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視野、格局與格調:教師發(fā)展的另一論域

      2019-11-06 06:41:03成尚榮
      人民教育 2019年20期
      關鍵詞:格調教師發(fā)展格局

      [摘要]當下,教師事業(yè)發(fā)展的進展是可喜的,但還存在一些障礙性問題,需要我們對教師發(fā)展的有關概念、理論以及路徑等進行反思,尋找新的視角,以求突破。教師發(fā)展的視野、格局、格調就是一個值得研究、認真踐行的命題。視野要大,重在心之所及的視域、思維與見識;格局要大,重在氣度、氣勢,對價值大原的追求、價值坐標的建構;格調要高,重在品位、深度、境界,并凝練風格。這三者是個整體,要貫通起來,聚焦于一個重要身份:作為學習者的教師??梢詮淖鳛檠芯空吆蛣?chuàng)造者兩個維度將這一身份展開來,讓教師成為中國立德樹人的好教師。

      [關鍵詞]教師發(fā)展;視野;格局;格調;作為學習者的教師

      [作者簡介]成尚榮,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國家督學(江蘇南京 210000)

      一、研究并促進教師發(fā)展,應該有新視角,提出新命題

      2019年7月18日,兒童教育家李吉林因病離世,我們懷念她,也追思她。無疑,她是當代教師的標桿,是從普通小學教師中走出來的教育家。她的經(jīng)歷,她的成長,給當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留下許多值得深度思考的命題。大家認為李吉林之所以為李吉林,自有她不同凡響的地方,她的獨特之處又折射出具有普遍意義的一般規(guī)律。我以為,李吉林的“過人”之處在于她對教育,對兒童,對人生意義、價值的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她的人性光輝、人生追求、審美品格無不成為她的人格寫照。在教師發(fā)展中,李吉林有大視野、大格局與高格調,這一標桿具有突破性、超越性、引領性。

      的確,教師發(fā)展的視野、格局與格調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命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亟待研究,以為教師發(fā)展、名師成長辟一條新的思路。其重要意義還可以有以下討論的視角,對一些問題做一點深度反思。

      關于教師發(fā)展概念的再思考。教師是專業(yè)工作者,有明確、具體的專業(yè)標準。專業(yè)性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師的專業(yè)讓教師有了獨特的價值尊嚴,因此提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命題極為重要,意義深遠。事實證明,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命題與踐行中,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專業(yè)性得到增強?!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也明確提出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yè)化創(chuàng)新型教師隊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旗幟要鮮明舉起來,必須堅持。不過,我們應當對此有個整體的辯證理解與把握。教師是個完整的人,教師發(fā)展是個系統(tǒng),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相互支撐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專業(yè)發(fā)展不可與其他要素分離,不可游離于教師發(fā)展的整體,也不可孤立存在。何況,用愛因斯坦的觀點來看,人的發(fā)展主要看他的閑暇時間的安排與狀態(tài)。教師的職場內與職場外生活緊密相連,互相影響。職場外的生活狀態(tài)會帶到職場內,有時會讓職場內的生活狀態(tài)更積極、更快樂。同樣,職場內的生活也會遷移到職場外。這種內外的融通,讓教師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成為內心豐富的人。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注意:一個在職場內專業(yè)發(fā)展好的教師,如果家庭生活、休閑生活存在問題,或者把職場內發(fā)生的不良情緒帶到家庭,那么就會造成內心的沖突與沖撞。為了更有利于教師的人格健康,也為了更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從策略上講,我以為提

      “教師發(fā)展”為宜,而且這更有利于教師的未來發(fā)展;況且“教師發(fā)展”本身就內蘊著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若此,教師發(fā)展的視野與格局就會更大一些。

