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摘 要】 總結一例腦梗后遺癥患者合并股骨轉子間骨折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的護理體會。其護理要點包括:患者入院后發(fā)生消化道出血,通過病情監(jiān)測以及綜合護理預防DVT及消化道再出血的發(fā)生;運用呼吸道管理、口腔護理、環(huán)境控制和藥物等綜合干預來進行肺部感染的護理;康復訓練貫穿全程,制定個性化功能鍛煉計劃,術前進行上肢及健肢主動運動,患側下肢被動運動,加強吞咽康復訓練,術后促進患者早日下床,提高自理能力,出院前再次評估康復鍛煉掌握情況,并強化指導。全程給予心理護理以及相關疾病的健康教育。通過精心的治療和護理,患者術后第14天出院,生活基本能自理。
【關鍵詞】 股骨轉子間骨折;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腦梗后遺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145-01
我科于2018年4月收治了1例股骨轉子間骨折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既往有腦梗病史,住院期間發(fā)生消化道出血,經(jīng)過精心的治療及護理,患者病情好轉,于術后第14天出院?,F(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病例介紹
患者,男,64歲,2018年04月08日患者因行走時不慎跌倒致左髖部疼痛難忍,活動受限,擬“左側股骨轉子間骨折”收治入院?;颊呒韧小澳X梗死”病史5年,平素跛行,每晚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平時飲水時有嗆咳,洼田飲水試驗Ⅲ級。入院查體: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志清楚,精神萎,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mm,對光反射靈敏。左側髖部腫脹,皮膚淤青,左下肢外旋80°,短縮2cm,左髖部壓痛、叩痛明顯,下肢縱向叩擊痛陽性,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感覺正常,末梢血運好。左下肢肌力2級,右下肢肌力4級,雙上肢肌力5級。入院后予以皮膚牽引,止痛,抗凝等對癥治療。
04月08日(入院當天)23:00患者發(fā)生消化道出血,經(jīng)禁食禁飲、止血抑酸、擴充血容量等對癥治療后病情穩(wěn)定,出血停止。04月13日在全麻下行PFNA內固定術,術后第1天患者咳嗽、咳黃色Ⅲ度粘痰痰,診斷為“肺部感染”,經(jīng)抗感染、促進排痰、肺部功能訓練等治療和護理后病情好轉。術后第9天在護士指導下扶助行器下床進行康復鍛煉。術后第14天患者可自行上下床,扶助行器行走,洼田飲水試驗Ⅱ級,順利出院。
2 護理
2.1 深靜脈血栓護理
2.1.1 深靜脈血栓預防 髖部骨折患者為血栓形成高風險人群,該患者入院Autar評分18分,積極采取綜合措施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1)基本預防:①入院時指導家屬予被動活動左下肢踝關節(jié),要求踝泵運動正確有效(踝關節(jié)背屈0-20°,趾屈0-45°),鼓勵并督促患者主動行右下肢踝泵運動。②指導進行深呼吸及擴胸運動,每天至少完成50組,促進下肢血液回流至胸腔。
(2)機械預防:觀察下肢無明顯腫脹、無淺表靜脈曲張、無腓腸肌擠壓痛等征象,經(jīng)B超排除深靜脈血栓后,遵醫(yī)囑給予氣壓泵治療45min。
(3)藥物預防:入院后即遵醫(yī)囑予低分子肝素鈣4100U皮下注射,告知患者藥物作用,囑若有牙齦出血、皮膚黏膜瘀點瘀斑等出血情況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
2.1.2 消化道出血與DVT護理 入院當天23:00發(fā)現(xiàn)患者嘔血約100ml,繼而排黑便,考慮患者發(fā)生消化道出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病情觀察:通知患者立即禁食禁飲。取平臥位并將下肢抬高30°,頭偏向一側,預防嘔吐窒息。予心電監(jiān)護,氧氣2升/分持續(xù)吸入,關注患者意識狀態(tài),每30min觀察血壓、心率、呼吸及氧飽和度的變化,并記錄尿量(入院第1天8小時尿量800ml,入院第2天-第5天24小時尿量分別為1800ml,2200ml,2550ml)。觀察患者無頭暈、心悸、四肢厥冷、出汗等失血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癥狀;監(jiān)測RBC、HB,大便動態(tài)變化(入院第2天-第5天HB:109-98g/L)。
2.1.3 消化道出血停止與DVT護理 4月12日(入院第4天)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解黃色成型軟便,采取以下措施:
(1)基本預防:給予患者飲水量化,在常用水杯上貼標簽(350ml),指導飲水量至少6杯/天;指導患者進食溫涼半流質飲食:黏稠的稀飯、菜泥、蛋羹等,出血停止一周后于04月18日指導患者進食軟食。并指導患者晚餐后2~3 h后入睡,以免增加胃腸道血流量而增加出血的機會[3];指導患者繼續(xù)進行以上功能鍛煉外,還應進行右下肢的直腿抬高運動及屈髖屈膝運動。
2.2 肺部感染護理
患者04-14術后第一天出現(xiàn)咳嗽、咳痰,痰液性質為黃色Ⅲ度粘痰,時有發(fā)熱,最高39℃,胸部CT示:“肺部感染”。
2.2.1 呼吸道管理
(1)體位:給予患者搖高床頭30-45°,減少誤吸。
(2)促進排痰:建立翻身卡,6-8次/日,3-5min,出血活動期禁止拍背,緩解期每次拍背前,測Bp 、P、SpO2 :五指并攏,手背弓起,手心呈舟窩狀,由下而上,由外向內叩患者胸背部,避開脊柱及肩胛骨,頻率在100次/min;使用振動排痰儀:2次/天,每次15min,早、中餐前1小時進行。
2.2.2 藥物治療
(1)抗感染:遵醫(yī)囑使用廣譜抗生素(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根據(jù)藥物半衰期08:00和20:00按時進行。
(2)促進排痰:遵醫(yī)囑予以氨溴索30ml靜脈推注,早、中、晚各一次。
(3)解除支氣管痙攣:遵醫(yī)囑予以普米克令舒、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早、中、晚各一次,并在患者霧化后30min即給予翻身扣背[5]。
2.2.3 基礎護理
(1)口腔護理:給予患者0.9%生理鹽水口腔護理,早、中、晚各一次,04-20停止口腔護理后協(xié)助患者每餐后刷牙漱口。
(2)飲食護理:消化道出血停止后根據(jù)飲食習慣給予溫涼半流飲食:黏稠的稀飯、菜泥、蛋羹等
(3)環(huán)境控制:給予安排單人病房,采用掛板或口頭方式提醒探訪者探訪時的注意事項如探訪時間、自身健康情況、探訪方式等,病房每班治療前07:00及治療后17:00給予開窗通風,每次30min。
患者04-19(術后第六天)體溫正常,咳白色Ⅰ度稀痰。
3 體會
患者消化道出血后抵抗力下降,且長時間臥床,在住院期間,患者出現(xiàn)了肺部感染,后期經(jīng)呼吸道管理、口腔護理、環(huán)境控制和藥物等綜合干預,效果佳。此病例提高了我們以后對疾病發(fā)展的預見性護理意識。
參考文獻
[1] 彭燁,唐佩福,張立海.髖部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分型與治療策略[J].中國骨傷,2018,31(5):395-399.
[2] 王毛利,吳愛玲,葉愛琴,等.合并腦梗塞后遺癥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3:20-21.
[3] 孫蘭珍,王素珍,李曉琴.晚間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影響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4):1263-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