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芳
【摘 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是媒體融合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四級辦臺”的縣級廣電媒體,如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yōu)勢、加快媒體融合發(fā)展,是必須直面的問題。本文以道德思辨類欄目《德潤儀征》進校園為案例,對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進行探索和嘗試,通過融合傳播,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關鍵詞】融合? ?觀念? ?創(chuàng)新? ?內容為王? ?傳播力? ?影響力
媒體融合時代,自辦節(jié)目如何從“相加”到“相融”?道德思辨類欄目如何走出演播室讓更多的受眾參與、從中汲取道德的力量?今年4月份,江蘇儀征市廣播電視臺策劃了一場大型全媒體融合集中行動,道德思辨類節(jié)目《德潤儀征》走進儀征技師學院校園,手機APP、廣播、電視、報紙、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等多平臺共享共融,讓好人的事跡傳遞到千家萬戶,讓道德的力量感染更多受眾,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進一步增強。
一、轉變思路天地寬
《德潤儀征》是中共儀征市委宣傳部與儀征市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打造的一檔大型道德思辨類欄目,欄目堅持以“愛、敬、誠、善”為主線,關注儀征本土“身邊好人”,通過主持人串場、好人VCR事跡介紹以及特邀嘉賓點評、現(xiàn)場觀眾與“好人”的互動交流等形式,多角度展示“好人故事”,通過對身邊好人事跡的立體報道,激勵更多的人學習“好人”的可貴品質,弘揚社會正能量。欄目2017年8月開辦以來,一直采用的是演播室錄播方式,參與節(jié)目錄制的人員除了主持人、點評嘉賓、“好人”本人外,現(xiàn)場群眾多為“好人”所在單位及親屬,人數(shù)10人左右,無論是參與面還是互動性都不強。媒體融合時代,為了讓欄目跳出演播室,走進鄉(xiāng)鎮(zhèn)、走進學校、走進企業(yè)、走進普通百姓生活中,通過多媒體、多平臺報道方式,把“好人故事”“好人精神”傳遞給更多的受眾,融入普通百姓生活,今年4月中旬,儀征市廣播電視臺創(chuàng)新節(jié)目理念,策劃了《德潤儀征》走進儀征技師學院活動,邀請各高校院系專業(yè)的400多位師生代表、資深媒體人來到現(xiàn)場,圍繞“一技之長——收獲人生精彩”這個話題,嘉賓與學生面對面進行交流。由于前期策劃、預熱宣傳到位,欄目錄制當天,不少學生家長來到現(xiàn)場,參與現(xiàn)場互動交流,現(xiàn)場感、參與度明顯增強,擴大了欄目的影響力,實現(xiàn)了現(xiàn)場觀眾人員結構的多樣化。
二、內容為王有看頭
4月的儀征花紅柳綠,一片生機。除了滿目芳菲,最有生機和活力的,莫過于校園朝氣蓬勃的學生。在儀征技師學院有一支享譽全省的龍舟隊,隊員來自學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學生,組建三年,在全省屢次獲獎奪冠,也就是這6名儀征技師學院學生隊員去年備戰(zhàn)省運會訓練時,挽救了一位落水老人的性命。為了讓更多的同齡人了解這6位“儀征好人”背后的故事,《德潤儀征》欄目把錄制現(xiàn)場放在了這6位“儀征好人”所在的學校。欄目錄制分上半場、下半場進行。上半場話題圍繞“龍舟精神結美德之果”,通過藍方嘉賓南京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副教授李曉愚對救人隊員的提問,分享“好人”救人的故事和人生感悟。“你能簡單描述一下當時救人的情形嗎?腦海中有什么想法?這個和你們平時比賽往前沖有什么不同?”“你們日常的訓練、參賽,這些經(jīng)歷給你們帶來哪些改變?”面對這些提問,兩名隊員現(xiàn)場回答,此外還有3名學生家長對孩子參加龍舟隊前后變化進行描述,讓大家領悟到:人生有 “看得見的彩”和 “看不見的彩”,獲得的獎牌和掌聲是“看得見的彩”,而他們身上高尚的道德和品行,是“看不見的彩”,吃過的苦和流過的汗水,會成為學生今后成長道路上的一份寶貴財富。紅方嘉賓揚州大學副教授吳林斌的點評,則讓話題得到了升華:龍舟精神就是一種體育精神,體育精神能夠做到極致,就是一種工匠精神,“讓自己優(yōu)秀,讓團隊出色,將來成為大國工匠”,這些都離不開學校教育引導。現(xiàn)場嘉賓與學生妙語連珠,“儀征好人”隊員的救人故事、他們成長中的困惑以及面對困境積極向上的精神,讓在座的400多名師生、家長產(chǎn)生共鳴,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洗禮。
“成才”先“成人”。人品是人生的底子,底子扎實了,才有萬丈高樓。如果說,上半場的互動讓受眾從儀征技師學院龍舟隊隊員身上看到了道德力量,那么下半場的話題——“如何讓青少年憑借一技之長收獲人生精彩”,則讓我們看到了“恒心、毅力和精益求精”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通過教學老師的教學感悟以及學生拆裝手動變速器的現(xiàn)場展示,通過紅、藍嘉賓的現(xiàn)場點評,讓在場的學生和家長明白了一個道理:“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薄度嗣袢請蟆吩u論員劉根生的現(xiàn)場點評,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努力奮斗,我們一定能憑借一技之長收獲人生精彩!”由于節(jié)目內容有看點,話題有共鳴,兩個多小時的現(xiàn)場錄制氣氛熱烈,秩序井然,“好人故事”“嘉賓點評”讓大家深受感染和感動。
三、融合報道受眾多
“一次生成,多形式傳播”是融媒時代對媒體的要求。如何通過全媒體集中行動,讓節(jié)目走出演播室,讓更多的受眾參與其中,《德潤儀征》走進儀征技師學院活動做了積極嘗試。
當天,除了多機位高清電視現(xiàn)場錄制外,《儀征發(fā)布》手機APP同步進行直播,電視《儀征新聞》微信公眾號、儀征廣播微信公眾號、儀征廣播電視網(wǎng)第一時間進行現(xiàn)場發(fā)布,與此同時,廣播、電視、報紙、新媒體記者圍繞這一活動主題進行現(xiàn)場采訪,采訪嘉賓、學生、老師、學生家長,并結合媒體特點進行融合報道,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活動當天《儀征發(fā)布》現(xiàn)場點擊率達2.8萬人,活動回看率達1.1萬,近百名粉絲留言,點贊這一全媒體行動:“傳播正能量!”“我們收益很多,建議給每個孩子都看看?!薄耙患荚谑?,技行天下!”“現(xiàn)場氛圍棒棒的!”“《德潤儀征》把‘儀征好人故事送到家門口”……
《德潤儀征》進校園媒體集中行動是縣級媒體融合的一次成功嘗試,實現(xiàn)了“一次采集,多平臺傳播”,豐富了欄目的呈現(xiàn)方式,擴大了儀征主流媒體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受教育,同時擴大了儀征技師學院的知名度,讓更多的受眾了解儀征技師學院,活動的服務性得到提升。
媒體融合時代,只有守正創(chuàng)新,才能擁抱未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朱春陽.全媒體發(fā)展是媒體融合創(chuàng)新的行動坐標[J].中國廣播,2019(04):1;[2]李忠.從觀念到行動:媒體融合的演變邏輯[J].傳媒,2018(18):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