      關于教師發(fā)展理論的再思考。當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有目標引領、有內容規(guī)定、有規(guī)劃、有步驟、有成果預設,這些設計都具有科學性、合理性,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正在有序展開。但是,這其中有個問題,即有時候我們往往將發(fā)展過程看得過于順暢,理想的色彩比較重,因此不乏有急功近利的色彩,帶來一些浮躁,步子不扎實,過程不充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師發(fā)展是一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過程,有不少的變數(shù)??墒?,這些我們關注、重視得還很不夠。這里涉及教師發(fā)展的理論問題。德國著名教育學家O·F·博爾諾夫在他的《教育人類學》著作中,對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提出了一個“非連續(xù)發(fā)展理論”。他認為,“人似乎不可能一直保持在一個發(fā)展高度或者持續(xù)向前發(fā)展。人的生活更多是由于習性和疲乏而被‘損耗,因此而陷入非其存在本意的退化狀態(tài)”,亦即“使人生的連續(xù)性中斷,使人發(fā)生轉折”。[1]他還認為,“這種干擾不只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偶然事件,而是深深地埋藏于人類存在的本質中……在人類生命過程中非連續(xù)成分具有根本性意義”。[2]盡管他是從存在主義哲學角度提出的,但無疑是正確的,而我們往往是忽略的,因此當“連續(xù)性中斷”到來時,我們便毫無準備,有時手足無措,影響了發(fā)展。將教師事業(yè)發(fā)展置于人生過程中,關注人性、人生,這樣的視野是開闊的,以此帶來的格局是大的。我們需要修正、調整、完善教師發(fā)展理論,以理論推動教師發(fā)展的實踐。

      關于教師發(fā)展路徑的再思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師發(fā)展的路徑我們是明晰的,實施也是有成效的。概括起來無非是讀書、實踐、反思、研究、調整改進、總結提煉等,而且對不同的教師這些因素或環(huán)節(jié)的邏輯起點可以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秩序和鏈條,實踐證明這些路徑是科學的、有效的。但是,面對或踐行這一路徑,有些問題開始暴露,有的問題開始凸顯。一是“路徑依賴”。有些人認為,只要按照這樣的路徑去走,必定有成效,也必定達成預設目標,收獲成功。其實,我們只有成為這些活動的發(fā)出者、創(chuàng)造者的時候,成為這些規(guī)律主體或曰主人的時候才可能成功。對“路徑依賴”我們必須反思、改進。二是“路徑發(fā)現(xiàn)”。這些環(huán)節(jié)、路徑的背后或深處隱藏著什么理念,或讓它們生成什么樣的意蘊,投射出什么樣的深層認知,我們并不關注,也并不知道,沒有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這樣的探究和發(fā)現(xiàn)其實是對發(fā)展路徑的跳離或超越。我以為,跳離、超越的結果定是多樣的,而且其中必定有視野、格局、格調問題。三是新路徑的尋找與創(chuàng)造。于漪老師之所以不斷走向高端,是因為她的情懷、胸懷,她的價值理想、價值追求;是因為實踐智慧和理性的支撐。比如,她說:我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課堂里,我一個肩頭挑起了學生的現(xiàn)在,另一個肩頭挑著民族的未來;今天的教育質量,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等等。于漪老師已走上了一個更高境界,她的發(fā)展路徑充滿著高瞻性、深刻性。顯然,這樣的高瞻、深刻與視野、格局、格調分不開。

      以上視角的審視,讓我們對教師發(fā)展的關注,有了對新視角、新命題、新實踐的思考和設計,教師發(fā)展的視野、格局、格調應作為新命題來討論和研究。

      二、教師發(fā)展視野、格局、格調的主要內涵與操作要義

      視野、格局、格調是一個整體,它們相互依存,相互支撐,也相互促進,只有從整體上把握,才能真正有效地推進教師發(fā)展。這本身就是一種視野、格局與格調。不過,三者又有各自的內涵和特點,注重它們的差異,才能讓三者有機融通起來,同時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讓教師在發(fā)展過程中彰顯不同的特點,形成不同的風格。因此,有必要對三者的內涵和操作要義分別加以討論。

      1.教師發(fā)展的視野:視域、思維與見識

      視野的寬與窄、遠與近、大與小,對于人的發(fā)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熟知的《井底之蛙》,正是以故事的方式將視野的價值、意義寓于其中。這一人類智慧的凝練,生動地告訴我們,只有跳出“井底”,站到“井欄上”才能瞭望天空,瞭望遠方,瞭望整個世界。雕塑家吳為山當年去無錫工藝美校學習,父親送他過江時寫了首詩:“坐井觀天終是小,大江放眼快揚帆?!闭軐W家尼采也曾引用中國這一古老的寓言,并且說“: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無意間回頭望去,或是遠眺,便能看到群山、森林,抑或是遠處的地平線等,這類穩(wěn)定的線條對我們至關重要?!彼€說:“心中有光,才能看到希望之光。”[3]當下教師發(fā)展中就有類似的問題,用“井底之蛙”來喻指顯然不太合適,但視域不寬、不大確是事實,正是這一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阻礙了教師成長。

