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冰杰 楊彩梅
子癇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種多系統(tǒng)疾病,在妊娠20周后以高血壓、臟器功能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1]。該病是導致母兒患病率、病死率升高的產(chǎn)科主要疾病之一,特別是重度子癇前期可累及母體多個器官和系統(tǒng),可導致孕婦肺衰竭、肝衰竭、腎衰竭、腦血管意外、昏迷、心力衰竭等[2];并且其也可導致胎兒生長受限等,甚至出現(xiàn)新生兒窒息、死亡等情況[3]。當前臨床上正在從各方面分析重度子癇前期的發(fā)病機制,希望為早期預防與診治該病提供參考。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氧化應激損傷在子癇前期的發(fā)病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對孕婦氧化和抗氧化系統(tǒng)平衡進行評估有助于子癇前期的早期診斷,特別是子癇前期孕婦胎盤缺血、缺氧嚴重,主要表現(xiàn)為抗氧化物質降低和促氧化物質增加,補充抗氧化劑可預防子癇前期的發(fā)生與發(fā)展[4]。
血清總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是反映機體氧化應激損傷的重要傳統(tǒng)指標[5]?;|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26種基質金屬蛋白酶中的一種蛋白酶,可使滋養(yǎng)細胞侵入細胞外基質,促使正常妊娠的血管重塑[6]。胎盤生長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是一種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在子癇前期氧化應激損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7]。維生素E 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yǎng)元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在保障胎兒生長發(fā)育與維持正常妊娠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8]。本研究探討了孕婦血清維生素E、氧化應激損傷指標與子癇前期的相關性,以明確子癇前期的發(fā)生機制?,F(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研究對象:本研究得到了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順義醫(yī)院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的批準,兩組入選者都知情同意本研究,研究時間為2016年2月~2018年12月。(1)病例組:選擇住院分娩的子癇前期孕婦125例,符合國際妊娠期高血壓病研究協(xié)會的子癇前期診斷標準[孕20周后出現(xiàn)收縮壓≥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張壓≥90mmHg],其中輕度95例,重度30例[輕度子癇前期:現(xiàn)血壓≥140/90mmHg,可伴有上腹部不適、頭痛等癥狀。重度子癇前期:至少1種臨床癥狀或體征者:收縮壓≥160~180mmHg或舒張壓≥110mmHg;肝細胞功能障礙,血清轉氨酶至少升高≥2倍;24h尿蛋白>2.0g或隨機尿蛋白(+++)以上]。(2)對照組:同期選擇孕期健康和血壓正常的孕婦125例。(3)兩組入選標準:單胎妊娠;孕期24~30周;隨訪中能夠提供研究所需的基本信息。排除標準:胎兒結構畸形;胎膜早破;孕期患心臟、肝臟、肺、腎臟等重要臟器疾病及良性腫瘤;子宮先天性發(fā)育畸形;胎盤異常。
2.血清學指標檢測:檢測兩組孕婦的空腹外周靜脈血4~5ml,靜置30min后離心4000r/min后取上層血清,-20℃低溫下避光儲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血清MMP-9、PLGF含量,采用日本日立71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MDA和T-AOC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質譜檢測技術測定血清維生素E的含量。MMP-9、PLGF檢測試劑盒購于上海森雄科技實業(yè)有限公司,MDA和T-AOC檢測試劑盒購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維生素E檢測試劑盒購于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維生素E缺乏:<5mg/L;維生素E正常:5~20mg/L;維生素E過量>20mg/L。
3.臨床資料調查:除了上述指標,記錄所有孕婦檢測時的年齡、孕周、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血糖(FBG)、血壓、孕次、產(chǎn)次等指標。
1.一般資料比較:兩組孕婦的孕周、孕次、產(chǎn)次、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例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2.血糖與血脂指標比較:病例組的FBG、TG、TC、LDL-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HDL-C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血糖與血脂指標比較
