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忠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烏牛第一小學
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它是以學校文化活動為主體,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chuàng)建的,以良好的校風和校園精神為標志,充滿時代氣息和校園特點的人文氛圍?!吨袊逃母锖桶l(fā)展綱要》明確指出:“建設健康生動的校園文化,樹立良好的校風、學風,使得學校得以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毙@文化生動地反映出一個學校的校風校貌,傳遞著一個學校的教育理念和辦學思想,凸現(xiàn)學校廣大師生的價值觀念、審美標準,是學校對外宣傳自己的一張“名片”。校園文化可分為制度文化、課程文化、環(huán)境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等方面。長期以來,人們比較熱衷于環(huán)境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設,因為這是有形的,比較容易見效,而教師文化的建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事實上教師在學校文化的建設或重塑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主體作用,他們既是學校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實踐者和傳承者,也是學校文化的受教育者和受益者。而當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教師個人價值觀,使教師的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與學校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結合起來的時候,教師的文化就一定能去引導、熏陶學生文化的發(fā)展,離開了教師,再好的文化理念也將得不到落實。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校園一定要有教師文化的蓬勃發(fā)展。教師是學校賴以生存發(fā)展的最寶貴的資源——人的資源。在思想觀念上,行使教育管理權力的人,應該把教師看成是辦學最大的、最具活力
的資源,教師的思想境界、工作質量、潛在能力的調(diào)動、運用和發(fā)揮,可以轉化為較高的辦學效益。教師能夠勝任社會賦予他們教書育人的職責,學校就能夠存在和發(fā)展,反之學校就會衰落。如果一個學校營造出了教師發(fā)展的濃厚氛圍,教師具有強烈的發(fā)展動力和明確的發(fā)展目標,那么這所學校一定會充滿活力,生機盎然。因此,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校園文化的重塑,并使校園文化成為強有力的“文化磁場”。
十七大報告提出“樹立科學發(fā)展觀,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將人的全面發(fā)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以人為本”作為自己的本質和核心。學校發(fā)展的關鍵在于教師,首先要有一流的健康教師隊伍。但是,當前,教師承受著來自社會、學校、家長各方面的壓力,當前教師的心理發(fā)展狀況也是不甚樂觀。教學改革下帶來的巨大壓力使其難以承受;“職業(yè)倦怠”現(xiàn)象嚴重,教學熱情日減;部分教師由于自身的溝通能力有限,導致人際關系不甚協(xié)調(diào);工作壓力大,長時間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身心俱疲;對社會上、教育中及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矛盾,不能客觀地對待,常常抱怨。教師以備課組為單位,團結協(xié)作、取長補短,匯聚群體智慧進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給了教師互相補充、交流學習的機會,提高了教研效率和備課質量,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切實提高,這是教師和諧互助的一個例證。二是規(guī)范評價機制。堅持全面公正客觀的評價,從對教師自身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發(fā)展的要求,建立有利于教師發(fā)揮自己優(yōu)勢,改善自己不足,能將工作壓力變?yōu)椴粩嗤晟谱陨硭刭|的動力的評價體系,把評價當成對教師的一種教育行為和教育方式,充分理解教師,尊重教師,充分重視并真正實施教師的自我評價,不讓其流于形式,不挫傷教師的積極性。三是多給人文關懷。為每位教師的生日準備精美的生日卡和鮮花;教職工有喜學校道賀,有困難學校幫助;管理過程中實行“誡勉談話”制度,教師存在問題,學校及時指出,給員工留出改正不足的機會,在每天的公示欄上加上一些教師生活中的溫馨提示等等。這些看似平凡的婆婆媽媽的生活瑣碎事,卻能拉近學校管理者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消除領導與教師之間的隔閡,改善關系,建立良性的“官民魚水情”。
優(yōu)秀的教師文化需要以豐厚的文化底蘊做基石,如今大部分教師沒有讀書的習慣。他們往往抱怨工作壓力大,沒有讀書的時間。這些是事實,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正是由于文化底蘊的缺乏,才使得教師付出的大量勞動停留在低層次上,缺乏對自身工作高遠的立意,缺乏對學生精神上的引領。張大千先生說:“作畫如欲脫俗氣、洗浮氣、除匠氣,第一是讀書,第二是多讀書,第三是有系統(tǒng)、有選擇地讀書?!弊x書對于畫家尚且如此重要,何況對于教師。諸多新教育實驗者提出:教師讀書不僅是尋求教育思想工作的營養(yǎng),教育智慧的源頭,也是情感與意志的沖擊與交流。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讀書與反思中成長的。讀書不但是教師教育的需要,也是在不斷地豐富教師人生的內(nèi)涵。學校應確立“讓讀書為精神打底,讓讀書為教學添力”為行動理念,制定出詳實的教師讀書方案。學校推介每位教師必讀教育專著和雜志,同時認真做好教育理論讀書筆記,寫好教育隨筆。
理想的教師文化應該是專業(yè)勝任、生機勃勃、力爭上游的文化。好的教師群體應該能夠高效、優(yōu)質地完成教學任務,能夠不斷地超越自我,不斷提升自身的境界?!敖萄辛⑿?,科研興校”既是口號,更是奮斗目標。如果說學校是教師成長的沃土,特色鮮明的校本教研活動就是教師成長的養(yǎng)料和源頭活水。
社會的進步,時代的需要,學校的發(fā)展,呼喚著教師文化的重塑。教師文化是一本書,讓學生時時受益,終生受益;教師文化是一筆財富,傳承著學校的歷史,鑄就著學校的輝煌;教師文化更是一種境界——蘊含教育的使命。教師文化建設對于學校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新、學校質量的提高、良好學校聲譽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