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娜
一、引言
眾所周知,德育是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各種教育類新聞報道不斷地在強調加強德育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04年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2010年,中共中央還發(fā)布了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2014年,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印發(fā)《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的通知,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座談會,這說明了德育重要性以及國家對學生德育的重視及解決德育問題的緊迫性。近年來,關于學生沉溺上網后拿父母的血汗錢出去玩,學生語言上欺負同班同學更有打架斗毆的情況,這些事件引起了不好的影響,這也正是說明了德育之重要性及緊迫性。
然而,在貫徹落實德育意見的過程中,部分學校并沒有提高對德育的重視,中學小學還是重智育輕德育,一味地只重視升學率,中小學說得好且多,做得少。中職學校更多的是注重技能的培養(yǎng),對德育這一方面的培養(yǎng)基本沒有,甚至學校給學生上思想品德課程的機會都很少,這明顯是不合理的,只有對思想道德知識有一定的認知,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行為。
德育評價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德育評價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個依據。通過德育評價的結果可以衡量學校德育工作的成效,讓學校了解學生的德育情況。同時,德育評價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不足,并及時改正,最終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然而,一些學校的德育評價體制太過簡單,根本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真實德育水平。因此,我們要改變現階段思想道德評價的缺失情況,讓學校在加強思想道德知識認知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行動力,最終讓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不斷提高。
由于德育目標的改變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才使得德育目標更加符合學校的培養(yǎng)要求,因此德育評價的發(fā)展過程也比較緩慢。國內外近些年關于思想品德評價的研究并不多,在中國知網按照思想品德為關鍵詞搜索,可以找到30284條結果;按照思想品德評價為關鍵詞搜索,只可以找到313條結果;按照中職思想品德為關鍵詞搜索只能找到53條結果。國內外的研究有一大部分只是從理論上解釋了思想品德評價的重要性及原則,一些研究也考慮了思想品德評價的體系設計,一般是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原理,利用層次分析法對學生思想品德進行評價,利用模糊矩陣的方法來衡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本文以中職幼師班學生為例進行思想品德評價體系研究,主要利用EXCEL表格研究團員與非團員、年齡15~19歲學生的思想品德情況之間的差異并分析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
二、問卷調查表設計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學德育大綱》(試行稿)、《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的內容可知德育包括很多方面的問題,孔小莉曾在論文中提出了思想品德評價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因此,筆者全方位考慮學生的思想品德情況,根據思想品德評價的依據及原則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本文的評價體系與國內外研究的不同點在于我們把思想品德根據關系的對象不同利用層次分析法把思想品德分為四個一級指標,分別是與自己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與集體的關系、與社會的關系四個部分,把四個一級指標再進行細分,分為20個二級指標,與自己的關系又分為珍愛生命、自尊自立、求知進取、實踐創(chuàng)新、正直正義五方面,與他人的關系分為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孝敬父母、助人為樂、寬容五方面,與集體的關系分為集體合作意識、貢獻意識、愛黨愛民、愛國意識、熱愛和平五方面,與社會的關系分為社會公德、權利義務、民主法治、節(jié)能環(huán)保、網絡道德五個方面。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來研究中職幼師班學生的思想品德情況。根據調查內容,我們利用四道題來計算一個二級指標,其中一至四題對應第一個二級指標珍愛生命,其他的情況以此類推,因此,一個一級指標對應20道題,所以問卷共有80道題。
三、評價結果及分析
(一)調查結果
為了利用量化的方法對中職幼師班學生思想品德進行評價,對梅州農業(yè)學校幼師班發(fā)放問卷調查表,發(fā)放問卷35份,回收問卷35份,其中,有效問卷34份,有效問卷占97.143%。由于問卷總分為400分,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分為360分以上為優(yōu),320分至360分為良,280分至320分為一般,280分以下為差,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并作柱形圖得到圖1。觀察柱形圖1,我們發(fā)現思想品德優(yōu)秀的有5人,僅占總人數的14.285%,且仍有1個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分為差。
(二)結果分析
1.團員與非團員思想品德評價
在34名研究對象中,團員有19名,非團員有15名,團員的一級指標中與自己的關系平均分為82.73684,與他人的關系平均分為81.94737,而非團員的一級指標中與自己的關系平均分為80.13333,與他人的關系平均分為78.546667。這表明團員在這兩方面表現得更好,一方面只有稍微優(yōu)秀的學生會先發(fā)展成為團員,另一方面,成為團員后受到的教育及培訓會更多,且作為團員,學生會更加約束自己的行為,且通過各種方法提升自己,讓自己向一名優(yōu)秀的團員不斷靠齊。特別是求知進取、實踐創(chuàng)新、孝敬父母這三方面,團員及非團員的平均分相差差不多3分。
通過圖2、圖3兩個餅狀圖我們發(fā)現團員在愿意參加實踐活動的得分情況比非團員好,1、2分的團員學生沒有,4、5分的學生占比89%,而非團員仍有7%的學生得分為2分,4、5分學生只有46%。這說明團員學生更愿意參加一些實踐活動,更愿意通過各種方式交更多的朋友,從各方面提升自己,而非團員學生較安于現狀,不太愿意做一些新的嘗試。
2.15至19歲學生思想品德評價
在34名研究對象中,15歲的學生有1人,16歲的學生有5人,17歲的學生有17人,18歲學生有9人,19歲學生有2人。
通過表1我們可以發(fā)現,15~18歲的學生的總分平均分是遞增的,這與學校的教育分不開,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會越來越懂事,會越來越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么,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因此會在行動上及心理上更成熟。而19歲的總分平均分下降了差不多60分,這跟農校的學生特點有關,部分學生會因為一時不愿意讀書就外出打工,而工作不滿意的情況下又回校讀書,由于這部分學生讀的書不多,在社會上的工作也不會太好,因此這部分學生容易學到社會上的一些壞習慣,所以分數偏低。
四、結論、建議及不足
本文從學生的思想品德現狀著手,對學生思想品德的背景、對象以及目的進行闡述。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利用層次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可以通過量化的方式考察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根據數據能看出學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在哪些方面比較好。數據說明學生的思想品德情況與年齡有關,與是否是共青團團員有關,受過特定教育的團員比非團員的思想品德水平高。
現階段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都采取相同的教育模式,這忽略了學生的年齡特點,沒有在特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與培養(yǎng)。由于學校忽視德育導致了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薄弱,因此,學校應該多舉辦各類型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水平。由于團員的特點,學校會組織團員參加活動來提高團員的基本素質,而對于非團員卻沒有適時舉辦活動,讓他們也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針對非團員可能沒有團員那么積極主動的情況,筆者認為學校應該根據非團員的情況,舉辦適合非團員的活動,讓非團員也能在活動中提高自己,不斷地向團員靠攏。
由于本文只是從學生自我評價的角度量化學生的思想品德情況,而沒有從他評、老師評、家長評的角度一起說明學生的思想品德情況,再者,沒有把定性研究中的優(yōu)點用到該研究中,由于各種原因,此研究只是考察了一個幼師班的思想品德情況,且所有參與問卷的都是女生,沒有把幾個年級的學生的數據也考慮進去,因此不能完成中職所有年級學生的思想品德情況。因此,希望之后的研究能夠全面考慮學生的情況,并利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考慮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