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目的:探究血脂檢驗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為80例進行對比研究,其中,4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作為實驗組,單純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全部患者均行血脂檢驗,對比兩組患者的檢驗結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ApoB(載脂蛋白B)、ApoA1(載脂蛋白A1)、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高于對照組,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TC、TG、ApoB、ApoA1、LDL-C、HDL-C可作為判斷糖尿病對患者的冠心病的重要指標,該種檢驗方法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血脂檢驗;冠心??;糖尿?。慌R床診斷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具有終生性,糖尿病患者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發(fā)病率高于健康人學2-4倍,糖尿病會使患者的糖代謝功能紊亂,最終使患者機體內的脂質與蛋白質代謝受到影響,導致高脂血癥的發(fā)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在臨床治療中具有一定困難性,應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并給予針對性治療,可使患者機體的預后得以改善。本文主要對血脂檢驗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影響進行探究,報告內容將在下文中進行詳細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的開始、結束時間為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研究對象選取為80例糖尿病患者,根據(jù)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進行分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40例患者作為實驗組,單純糖尿病組患者40例作為對照組,全部患者均行血脂檢驗。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8例,女性患者為22例,患者的年齡為55-83歲,平均年齡為(69.37±2.61)歲,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為1-6年,平均糖尿病病程為(3.06±0.69)年;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9例,女性患者為21例,患者的年齡為54-84歲,平均年齡為(69.03±2.82)歲,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為1-7年,平均糖尿病病程為(3.35±0.91)年,實驗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于檢驗前一晚8點后禁食、禁水,于次日清晨采集患者肘部靜脈血液進行檢查,此時患者為空腹狀,將采集的血液全部放置于生化促凝管中,使用離心機將血清進行分離,采集血清進行檢驗,使用生化檢驗儀器為貝克曼公司提供型號為AU12700。使用總膽固醇試劑盒進行檢驗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載脂蛋白B、載脂蛋白A1、低密度酯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檢驗。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脂檢驗結果。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計算SPSS17.0軟件處理40例單純糖尿病和4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總膽固醇,三酰甘油、載脂蛋白B、載脂蛋白A1、低密度酯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行t檢驗,當數(shù)據(jù)對比呈現(xiàn)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患者的血脂檢驗結果對比,實驗組患者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載脂蛋白B、載脂蛋白A1、低密度酯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者發(fā)病人群顯著上升,年輕患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發(fā)展,當下臨床中診斷糖尿病的方法較為簡單,通常以糖化血紅蛋白、血糖檢測為主。但臨床中診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困難程度,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高危因素,若患者同時伴有糖尿病則可使患者的內皮細胞受到損害,影響檢測結果。
就糖尿病患者而言,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會使患者的蛋白質糖基化與氧化過程增加,使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得以進一步發(fā)展。糖尿病是誘發(fā)冠心病的關鍵因素,通過血脂檢驗可通過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以及載體蛋白等數(shù)據(jù),反映患者的血脂水平,通過血脂水平檢測可以發(fā)現(xiàn)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載脂蛋白B,載脂蛋白A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較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顯著較低。
綜上所述,血脂檢驗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許玲玉,李清楚,康志強,et al.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檢驗結果分析[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3(6):829-829.
[2]陳玉宏,韓剛.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檢驗的結果研究[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1).
[3]賀春霞,楊晶晶,袁美錦. 門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BDNF變化、血脂檢驗及行PCI治療觀察[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16):1921-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