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武
一、做班主任,要有熱心
當我接手一個新班,首先做的是“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工作。了解的范圍很廣泛,包括學生的思想品質(zhì)、學業(yè)成績、興趣愛好、才能特長、性格特征、家庭狀況等。了解的方法有:(1)觀察了解。包括課內(nèi)課外、校內(nèi)校外,有可能接觸的機會都深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打成一片,和他們交知心朋友。(2)研究書面材料。學生的登記表、學籍卡、學生手冊、作業(yè)本、試卷、周記等。這里面都記載和反映了學生的基本情況。(3)調(diào)查訪問。包括向?qū)W生、教師、家長、社會上有關人員調(diào)查訪問。(4)深入談話。在上面的觀察、研究、調(diào)查訪問中,就可以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我就把他們按不同的標準劃分為幾個類別:(1)按家庭狀況分,有些是經(jīng)濟充裕的幸運兒,也有些是經(jīng)濟拮據(jù)的失落者;(2)從學生操行分,有優(yōu)良、有落后;有品德純潔者、也有思想復雜者;(3)從性格特點分,有好動者、有好靜者,有外向者、也有內(nèi)向者,有力求上進的、也有甘居中游的。諸如此類,不一而同。談話是了解研究學生的最后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容易做到有的放矢,從而達到推心置腹的地步。學生會覺得你是一個熱心人,能給他們溫暖,從而他們把你當親人看待,他們有話敢說,有意見敢提。師生關系融洽了,這是開展班級工作的一個良好開端。
二、做班主任,要有關心
幫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也就是把熱心落實在行動上。如學生陳心怡同學,她早已父母雙亡,三個哥哥也失去了兩個,因而她很小就失去了母愛,家庭經(jīng)濟又極度困難。她本人六年級患上了病。這期間,我省吃儉用來資助她,在我的帶動下,我班的全體學生,給捐款,并給她寫了慰問信。這雖然是自發(fā)的行動,但在我們班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首先增強了小陳的治病信心,她讀著同學們那熱情洋溢的慰問信,不禁淚如泉涌。她不無感激地說:“我雖然父母早亡,但老師的關心勝于父母,我雖然失去了兩位哥哥,但同學們比親兄妹還要親。”我與同學們的行動去掉了她輟學的念頭,也去掉了她性格上的冷漠感。這一活動,也使我班全體同學無形中受到了一次共產(chǎn)主義思想品德的教育。他們都感到在這樣的班級中無比溫暖。從此,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蔚然成風,全班擰成了一股繩,成為一個堅強的集體。學生們對老師也很信懶和尊敬,他們畢業(yè)后不少人來信說“你是我知識上的老師,生活上的父母,情感上的摯友。…你的人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p>
三、做班主任,要有誠心
對待學生必須誠心誠意。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我接手的15屆學生勞小軍同學,在五年級時他已與原班主任鬧到敵對情緒,班級工作已無法開展。我接班后,不管是班會課或是找他們個別談話,都實事求是地擺出他們的優(yōu)缺點,引導他們對學習目的、態(tài)度的深入認識。在對老師的態(tài)度方面,引導他們將心比心,從中比出師生間應如何正確地相互對待。在選班干、評先進過程中,也是這樣,一步一步引導,使他們認識應選什么人??傊?,學生的過錯,讓他們自己說,這樣的行為是不是錯了。學校下達的任務,讓他們自己說,應不應完成,怎樣完成,收繳的各種作業(yè),讓他們自己說,應不應交,早交還是遲交好。這樣的好處是:在開展任何一種工作中,都使學生口服心服,部分在過去不服老師管的學生不無感嘆地說:“這樣的班主任,我們服!
四、做班主任,要有耐心
所謂耐心,就是忍耐,不許粗暴。要等待,允許學生在思想轉(zhuǎn)變中的反復,充分認思想工作的艱苦性和長期性。特別學困生,他們在心理上大多已形成了一種惰性,一種消極的行為習慣傾向,即懶惰、松懈,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這種行為習慣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我根據(jù)他們各自掌握知識的程度,不同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個性特征因材施教,引導他們,提高其學習熱情,使他們聽得進,聽得懂,聽得有味,才能有收獲、有長進。例如:在工作中,我進行“分層教學,以好幫差,以好促差”的教學嘗試,先把后進生按各自情況分為若干類,分別進行查漏補缺,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要求他們給自己定一個力所能及的目標。分數(shù)不一定很高,但要求在發(fā)展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哪怕是反復也好(比如;第一次40分,第二次60分,第三次50分,實際上,他經(jīng)過反復已前進了10分)。不要計較其進步大小,持之以恒,不怕反復,目標確定了,接下去就是給他們進行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輔導,幫助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不足,對癥下藥。當他們“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有味”時,說明他們的上進心壓倒了以前的惰性,消除了心理上的障礙,踏上了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突破了惰性的束縛。這時我有意識地給予鼓勵,要求他們以勤彌補不足,使他們知道“妙手并非天成,天才出自勤奮”,并注意交方法、交規(guī)律。當他們達到了第一個目標時,再鼓勵他們制訂更高的目標,逐漸縮小與中、上層學生的差距,就會達到提高他們的目的。
五、做班主任,要有上進心
包括班集體的上進心和班主任的上進心。如果一個班級在學校的各項評比競賽中,次次都處在最后的位置,那么這個班的學生的情緒將如何呢?相反,如果這個班在上述的各項活動中,很多時候都受到表揚、獎勵,那么,他們的精神面貌又將如何呢?這是不言而喻的。前者可使學生悲觀失望,后者可使學生奮發(fā)向上。給學生帶來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還在于班主任個人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班主任本身萎靡不振、工作怠慢。那么,他休想帶領自己的班闖入先進行列。相反,如果班主任本身積極進取,樣樣工作都得到領導或上級的表揚獎勵,他的學生也一定會在他的影響下奮發(fā)向上,從而,就不愁學生不聽你的話了。這師生之間,上進心與工作成績之間,是一種相互聯(lián)系的辯證關系。老師先進,直接影響了班級級先進,更增強了老師的信心;有了上進心,工作才會有成績;工作有成績,更激發(fā)了上進心。
以上幾種“心”,歸結起來是一種愛心。這充分顯示了一個教育工作者對黨的教育事業(yè)的熱愛。這愛是育人的,它可孕育出更多更美的祖國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