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凱
摘要:本文簡要論述:為什么早晨太陽看起來較大,中午看起來較小以及早晨感覺涼爽,中午感覺較熱的原因。
關(guān)鍵詞:參照物;能量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日:“我一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是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則大乎?”
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日:“孰為汝多知乎!”
一個孩子認(rèn)為,太陽剛升起(即早晨)距離地球近,而中午距離觀察者遠,因為早晨太陽看起來較大些(大如車蓋),中午看起來較小一些(如盤盂),所依據(jù)是近大遠小。
另一個孩子認(rèn)為,太陽早晨距離觀察者遠,而中午距離觀察者近些,因為早晨感覺涼爽(滄滄涼涼),中午感覺較熱一些(如探湯)。所依據(jù)是:接近感覺熱,遠離感覺涼爽。
孔子不能判斷其對錯。
為此,我對古人提出的問題談點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首先,關(guān)于一日之中,太陽距離地球遠近問題的分析: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360度,所需時間為一年(約365日),公轉(zhuǎn)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軌道,地球公轉(zhuǎn)平均角速度為每天1度,且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一日之中,轉(zhuǎn)過1度的地球可以認(rèn)為是近似不動。所以由人眼觀察太陽和地球問的距離,一日內(nèi)可以認(rèn)為是不變的。因此兩小孩關(guān)于早晨和中午太陽距離地球遠近問題的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
其次,為什么早晨太陽看起來較大而中午較小一些?
一方面因為人們早晨觀察太陽時,潛意識會以地球表面附近的樹木或房屋為參照物做比較,因此與較小物體相比時,太陽看起來稍大些;中午太陽在空中無任何參照物,由于天空漫無邊際,與較大物體(天空)做比較,因此看起來較小一些。
如圖:有兩直徑相同的實心圓A,B。與其旁邊較小的圓相比,看起來較大;與其旁邊較大的圓相比,看起來較小。
另一方面,太陽光從太空中向地球傳播時,地球周圍有一層厚厚的空氣層(即大氣層)會令其發(fā)生折射,我們知道,大氣層在地球表面附近密度大,離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氣越稀薄,密度越小。早晨,光從水平方向入射時,在大氣層處發(fā)生偏折,且偏折角度較大,人們所看見的太陽是進入人眼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所形成的虛像,像比實際物體稍大一些。如圖:
中午幾乎垂直入射,因此幾乎不發(fā)生偏折現(xiàn)象,所看到的太陽與實際太陽大小相同,所以與早晨相比,看起來稍小一些,如圖:
上述兩方面的結(jié)果就是:“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的原因。
再次為什么早晨感覺涼爽,中午感覺熱呢?
早晨感覺溫度低、涼爽,是下面兩個原因綜合的結(jié)果:第一、早晨太陽光是斜射到地球表面,因此太陽輻射到達地表的能量較小,所以地表所能吸收到的太陽輻射能量也較小,所以早晨溫度低;第二、地球一方面吸收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同時又向太空輻射本身所儲存的能量。前一整個晚上,太陽消失了,同一位置處,地球沒有吸收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但是會將上一白天所儲存的能量,在整個晚上純粹向太空輻射,經(jīng)過一晚上能量的散失,早晨地表溫度最低,所以早晨感覺涼爽。
中午感覺溫度高,天氣熱,也是兩個原因的綜合結(jié)果。第一、相對早晨,中午太陽光垂直入射,太陽光輻射能量大,地表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能量;第二、白天地球在吸收能量的同時又向太空釋放能量,但吸收的能量多于所釋放的能量。經(jīng)過前半天,地球所吸收儲存的太陽輻射能量越積累越多,地表溫度會越來越高,到達中午,地表溫度最高,因此,感覺天氣熱如探湯。
這就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的原因。
綜上簡要分析了兩小兒辯日中關(guān)于太陽距離地球遠近的問題;同時分析了為什么日初出大如車蓋,日中如盤盂和曰初出滄滄涼涼,日中如探湯的原因,孔子若是明白,應(yīng)如上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