      所謂視野,從字面上看,并不難理解,那就是目之所及。但是“目”常受“心”的影響,目之所及的實質應是心之所及,那就是尼采所說的“心中有光”。我們可以對視野的內涵做些分解。其一,視野指的是視域,即所看問題的范圍,由范圍擴展、轉換、凝聚為范疇。無疑,視域越寬越大,對現(xiàn)象、問題的觀察會更整體、更全面、更準確,與此同時內心世界會更豐富,也會更有勇氣。其二,視野指向思維,即遠眺時內心思考的方式。在偌大的視域中,人的思維會富有激情,更加活躍,有新的想象。思維方式的變化,又讓眼明目亮,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從某種角度看,視野的打開是思路的打開。其三,視野指的是胸懷。記得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說過,人總是為自己畫一個圈,把自己包圍在里面,以為世界就這么大。心胸有多大,視野就有多廣大。

      視野的寬與窄、大與小,關鍵在于打開,在于自己內心的敞開?!段男牡颀垺防镉小八冀忧лd,視通萬里”的精辟論述。其原話是“: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意思是,“此言思心之用,不限于身觀”,專心致志地思考,思緒連接古今,心為所動,情為所感。這些雖說的是文學創(chuàng)作,教師發(fā)展不同樣如此嗎?

      視野的開闊,我們可以形成以下共識:視野的打開、放開,可以增長見識,培育大志向。見識比知識更重要,志向在見識上提升。此為一。對教師而言,視野的打開、放開,就是要基于學科,又要超越學科,確立大學科視野;要基于教育,又要超越教育,確立大教育視野;不要就教育論教育,要有大生活的視野。此為二。視野指的是教師發(fā)展的寬度,而發(fā)展的寬度在于目光、心之光要向外向上向前,猶如飛機駕駛員,翱翔在遼闊的藍天。此為三。這些可以視為打開視野的操作要義。

      2.教師發(fā)展的格局:氣度、氣勢與價值大原

      格局,有多種意思,構成多重意義。其中一個義項是:布局。布局的深意是謀略后的設計與安排,但格局的意思不止于此。在我們的工作、處事和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用“格局”來形容一個人的氣度、氣勢。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中,對氣度、氣勢有不少精彩的記述與描繪。有一篇文章,以《三國演義》中周瑜的氣度、氣勢與格局以及由此帶來的結果為例,說周瑜做事有大格局,比如赤壁之戰(zhàn)的完勝;但周瑜做人卻沒有大格局,器量狹小,氣度逼仄,結果被一些小事氣死。這一案例想證明的論點是:氣度大,有氣勢,是一種大格局;而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自己的人生結局,格局大結局好,格局小結局難料。這樣的結論頗有人生哲學的味道,是對的。

      諺語說,“再大的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天大的饅頭,也是蒸籠蒸的”?!板仭薄罢艋\”決定餅與饅頭的大小,這不言而喻。那么,鍋與蒸籠喻指什么呢?當然是喻指格局,但還是要回到哲學上去理解,我以為最終喻指的是價值,是價值觀。人生活在價值世界中,價值包圍著你的生活,不是這種價值觀,就是那種價值觀,價值觀左右著你生活的態(tài)度與方式,駕馭著你的頭腦,影響著教師發(fā)展的方向、態(tài)度、方式。再往深處看,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意義,就有什么樣的發(fā)展格局,最終讓你成為什么樣的人。因此,教師發(fā)展必須找到或造就那“大鍋”“大蒸籠”,必須重視自己價值觀的鑄造,使自己的格局大起來。這就是價值觀所帶來的發(fā)展厚度。

      司馬云杰提出“價值大原”的概念。他所說的“價值大原”是指中華文化中的“道”。他又解釋,“中華文化哲學的‘道……也就是宇宙法則的價值,思維肯定形式與抽象形式”,[4]而問題往往在于我們不斷割斷生活與形而上學的聯(lián)系。假若割斷了聯(lián)系,脫離了國家民族文化哲學的大原,變得小知而不能大決,小能而不能大成,顧于小物而不知大論?!柏阶兌嗨?,失去了大美與崇高及至真至善的追求”。[5]意思很明確,價值大原關乎著大知、大論、大決、大能、大成、大美及至真至善。我以為,價值大原源于對核心價值觀的深度認知、準確把握和真正確立。毋庸置疑,價值大原與人生的意義及人生格局密切相關,甚至起著決定性作用。用這一認識來觀照教師發(fā)展,結論應該是一樣的:教師發(fā)展格局需要有對價值大原的追求。

