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中華民族有許多美德: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zhí)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贊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在學(xué)校里,我們時常能感受到美德的溫馨。上課鈴響了,同學(xué)們精神抖擻地坐在椅子上,老師走了進來,沖著同學(xué)們微微一笑,喊了聲:“上課!”同學(xué)們回應(yīng)老師:“老師好!”師生是如此的和諧!課堂上,老師講得細致、認真,同學(xué)們聽得認真、專注,上課回答問題也積極踴躍,40分鐘的課讓人意猶未盡。課下,同學(xué)們見到老師時都會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老師好!”老師也和氣地回應(yīng)學(xué)生:“你好!”放學(xué)了,同學(xué)們都禮貌地向老師說“再見”,下樓時都自動靠右行走。走出校門后同學(xué)們互相道別,帶著一天的收獲回家去了。
中華美德不僅在校園里隨處可見,現(xiàn)實社會中也很普遍。
記得去年冬天的一個早晨,我和爸爸為了回老家看奶奶,早早就出門了。那天天很冷,手凍得紫紅紫紅的,兩腳發(fā)木。就在這時一聲“煎餅!熱乎乎的煎餅”從不遠處傳來。車站旁不知什么時候來了一輛餐車。爸爸看看要等的車還沒來就去買了一個熱乎乎的煎餅。爸爸正準備走,老板卻攔住他,說:“天怪冷的,喝杯熱茶再走吧!是免費的,現(xiàn)在車還沒來,喝杯暖茶再走。”說完,老板就遞過一杯熱乎乎的茶,我們頓時心里暖暖的。吃著煎餅喝著熱茶,所有的寒意都沒了,留下的只有滿滿暖意!
過了一會兒,車來了。那一天,車上的人特別多。下一站,一位老奶奶艱難地從后門擠上了車。她環(huán)顧四周,座位全坐滿了。老奶奶看沒人給她讓座,便嘆了口氣,握緊扶手。車子啟動了,剛行駛了一會兒,司機不知怎么突然來了個急剎車,大家都差點摔倒。老奶奶重心不穩(wěn),直向前傾。老奶奶旁邊站著的一個男孩及時扶住了老奶奶。老奶奶握住他的手,感激地說:“謝謝!謝謝!”這時,前門有個小女孩從座位上站起來,笑瞇瞇地朝著老奶奶大聲說:“老奶奶,您來坐吧!”車廂里一下子安靜了。這時,老奶奶身邊一下子站起來一群青年人,都紅著臉,低下了頭,讓出了座位……
不論社會怎么變化,中華美德不能丟。中華美德,既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財富。一個有品德的人,會被人們稱贊、尊重和信任。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美好。
【作者系安徽省臨泉縣城中南路學(xué)校學(xué)生,指導(dǎo)老師:牛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