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芬
摘要:蘇天賜的油畫藝術特征受林風眠“調和論”思想的影響,并在油畫時代性特征上進行不斷嘗試和探索。在人物創(chuàng)作方面,他將中國道釋壁畫及西方波提切粒、莫迪里阿尼等大師的作品融入自己的造型特征中,進而更加深刻地表現(xiàn)東方人的神韻和氣質;在風景創(chuàng)作方面,他將中國江南風景題材作為創(chuàng)作內核,并加入中國畫線條、筆墨和意境等繪畫技巧,滲透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理念,將中國民間傳統(tǒng)用色規(guī)律糅合其中,增添了作品的西方現(xiàn)代派美術的形式感,最終形成自身獨具東方審美特點的繪畫藝術風格。本文從蘇天賜油畫藝術時代性的具體內涵與價值出發(fā),以此來更好地了解蘇天賜的油畫藝術風格,也希望對當下油畫創(chuàng)作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蘇天賜;油畫藝術;時代性
蘇天賜油畫的時代性特征極其明顯,研究蘇天賜油畫藝術時代性的內涵、具體體現(xiàn)、特點、價值和意義,對于現(xiàn)如今中國油畫創(chuàng)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向,對于中國特色的油畫發(fā)展具有積極影響。蘇天賜一生經歷了中國大變遷的主要時代,其油畫作品中的時代性特征也是必然體現(xiàn)。隨著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快速發(fā)展,藝術領域的探究顯得尤為重要,蘇天賜油畫藝術時代性特征的研究也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的必要之舉。
一、油畫中的時代性
通常說的油畫時代性指的是油畫創(chuàng)作應與時代相結合,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這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是放在特定歷史環(huán)境下來談的一個問題,既不同于過往和將來,又與過往和將來具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從縱向的角度來觀察。油畫時代性特征蘊含了對歷史的反思與總結,也是對現(xiàn)實的鞭策與審視,更是對未來的期盼與憧憬;從橫向的角度來觀察,油畫時代性特征指將本民族的油畫藝術與其他國家相比較,并從外部環(huán)境分析當下的意識,從而起到吸納和借鑒的作用。
二、蘇天賜油畫時代性在其創(chuàng)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
(一)繪畫內容上的時代性體現(xiàn)
藝術創(chuàng)作是在一定時代下形成的,受社會環(huán)境與人文因素等客觀條件的制約和影響,因此,在某一時代下創(chuàng)作的作品必將帶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和民族印記。蘇天賜出生于混亂的軍閥時期,經歷了抗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改革開放至今。他的一生飽經滄桑,也增添了其作品的時代性,在混亂時期的油畫作品則較少,主要作品集中在他的后半生,而且其在不同時期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內容也一度更迭。其中,以其人物畫最為典型,新中國成立前和建國初期的作品有《黑色女像》、《藍衣女像》;大躍進時期創(chuàng)作了以服務“革命”為目的的作品《女社員》;再到后來的《蘇北姑娘》和《江南秋樹》;以及創(chuàng)作的《蘇北老農》系列;最后是改革開放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藤椅上的女人體》、《斜依的人體》,由此觀之,蘇天賜的油畫作品無不帶有時代的烙印。
(二)繪畫表現(xiàn)手法和表現(xiàn)形式上的時代性體現(xiàn)
