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杰
摘要:目的:評價分析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微生物檢驗對于疾病預防以及診斷治療的影響。方法:選取來我院接受診療的尿路感染患者68例為調查研究主體,依據不同的檢驗方法劃分成兩組,給予對照組行常規(guī)檢驗和抗生素治療,給予觀察組行微生物檢驗,并根據結果對癥給予抗生素治療,比較評價兩組的診斷結果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顯著比對照組更高,P<0.05;兩組治療后的感染情況相比,觀察組的重度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對比結果P<0.05。結論:采用微生物檢驗尿路感染患者的診斷準確率高,臨床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合適的抗生素治療,能確保感染程度得到緩解。
關鍵詞:尿路感染;微生物檢驗;疾病預防;診斷價值
臨床疾病治療中很多住院患者最容易發(fā)生院內感染,如化學藥物、放射治療和介入治療等,均會導致大量耐菌株產生,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院內感染中尿路感染極為常見,臨床對于此病癥多采用微生物檢驗,通過檢查尿液中的病菌,分析其致病原因,能更好的為臨床提供可靠、安全的治療措施。本文研究中將對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進行研究統(tǒng)計,對其采用不同的檢驗方式進行對比分析,旨在探討微生物檢驗在疾病預防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及方法,詳細內容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7年6月~2018年12月為病例資料的收集時間,選取68例在我院接受診療的尿路感染患者的資料進行調查分析,按照不同的檢驗方式進行分組,34例對照組中男性:女性為19:15例,年齡范圍30~77歲,平均(53.21±4.79)歲,住院天數:4~19d,平均(11.26±2.97)d;34例觀察組中男性:女性為20:14例,年齡范圍30~77歲,平均(53.21±4.79)歲,住院天數:4~19d,平均(11.26±2.97)d。兩組資料的對比差異不突出,P>0.05。所有患者均能確診為尿路感染,無惡性腫瘤、無重癥感染疾病以及無抗生素感染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檢驗,檢驗后給予抗生素進行治療,觀察組行微生物檢驗,具體檢驗方法是:叮囑患者取空腹清晨的中段尿,將尿液拿去送檢,化檢尿液中的致病菌,采取細菌鑒定和藥敏試驗檢查,首先對致病菌進行分純,尿液中的細菌鑒定使用革蘭氏陰性菌鑒定卡GN,致病菌采用藥敏鑒定卡檢驗,尿液檢測完后,對患者進行耐藥性實驗,通過K-B法確定致病菌的耐藥性,根據檢驗結果給予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療[1-2]。
1.3觀察指標
治療評價標準:顯效:患者的臨床病癥完全消失,其感染致病菌明顯消失90%;有效: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其致病菌50%已消失;無效:臨床病癥未得到好轉,其致病菌消除了30%。感染程度:輕度:尿痛、尿急、尿不盡現象偶爾發(fā)生,尿液檢測有少量血尿和細菌尿;中度:腰部酸痛,明顯有尿急、尿痛癥狀,尿液檢測明顯看到有血尿、氣尿和細菌尿;重度:尿液檢測經常出現氣尿和血尿、細菌尿,患者存在嚴重的腰痛癥狀。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統(tǒng)計對比用SPSS23.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算,用t檢驗的是計量資料(n,%)的結果,用X2檢驗的是計數資料((±s)的結果,P<0.05統(tǒng)計差異顯著。
2結果
2.1 診斷結果
觀察組方式檢驗后的準確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對比差異P<0.05,詳見表1。
2.2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3 感染情況
觀察組治療后的重度感染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果P<0.05,見下表3。
3討論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病癥,主要是指尿路上皮細胞遭受細菌侵入后引發(fā)的一種炎癥反應,臨床可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發(fā)病后患者主要表現為尿急、尿頻和尿不盡,甚至出現尿痛和血尿癥狀,為及早預防疾病,減輕患者的感染程度,實施有效的診斷技術很關鍵。
微生物檢驗的作用是有效分析并協(xié)調致病菌、感染途徑和易感人群的關系,通過微生物檢驗能明確滅菌的方法,保證醫(yī)院的衛(wèi)生達到合格標準,根據檢驗結果使得醫(yī)院能制定出科學的感染控制措施,通過抗生素消除大量致病菌,根據其病菌來源直接切斷感染傳播途徑[3]。本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的診斷準確率比對照組高,其重度感染率(14.71%)低于對照組(35.29%),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4.12%)遠遠高于對照組(73.53%),對比差異大(P<0.05)。說明微生物檢驗后能指導臨床更合理、科學的使用抗生素,保證患者的病癥得到良好緩解,促使其安全康復治療。
綜合上述,在尿路感染患者診療中應用微生物檢驗具有極高的準確率,能指導臨床盡早預防疾病,采取正確的治療措施幫助患者減輕感染。
參考文獻::
[1]陳宇.微生物檢驗在尿路感染預防和診斷治療中的作用[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7,6(3):615-617.
[2]王興華.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預防和診斷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7,34(5):502-503.
[3]唐凱.進行微生物檢驗在尿路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15(8):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