病例組的血清維生素E、T-AOC、MMP-9、PLGF含量都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學指標比較
3.維生素E缺乏率比較:病例組的維生素E缺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維生素E缺乏率比較[n(%)]
4.相關性分析:在病例組中,Pearson相關分析血清維生素E含量與FBG、TG、T-AOC、MMP-9、PLGF水平都呈現(xiàn)相關性(P<0.05),詳見表5。
表5 子癇前期孕婦血清維生素E含量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n=125)
5.影響因素分析:在病例組中,以維生素E缺乏作為因變量,以調查的資料作為自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FPG、T-AOC、MMP-9、PLGF為導致子癇前期孕婦維生素E缺乏的主要因素(P<0.05),詳見表6。
表6 影響子癇前期孕婦維生素E缺乏的因素(n=125)
子癇前期在我國的發(fā)生率約為1.5%,可嚴重威脅母兒健康[9]。當前該疾病的確切病因和發(fā)病機制依然不明確,而反映孕婦病情狀況的某些血液學指標可有效預測預后,也可為改善該病的結局提供參考。已有研究顯示子癇前期的發(fā)生與遺傳、氧化應激、環(huán)境、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有關,特別是孕婦普遍存在全身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或激活的病理改變,可引起全身各臟器功能受損,導致血液因此呈高凝狀態(tài),從而嚴重影響母嬰的健康[10]。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例組的FBG、TG、TC、LDL-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子癇前期孕婦普遍存在糖脂代謝異常。
氧化應激反應是子癇前期基本的病理生理改變,其可累及母體多個器官和系統(tǒng),并導致胎兒缺氧、生長發(fā)育受限[11]。在環(huán)境、遺傳、免疫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子宮螺旋動脈重塑不足、胎盤血流灌注減少、缺氧及氧化應激等都可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誘發(fā)氧化應激反應,最終發(fā)展為子癇前期[12]。在正常妊娠時,氧化應激的底物增加,同時抗氧化物質增加。但子癇前期孕婦體內氧化系統(tǒng)和抗氧化系統(tǒng)平衡失調,氧化物質增加,抗氧化物質減少。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例組的血清維生素E、T-AOC、MMP-9、PLGF含量都顯著低于對照組。T-AOC是細胞膜脂質過氧化重要產(chǎn)物,作為評價體內氧化應激常用參數(shù),可間接了解子癇前期孕婦內皮細胞受損程度[13]。MMP-9在胚胎植入、子宮螺旋動脈重塑、胎盤形成等發(fā)揮重要作用。生理條件下,PLGF可刺激妊娠早期滋養(yǎng)細胞的增殖、遷移,對滋養(yǎng)細胞凋亡有保護性作用,有利于正常妊娠胎盤形成和發(fā)育。MMP-9表達量不足可導致滋養(yǎng)細胞侵入不足,胎盤絨毛間隙血流灌注減低,絨毛細胞缺血、缺氧,使得全身細小動脈發(fā)生痙攣,從而出現(xiàn)子癇前期臨床癥狀[14]。
維生素E是促進人體物質代謝重要的脂溶性微量營養(yǎng)素,其缺乏會導致身體異常。正常濃度的維生素E能夠促進胚胎的發(fā)育,其缺乏不利于胚胎的發(fā)育,可能會出現(xiàn)胎兒發(fā)育不良等[15]。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例組的維生素E缺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從機制上分析,維生素E 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維生素E缺乏可導致機體抗氧化能力下降,導致巨噬細胞泡沫化,進而形成血管內粥樣斑塊,進一步加重了胎盤的缺血、缺氧,誘發(fā)子癇前期的形成[16]。
目前子癇前期的發(fā)生目前普遍傾向“兩階段學說”,多種胎盤因子并進入母體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系統(tǒng)性氧化應激作用;而孕婦抗氧化能力的降低也可增加子癇前期的風險。有研究表明或許是由于子癇前期孕婦自身對氧化應激易感性強[17]。也有研究顯示子癇前期孕婦血清維生素E 水平低于健康孕婦,當隨著膳食和維生素E 補充劑的干預,孕婦血清E水平呈上升趨勢,表明孕婦血清維生素E水平與子癇前期發(fā)病具有顯著相關性[18]。本研究Pearson相關分析子癇前期孕婦的血清維生素E含量與FBG、TG、T-AOC、MMP-9、PLGF水平都呈現(xiàn)相關性;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FPG、MMP-9、PLGF為導致子癇前期孕婦維生素E缺乏的主要因素。MMP-9、PLGF表達下降,限制了滋養(yǎng)層細胞的浸潤能力,導致維生素E水平下降,從而影響胎盤和胎兒的發(fā)育。T-AOC下降也可導致局部細胞炎性反應的不斷增強,使胎盤局部出現(xiàn)氧化應激,促使機體血糖水平增加,同時導致血管的內皮受損,可導致維生素E缺乏[19,20]。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樣本數(shù)量比較少,各指標之間的關系還有待于深入分析。
綜上所述,子癇前期孕婦血清維生素E普遍呈現(xiàn)缺乏狀態(tài),可通過調控糖脂代謝、氧化應激等途徑參與子癇前期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