厚度選擇
平屋頂女兒墻一般與下部的墻深厚度相同,但是其厚度必須大于240mm。
1.2.3女兒墻高度的選擇
女兒墻的高度要根據施工設計需要進行選擇,確保其滿足消防與抗震設計規(guī)定。如果女兒墻實際高度超出抗震設計規(guī)定,那么應該即時采取措施,一般常用的做法有加錨固定,即將下部構造柱伸至女兒墻壓頂,形成錨固柱。需要注意的是,錨固柱之間的間距要控制在3900mm左右。
1.2.4女兒墻材料
如果建造女兒墻選用的材料為加氣混凝土時,則需要對女兒墻頂部進行壓頂處理,且壓頂寬度應大于女兒墻的厚度,最后壓頂結構應該是內低外高,與平底內部的結構相類似。
1.3平屋頂排水的施工設計
平屋頂頂部較為平坦,排水性能較與坡頂相對較差,所以平屋頂的排水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平屋頂的施工中要設置嚴密的防水層,還要確保屋頂的積水能夠快速的排除,避免積水滲入防水層,對屋頂的防滲漏性能造成影響。通常采取兩種措施使屋頂的積水能夠快速排出:①使雨水從檐口自由流出,需要注意的是雨水直接排除是否會對門窗以及外墻面造成污染。②建造專門的排水設施,例如在屋頂處設置集水斗、雨水管道以及排水口等,使雨水等從排水設施中流出去,這被稱為有組織的內排水。需要注意的是,雨水管的安放必須為均勻相同的兩個排水管,所在的位置要確保在0.5m之內,要把握好排水口與女兒墻之間的距離。此外,防護罩的安裝是必要的,為避免被垃圾等物質堵住造成排水不暢,加罩的高度應以檐溝地面為參考依據,內徑應在75mm之內,水落管與女兒墻的距離直徑應在150mm之內。對于平屋頂的排水坡度也是有限制的,通常橫向坡度在2%,縱向坡度則在1%。
2 坡屋頂房屋施工技術要點
2.1坡屋頂房屋的結構
較與平屋屋頂,坡屋頂在構造和施工技術兩方面較為復雜。坡屋頂兩大結構分別為承重結構與屋面部分。坡屋頂的屋面部分主要包括:掛瓦條、油氈層以及瓦片等;坡屋頂的承重結構則包括多種硬山承重體系,如人字木屋、三角木屋架、鋼木組合屋以及鋼筋混凝土組合屋架等。
2.2坡屋頂屋面的設計施工
2.2.1木屋架布置的選取
關于木屋架布置的選取,首先要根據房屋的實際情況,具體的位置要確保房屋的開間以及平面布局的合適,所布置的木屋架之間的間距宜在3~4m左右。此外,如果房屋之內設有走廊,那么可以充分利用走廊作為中間支點,并合理設置剪刀撐(其跨度應在8~12m之間),同時設置一道垂直支撐,從而確保木屋架安裝以及使用時的穩(wěn)定性良好。此外,如果木屋架跨度過大,那么則需要設置兩道垂直支撐確保穩(wěn)定性。
2.2.2屋面構造
一般的木屋架上部主要是瓦面層,瓦面層主要包括望板、油氈以及掛瓦條等。具體步驟為:當木屋架以及梁等設置好后在其上釘入檁條,待檁條釘好完成后鋪設望板,并在望板上鋪設油氈,固定掛瓦條后就可以進行放置瓦片,當這些工序都完成后,屋面施工也幾乎完成了。此外,在施工中有一些注意事項。首先,在油氈的鋪設過程中,油氈應當與屋檐相互平行,鋪設順序自下而上,且油氈之間的拼接處重合部分不小于10cm。這可以有效的達到防漏效果,避免屋頂施工完成后的漏水情況;順水條的在施工中也需要引起注意,順水條的斷面要滿足24mm×60mm,以確保油氈牢固。順水條的方向也應該與流水方向相一致,這樣雨水在其上可以很順利的排除。此外,在鋪瓦的過程中也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首先,鋪瓦的順序應該從檐口方向向屋脊方向進行鋪設,伸出檐板的瓦片的距離要滿足8cm,瓦片與瓦片之間的重疊部分至少要達到7cm,這也是提高屋頂防滲性能的要求。
2.3坡屋頂天溝以及屋面的防水設計
坡屋頂的防水分為兩種,分別是天溝防水與屋面防水。其中天溝是處于坡屋面的最低處,很容易囤積雨水,所以對天溝處要重點考慮排水工作的實施。具體的做法通常是在天溝的兩側釘上三角形的木條,在木條的上方放置約26塊鐵皮從而形成V型天溝(其深度大約在150mm之內)。坡屋頂的排水性能要優(yōu)于平坡屋頂,但是其在排水方面也要做到科學合理,采用科學的方式做好防水措施。具體做法為:采用油氈在墻上卷,做到卷起的部分要比屋面的高度高約200mm以上,木條首先釘在預先埋好的木磚之上,其次將油氈釘在木條之上。木條上方的墻體用作滴水。最后采用型號為C15的豆石混凝土找到墻和屋面交界處的斜坡,并對斜坡進行抹光和壓實處理。防水施工還要做好維護工作,正確規(guī)范的維護工作可以延緩屋頂老化,增強屋頂的防滲性能,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屋頂施工成本,從而全面提高屋面的防水效果。
3 結束語
房屋建筑屋頂施工是一項復雜的施工過程,對整個房屋施工有著關鍵作用。屋頂施工中要合理的選用坡頂類型,在具體的施工中,要確保各個環(huán)節(jié)按照施工規(guī)范進行,以保證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此外,要加大對屋頂施工技術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以滿足時代變化發(fā)展的需求,促進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健康蓬勃的發(fā)展。
(閆闖身份證號:210124199108021417;杜志桐身份號:
證21018119880523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