      不可回避,當下教師發(fā)展的格局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發(fā)展過程中,有些教師還處在發(fā)展的技術層面,缺少對技術的超越,沒有走向價值認知、價值澄清和價值追求,在價值與技術之間發(fā)生一些碰撞,甚至發(fā)生了沖突。從具體表現(xiàn)看,教師發(fā)展還沒有呈現(xiàn)過大開大合的狀態(tài)。用通俗的話來說,顯得有點“小氣”,“鍋”小了,“蒸籠”也小了,如何從形而下的“器”提升到形而上的“道”,進一步將“器”與“道”結合起來,應是發(fā)展的又一突破口,其解決辦法是,教師要建構起自己發(fā)展的價值坐標。

      教師的價值坐標,其軸心是做“四有”好老師,做學生的“四個引路人”;其橫坐標當是教師發(fā)展的核心要素及要求,其縱坐標當是教師發(fā)展的程度與水平;坐標所建構的是時空結構,上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照耀,即價值大原的照耀,時空結構中閃爍著的是教師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人生核心價值觀,是教師的理想、信念、使命、責任擔當。可見,教師發(fā)展首先是將自己的發(fā)展價值坐標建構起來,有什么樣的價值坐標,就有什么樣的發(fā)展格局,就有什么樣的發(fā)展布局。布局大、格局大,就會有大氣度、大氣勢,就會有大知、大論、大能、大決、大成、大美,發(fā)展的境界就會越來越高。

      3.教師發(fā)展的格調:品位、深度與境界

      視野、格局與格調自然而又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大視野、大格局很重要,高格調也很重要,可以說,大視野、大格局往往凝練和體現(xiàn)在高格調上;也可以說,視野強調教師發(fā)展的視域與寬度,格局強調教師的氣度與厚度,而格調強調教師發(fā)展的品位與高度。三者結合在一起,教師發(fā)展才會“立”起來,以整體風貌呈現(xiàn)教師發(fā)展的態(tài)勢,也會預示發(fā)展的前景。

      格調也是多義的,其基本意思指的是品位、深度、境界等,格調之高意即品位之高、境界之高。有高的格調,教師的發(fā)展才會有高的品位、高的境界,也才會彰顯人生的意義。反之,高格調也會影響教師發(fā)展的視野與格局,應用高度來帶動教師發(fā)展的寬度與厚度。道理很簡單,從某個角度看,高格調不僅成為教師發(fā)展的標識與境界,也會成為教師發(fā)展的一種動力,猶如高峰體驗一樣,讓教師回到大地上時獲得一種永恒的感覺。

      從品位角度看,教師發(fā)展的格調應當有以下追求。道德品位。道德是人生旅途上的光源,幸福、智慧、審美都與道德聯(lián)系在一起,抑或說道德是幸福、智慧、審美的核心。所謂道德的格調,是提升自己的私德、公德和美德,成為超越學科的道德教師。道德教師,一是對道德之于學生發(fā)展、之于自己發(fā)展、之于社會進步的價值意義,有深刻的認知,有一種“道德自覺”;二是講道德、有道德,是學生道德學習的榜樣;三是以道德方式展開教育過程、實施教育;四是結合所教學科、活動或管理,有機進行道德教育。道德水平之高決定著教師發(fā)展的高度。

      文化品位。文化的進步讓我們邁向發(fā)展的自由境界,文化性知識也是教師專業(yè)知識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文化底蘊、文化品格、文化氣質以及所帶來的文化意蘊,顯現(xiàn)出教師發(fā)展的文化氣象。教師的文化品位之高最終表現(xiàn)為文化自覺。費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對文化自覺的審美詮釋。教師的文化自覺應表現(xiàn)為知道文化是從哪里來的,文化要走向哪里,尤其是其中的文化責任擔當。教師應當是讀書人,“文化人”,是知識分子,是新時代的“先生”。

