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快報》10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在21世紀的驚人崛起使北京成為遠比印度更吸引尼泊爾的伙伴最近,中國領導人訪問加德滿都,印度、中國和尼泊爾之間變化的關系成為焦點。有一種新看法是,印度失去對尼泊爾的“霸權”。然而,這種看法本身是基于有問題的假設。尼泊爾的地緣政治是復雜的,印度在尼泊爾的霸權或支配地位有些言過其實。
尼泊爾與中國和印度均有著密切的文明關系,其地緣政治也受到這兩個鄰國的影響。20世紀中葉后,印度艱難維持從英國統(tǒng)治時期繼承下來的在尼泊爾的支配地位。喜馬拉雅山北面出現(xiàn)了一個強國,這對印度在尼泊爾的獨享“勢力范圍”構(gòu)成挑戰(zhàn)。對于尼泊爾來說,中國在21世紀的驚人崛起使其成為遠比印度更吸引人的伙伴。
表面上看,加德滿都至少有3種可能選擇:其一是對與印度和中國關系保持中立和對稱;其二是認定與中國發(fā)展特殊的關系比與印度的關系更有價值;其三可以繼續(xù)維持動態(tài)平衡的政策,充分利用與中國和印度往來的機遇。
如果尼泊爾選擇嚴格的對稱戰(zhàn)略,那就不得不把與印度的開放邊界變成封閉的,就像其與中國接壤的北部邊界一樣。如果加德滿都周密考慮后倒向
中國,就將會失去其與印度關系所享有的特權。尼泊爾的自主選擇還涉及評估加強與北京安全伙伴關系后印方的反制措施。第三種選擇涉及將對印關系升級到當代水平,擴大與中國的關系,充分照顧到兩國的各自關切。尼泊爾人常說要變成印中兩國的“橋梁”。至于充當橋梁在經(jīng)濟、政治和安全上會有什么影響,則仍然有待考慮。
對于印度來說,是時候停止抱怨中國在尼泊爾影響不斷擴大,或哀嘆失去在尼泊爾所謂的支配地位了。德里從英國殖民統(tǒng)治時期繼承而來的保護關系是絕不會長久的,那種在戰(zhàn)略上對尼泊爾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也是如此。印度聲稱知道什么對尼泊爾好,沒有什么比這更能惹怒加德滿都的精英了。▲(作者拉賈·莫汗,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