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希宏
稻米粒長短千差萬別。長槍江米熟,小樹棗花香,講的是一種長粒糯米。祿米獐牙稻,圓蔬鴨腳葵,則是一種尖粒品種,以動物牙齒來命名。長腰匏犀瘦,齊頭珠顆圓,是說米粒長長葫蘆籽,粒狹而長如柳葉,是不是苗條很好看;齊頭白,則是圓凈如珠,狀其粒之圓也。至于年年十月騫,珠稻垂欲新,講的也是一種短圓粒的粳稻。
人們用長度和長寬比來表述米粒長短。標準認為,稻米粒長6.5毫米以上的為長粒。我國南方的秈米,特別是華南,普遍種植的已經(jīng)是長粒的秈稻。外觀好看,透明白亮,吃到嘴里顆粒分明。這個指標,在粳稻中是一項空白。因為傳統(tǒng)認為,粳稻就是短圓粒的。不但是我國粳稻,日本等國的粳稻也都是短圓的。然而未來的事并不一定,長粒型的粳稻研發(fā)已是蒸蒸日上,粳米粒長甚至可以超過1厘米,長寬比可以達到5.0以上。
長短自有學問。國際貿(mào)易的稻米,對粒長很有要求,典型如泰國香米,也是細細長長。長粒的稻米,在加工過程中容易斷裂。這也對長粒稻品種的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好看,而且要盡可能保持不斷裂。粳稻因為支鏈淀粉含量普遍較高,稻米本身相對柔軟。所以,粳米變長了,相對而言,商品米率比同樣長度的秈米也會高些。
稻米粒長是一個復雜性狀,科學家克隆了好多個影響粒子大小長短的基因。比如有個GS3,它的功能缺失,稻米粒會變長,而且還影響到水稻植株的生長發(fā)育。這也不難理解,稻米本身是果實,也是種子,牽一發(fā)而動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