      理論品位。教師的感性豐富,與實踐親近,感性中的直覺思維尤為可貴,因此感性應是燦爛的,對于感性我們不能有半點的菲薄。但是教師只有豐富的感性還不夠,還必須有理性,有理性支撐。一如文化性知識一樣,條件性知識也是教師專業(yè)知識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條件性知識主要是教育科學理論及其他理論知識,包括哲學知識。理論,幫助我們進行理性思考,走向思考的深度,讓自己成為一棵“有思想的蘆葦”。正是理論的支撐,才會讓教師[6]從實踐者走向實踐家。實踐家與實踐者的顯著區(qū)別,我以為主要是理論、理性深度上的差別。教師的格調與理論是密切相關的。

      審美品位。審美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審美境界是自由境界、創(chuàng)造境界。教師的審美品位,主要體現(xiàn)在:對美的喜愛與追求,對美的事物的欣賞,有美的形象和氣質,生活充滿意義;讓教育教學充滿審美意義,讓教育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美的歷程,學習活動中充滿著愉悅的審美體驗,而且和學生共同創(chuàng)造美。

      教師的格調往往聚焦于教師的教學風格。風格是教師成熟的標志,成功的重要標志,是教師專業(yè)生活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打開未來之門的一把鑰匙,是教師發(fā)展的最高境界。風格是思想的雕塑,思想是風格的血液。懷特海說:“在風格之上,知識之上,還有一樣模糊的東西,那就是力量。風格是力量的形成形式,是對力量的約束?!盵7]他說的力量,實質是思想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在“眾神之上”,足見其神圣;“命運般”,足見其靈魂的偉大與神秘。記得黑格爾在美學著作中說過,風格是種習慣。如此等等,風格,教學風格,是格調的凝練;提升格調,需要追求教學風格。

      寬度、厚度、高度,構建起教師發(fā)展的“立方體”,這一立方體將在教育大地上高高聳立起來,閃爍異樣的光彩。

      三、教師作為一個學習者的存在,讓視野、格局、格調敞亮、高揚起來

      教師的身份、角色有多重界定,這些界定都有道理,都凝練并彰顯著教師的專業(yè)尊嚴,閃亮著教師的價值光芒。今天,我們想從一個角度去闡釋:作為學習者的教師?!白鳛閷W習者的教師”是世界經(jīng)合組織(OECD)對教師教學的國際調查的主題。這一主題揭示了教師的本質,具有深刻性、現(xiàn)代性、未來性,當然就具有引領性。

      學習,是時代的話語,是世界性的話語。自從終身學習理念提出,對學習的解讀越來越豐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多個國際教育報告中對學習做了論述,又在2015年《反思教育:向共同利益理念的轉變》中對學習做了闡釋,其要旨是:學習既是手段,又是目標;既是結果,又是過程;既是個人的事,又是集體的努力。固然,這一界定是針對學生的學習而言的,卻完全適合教師。這些闡釋,其實再次重申并闡釋了學習者這一核心理念。因此,OECD將教師定性為學習者是教師發(fā)展的重要國際走向。其實,《論語》中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痹缇统珜W習,倡導合作學習,倡導學習者的理念。所以,“作為學習者的教師”的深刻性、現(xiàn)代性、未來性是有其文化根源的,“作為學習者的中國教師”更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思想精髓,具有標識性意義。

      問題還在于學習什么。佐藤學的論述對我們啟發(fā)很大。他從實踐論的角度將學習分為三個方面:認知性、文化性實踐,社會性、政治性實踐和倫理性、存在性實踐。認知性、文化性實踐旨在建構客體的關系與意義,社會性、政治性實踐旨在建構課堂中的人際關系,倫理性、存在性實踐旨在建構自身內部關系。[8]如上文所述,這些維度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所言的,卻同樣也完全適合作為學習者教師的學習。當下,教師的學習更多集中在教師的認知性、文化性學習上,嚴格地說,其中的文化性學習仍然很不夠;相比之下,社會性、政治性學習和倫理性、存在性學習則顯得更弱,甚至是缺失的。完整的學習實踐,才能讓教師成為完整的學習者,不言而喻,完整的學習才會讓教師的心靈世界更完整、更豐富,視野也就會更寬,格局會更大,格調會更高。