繪畫表現(xiàn)手法和表現(xiàn)形式上的時代性主要從與傳統(tǒng)相對比的角度來談,在同一時間跨度上的時代性特征,即作品中現(xiàn)代性的體現(xiàn)。在林風眠“調和論”理念的影響下,蘇天賜具有獨到的眼光,積極汲取西方現(xiàn)代美術的養(yǎng)料,從而達到豐富自己創(chuàng)作語言的目的,使其作品具有再現(xiàn)性符號和表現(xiàn)性符號兩種成分。再現(xiàn)性符號指的是由于外部形象與被反映的對象比較類似,進而成為被反映對象的代替物,以取得符號的意義;表現(xiàn)性符號指的是由于外部形象與被表現(xiàn)者的思想情感具有“異質同構”的關系,進而達到為借喻的目的。蘇天賜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點、線、面以及色塊等表象性符號。諸如此類的符號是其以具象的形式對藝術語言進行概括與提煉。比如他的人物作品中的造型常常讓人想起馬蒂斯的影子,人物雙手又帶有莫迪里阿尼的印記;油畫風景如《修篁臨水》、《皖南秋色》、《雨后秋江》以及《雪豹》等作品中經常會看到抽象性的詞匯,其簡潔性給人一種意味深長的形式美感,這與西方油畫中“再現(xiàn)性”真實美感不同,這些抽象性的詞匯帶有濃厚的現(xiàn)代氣息。
三、蘇天賜油畫藝術時代性的特點
(一)時代性所蘊含的審美觀
蘇天賜油畫作品并不以傳統(tǒng)的“像或不像”來評定其美感,這是一種運用于西方現(xiàn)代美術作品的審美觀念。蘇天賜學習并借鑒了西方現(xiàn)代美術審美取向,使得其油畫作品中散發(fā)著濃郁的時代氣息。以其靜物畫為例,在色彩的運用上非常注重補色的對比與和諧;在透視的運用上,勇于打破既有的觀察視角,更多地追求平面化的形式美感;在組織畫面的布局上,善于運用幾何式構圖原則,強調方圓、虛實、動靜的對比,追求畫面的和諧美,講究的是藝術構成中的幾何秩序,而且處理方式也是極其含蓄和低調,散發(fā)著韻致和裝飾性的感染力。蘇天賜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形象突出、構圖獨特,敢于表現(xiàn)自己,他的作品更加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心理。蘇天賜油畫風景作品借鑒了西方抽象繪畫的表現(xiàn)手法,畫面中由抽象的色塊和線條構成,彰顯著強烈的裝飾美感和意味。抽象是一種相對具象而言的概念,由多種事物提煉出其共同特征,進而綜合分析出新的概念,也就是抽象。
(二)時代性中所包含的元素和符號
現(xiàn)代藝術性質最突出的特定是其分析性,也就是說將藝術作品中的多種因素提取出來,諸如線條、色彩、體面、空間等,然后藝術出創(chuàng)作者將某一因素獨立開來進行分析,進而突出自己的藝術風格。蘇天賜油畫中的時代性特征在色彩處理和構圖手法的運用比較突出,以抽象畫派代表康定斯基為例,他認為繪畫是形象與色彩的組合,是心情的一種表征,并非物象的再現(xiàn)。色彩的審美特征是比較突出的,具有表情性,能夠為鑒賞者傳達一定的情感意味,傳達出能夠引動人的情感反映的信息,如紅色代表熱烈和興奮,綠色代表平靜和穩(wěn)定,藍色代表抑郁和悲哀,黃色明朗和歡樂等等。事物的形體同樣也可以傳遞物體情況和情感意味的信息。但是相比較而言,在提供物體情況的信息方面,形體相比于色彩會更為有效。此外,蘇天賜油畫還有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那便是吸收并借鑒野獸派對畫面平面化的處理手法,并且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不僅打破了焦點透視的視覺規(guī)律,而且還弱化了繪畫對象體塊關系的摹寫,大都采用平涂固有色的處理手法,同時也去除了客觀物象的光影描寫,弱化了物體的冷暖對比,如其作品《春娟》,整個畫面中花瓶是平視的,而桌面卻是俯視的視角,從觀賞者的角度來看,桌子和花瓶處于同一垂直的水平面上。此外,花瓶運用的色彩是白色,運用平涂的表現(xiàn)手法,削弱了體積感,淡化了對光影和冷暖的描繪,整個畫給人以強烈的裝飾感和形式感。
四、蘇天賜油畫時代性的價值和意義
蘇天賜的油畫創(chuàng)作理論和實踐皆以中國審美體系為導向。首先,他的油畫風景作品中蘊含著一種中國南山派山水畫中的空靈與婉約的氣質,給鑒賞者以身臨其境之感;其次,其作品所體現(xiàn)出的線條具有東方韻味,體現(xiàn)著中國寫意畫線條的韻致,帶有工筆繪畫虛實結合的特點。另外,其作品的構圖方式以及用色特點等方面,都體現(xiàn)著中國民眾的審美情趣。蘇先生早期及中晚期的作品,無不彰顯著其對繪畫創(chuàng)作的探索。尤其在其后期作品中的體現(xiàn)更為明顯,其作品中抽象特征的繪畫語言符號具有一種特殊的形式美感,其油畫作品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作精神可見一斑。公元五世紀,我國謝赫在其《古畫品錄》中指出:“古今獨立,皆創(chuàng)新意,動筆新奇,師心獨見,跨邁流俗”等等,旨在批評一些畫家“志守師法,更無新意,述而不作,非畫所先?!笨梢?,藝術作品應追求新意,油畫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精神也必不可少。
