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453000)孔衛(wèi)玲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行膝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者進行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分組,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55~75歲,平均(60.5±1.5)歲;觀察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52~75歲,平均(59.3±2.6)歲;比較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較大差異性(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以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干預;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協(xié)同護理,具體包括:①護理人員需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協(xié)同護理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認知度,促使其更好的配合醫(yī)務人員開展各項干預;同時全面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和家庭情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患者講解協(xié)同護理操作的作用及方法,讓患者明白自我護理的作用與價值,逐漸改變患者的護理意識,促使患者積極主動地學習護理知識,提高自我護理的主動性。②護理人員需以患者的實際需求為依據(jù),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干預對策,由患者自身承擔部分護理內容,同時認真觀察患者病情,并為患者提供相應的指導。此外,護理人員還需全面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情趣愛好等,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以了解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并進行針對性的疏導,以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③出院時,護理人員需根據(jù)康復目標及計劃為患者提供日常護理,并對各項護理內容進行打分,并認真評估患者的康復情況,對康復效果較差者,需認真分析影響康復效果的原因,并制定針對性的處理對策;患者出院后需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康復情況及感染情況。
附表 兩組患者的感染率及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比較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感染率;②比較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情況,以我院自制問卷調查表方式評估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共包含熟悉、了解及不了解三項,以熟悉率+了解率為疾病知識知曉率;③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評估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調查表共包含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項[1]。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分別以t與X2檢驗方式對計量資料與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感染率及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感染率低于對照組,但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4.0%)優(yōu)于對照組(74.0%),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中采用協(xié)同護理方式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干預,該護理方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其主要是以責任制護理為基礎,以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健康管理過程中、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為目的的一種護理方式[2]。將其應用于膝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的護理中可充分發(fā)揮臨床護理人員的教育、支持及協(xié)調作用,注重患者及照顧著的共同參與,可有效地協(xié)調患者、醫(yī)生及護理人員間的關系及作用,有利于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促使患者逐漸由被動治療轉變?yōu)榉e極主動地參與治療干預,從而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干預效果,減少術后感染等現(xiàn)象發(fā)生。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用協(xié)同護理模式對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患者進行干預可顯著減少感染現(xiàn)象發(fā)生,并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