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473000)龔文涵
1.1 一般資料 回顧2016年1月~2017年4月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90例以治療方法分組。觀察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32~76歲,平均(48.26±2.14)歲。疾病發(fā)生時間1年~5年,平均(3.21±0.34)年。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33~76歲,平均(48.21±2.16)歲。疾病發(fā)生時間1年~5年,平均(3.25±0.31)年。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單純的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治療,每天服用0.5mg,每天1次。治療4周。并給予水鈉攝入限制,進水量控制在前一天尿量的基礎(chǔ)上增加500毫升。根據(jù)患者情況給予利尿、保肝等對癥治療,若療效不明顯則給予新鮮血漿或人血紅白蛋白靜滴。觀察組則給予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五苓散治療。其中,五苓散:茯苓15g、澤瀉15g、豬苓15g、白術(shù)15g、桂枝15g。肝郁氣滯加香附10g、枳殼10g和木香10g、柴胡10g、陳皮10g;脾虛濕蘊證加白術(shù)10g、薏苡仁10g、干姜10g、黨參10g、木香10g。濕熱蘊結(jié)證加香附10g、黃芩10g、虎杖10g、黃連10g、蒲公英10g。肝腎陰虛加丹皮10g、鱉甲10g、青蒿10g、山藥10g、山茱萸10g。脾腎陽虛加黨參10g、干姜10g、附片10g、淫羊藿10g、白術(shù)10g。每天1劑,分早晚2次服用,治療4周。
附表 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AST、ALT和HBV-DNA相比較
附表 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AST、ALT和HBV-DNA相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時期 AST(U/L) ALT(U/L) HBV-DNA (mmol/L)觀察組 45 治療前 165.54±42.13 189.13±12.96 28.24±3.25治療后 42.13±12.52 62.56±3.21 24.72±2.32對照組 45 治療前 165.56±42.24 189.14±12.58 28.26±3.21治療后 89.37±12.91 110.72±2.53 26.21±2.69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臨床治療效果;治療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標AST、ALT和HBV-DNA。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臨床治療效果93.33%(42/45)高于對照組的68.89%(31/45),P<0.05。
2.2 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AST、ALT和HBV-DNA相比較 治療前兩組肝功能指標AST、ALT和HBV-DNA相近,P>0.05;治療后觀察組肝功能指標AST、ALT和HBVDNA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附表。
中醫(yī)上認為其乙肝肝硬化腹水的發(fā)生和淤血熱毒、肝氣郁結(jié)、肝失疏泄等之間關(guān)系密切,且病變主要臟器在于肝臟、腎臟和脾腎,三臟功能失調(diào)的情況下,血瘀、濕熱、氣滯和水濁互結(jié)而導(dǎo)致疾病發(fā)作和加重[1]。五苓散源于《傷寒論》,整個方劑有溫陽化氣和利水滲濕等重要功效,現(xiàn)代藥理學(xué)證實,五苓散加減可充分發(fā)揮茯苓、豬苓、澤瀉、白術(shù)等的利尿作用,加速機體鈉離子排除,而桂枝溫通經(jīng)絡(luò),其應(yīng)用可有效促使血管得到擴張,從而有效保護肝臟[2]。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單純的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治療,觀察組則給予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五苓散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臨床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肝功能指標AST、ALT和HBVDNA相近,P>0.05;治療后觀察組肝功能指標AST、ALT和HBV-DNA優(yōu)于對照組,P<0.05??梢姡遘呱⒓佣魈婵f加減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可快速消除腹水,迅速促使肝功能得到改善,有效對疾病癥狀進行控制,延緩疾病的進一步進展,促使患者生存質(zhì)量得到明顯的改善,且藥物安全性高,并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yīng)。可見,中西藥結(jié)合使用可以相輔相成,彌補單一西藥的缺陷,可用于多層次、綜合治療,符合該病的復(fù)雜發(fā)病機制,并最終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因此,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五苓散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臨床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五苓散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應(yīng)用效果確切,可顯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和促進腹水消退,促使患者體重和尿量恢復(fù)正常,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安全有效,值得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