當下我國油畫界在油畫時代性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日漸深入,努力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油畫是每一位油畫創(chuàng)作者的追求。蘇天賜先生對油畫時代性特征的探索歷程也為當下中國油畫創(chuàng)作者一定的啟示。新時代下,中國油畫創(chuàng)作者應在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情的基礎上,在油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加入時代特征。油畫的時代性特征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關于此話題,油畫界也存在著爭議,也沒有硬性的評定條框來界定這一特征,這在某種程度上給予了油畫創(chuàng)作者一定的自由空間和發(fā)展方向。自油畫傳入中國以來,其也就經歷著被民族化與時代化的過程。不同的歷史時期有其特有的歷史環(huán)境和人文特點,不同的歷史印記使得油畫必然呈現(xiàn)不同的時代特征。尤其是中國現(xiàn)當代油畫更是經歷了坎坷的曲折歷程,從抗戰(zhàn)時期到解放初期,再從建國時期進而到改革開放至今,在幾代油畫工作者的努力下,其被作了不同的詮釋和探索。
另外,油畫的時代性特征不應僅苑囿于技法層面上,更多地應在精神層面有所體現(xiàn)。蘇先生的油畫作品,無論是人物,或是靜物和風景,均充斥著一種東方的靈動美與神韻美,富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其油畫作品所彰顯的中國江南人文精神,是中國大眾審美情趣的重要體現(xiàn),蘊含著西方現(xiàn)代主義油畫作品的形式美。我們通過鑒賞蘇天賜的作品,能夠從中感悟到其深厚的個人藝術修養(yǎng)以及繪畫功底,其成熟的繪畫風格,也是現(xiàn)代油畫創(chuàng)作者需要借鑒和學習的重要內容。
五、結束語
對蘇天賜油畫藝術時代性特征的探究具有現(xiàn)實意義。在當下中國油畫界,更應該重視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與中國特色的融合,在作品中加入時代特征,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才賦有靈魂。此外,油畫的時代性特征也不應僅關注技法層面,更應該從精神層面剖析。蘇天賜油畫作品無論是從人物、風景、靜圖等方面,無不充斥著東方的靈動美與神韻美,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真正的中國油畫藝術作品,不僅僅在于其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內容是否具有時代性,而是作品內涵是否表達了時代精神,是否用時代精神的視角去觀察客觀事物。同時我們要以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油畫創(chuàng)作這一過程,在深入研究傳統(tǒng)繪畫精髓的基礎上,汲取西方油畫優(yōu)秀的繪畫元素,從而創(chuàng)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繪畫作品。
參考文獻:
[1]于勇.中西融合[D].海南師范大學,2013.
[2]孫輝.蘇天賜油畫藝術的民族性與時代性[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
[3]蘇天賜.蘇天賜信步與回眸-蘇天賜藝術歷程油畫展畫冊前言.中國香港:王朝文化出版社,2002.
[4]熊秉明.西方的繽紛東方的空靈—談談蘇天賜的畫[M].北京:中國美術家,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