      作為學習者的教師又關聯(lián)著兩個問題:作為兒童研究者的教師和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教師。作為學習者的教師,要學習研究,學會研究;作為研究者的教師,教學即研究,教師應當是研究者。研究所關涉的領域是多方面的:課程的、教學的、管理的、家校合作的、專業(yè)發(fā)展的……這些都要研究,都要學會研究,而這一切都應指向兒童(當然也指向自己的專業(yè)成長),都應聚焦于兒童研究上。蒙臺梭利說,童年是有秘密的,而研究童年的秘密“將使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人類的秘密”,[9]無論是童年的秘密,還是人類的秘密,都是“生命本身的秘密——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力量從受孕的那個時刻起就指導著人的肌體”。[10]值得注意的是,“他在這世界中……然而這世界并不了解他”,我們不必披上“謙虛的罩衣”,因此,還沒有讓兒童從學會走路開始,讓他有“第二次降生”。[11]我們一定要掀開那所謂的“謙虛的罩衣”,解開童年的秘密,發(fā)掘那神秘的創(chuàng)造的力量,讓他們獲得第二次出生的機會,成為幸福的兒童。讓教育走上幸福之路,讓兒童幸福起來,這是崇高的格調,宏大的視野與格局。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教師。教師是創(chuàng)造者。教育說到底是教師創(chuàng)造的,學校說到底是教師創(chuàng)造的。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教師,把教師的發(fā)展推向了制高點。如蒙臺梭利所言,創(chuàng)造力早就鐫刻在教師的生命中,今天提出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教師,就是回到教師的生命之中去,讓生命價值得到尊重,得到開發(fā)。這一回歸,關鍵是解放教師,減掉教師不必要的負擔,讓教師的心智展開,讓教師的心靈自由起來,而自由是人存在的本質,自由是教師創(chuàng)造的保姆。解放教師的過程同時也是賦權的過程,當開放與賦權相遇,教師必定增能,開闊了視野,放大了格局,格調的提升也就在其中了。必須指出的是,當下教師作為創(chuàng)造者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除了生態(tài)與機制問題外,教師也受到一些價值觀影響。就在教師節(jié)前一天,在訪談中有教師問我,是怎么看待“佛系”的?!胺鹣怠钡拇蟾乓馑际恰澳悴灰獰┪?,我也不煩你”。這種看淡一切的生活態(tài)度和方式,我當然是不贊同的。解放教師絕不是讓他們清閑,絕不是讓他們與世隔絕、與時代相隔離,也絕不是丟棄正確價值觀。若此,怎能創(chuàng)造?怎能有大視野、大格局、高格調?所以,教師要改變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

      作為學習者的教師,當下最為根本的是要做中國立德樹人的好教師。將立德樹人落實在課程、教學、活動、管理中。立德樹人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根本任務,也是教師發(fā)展的根本方向與根本任務,這是教師發(fā)展的大視野、大格局、高格調。我們應當為此而奮斗。

      責任編輯 李帆

      注釋:

      [1][2]博爾諾夫.教育人類學[M].李其龍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0-11.

      [3]尼采.尼采的心靈咒語[M].白取春彥編.曹逸冰譯.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1:12,57-58.

      [4][5]司馬云杰.文化價值論[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2-3.

      [6][8]佐藤學.課程與教師[M].鐘啟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6,241,327-328.

      [7]懷特海.教育的目的[M].莊蓮平,王立中譯注.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10,18.

      [9][10][11]瑪麗亞·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M].馬崇根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3,17.

      猜你喜歡
      格調教師發(fā)展格局
      正相關:格局與結局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32
      格局
      聯(lián)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調解工作格局
      人民調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16
      教師發(fā)展自律動力問題探討
      大學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19:15:38
      民辦本科院校教師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qū)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fā)展的問題和對策
      大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32:09
      如何打造高格調的農(nóng)產(chǎn)品
      一盞臺燈如何提升格調?FLOW LAMP闡釋何為極簡與優(yōu)雅
      法式新格調
      車迷(2015年11期)2015-08-23 11:48:12
      小人物的大格局
      小說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1:10
      莒南县| 老河口市| 类乌齐县| 淮安市| 遂宁市| 社旗县| 博湖县| 乐至县| 濉溪县| 龙陵县| 屯门区| 清河县| 城市| 奈曼旗| 桐庐县| 安平县| 宁阳县| 肇庆市| 昭苏县| 邹平县| 且末县| 沁源县| 当阳市| 大同县| 疏勒县| 璧山县| 康平县| 沅江市| 抚顺县| 和田市| 司法| 文登市| 焦作市| 陕西省| 徐水县| 宝清县| 天水市| 武清区| 金川县| 克东县|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