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炎東
打我記事起,爸爸在我眼中的形象就是這樣的:個(gè)子較高,身體像沒有水分的干柴,干起活來,總能看到那恐怖的暴出來的青筋。但在我心中,他是最不平凡的,也是最愛我的爸爸。(過渡自然,欲揚(yáng)先抑的手法運(yùn)用得恰到好處。)
在我小學(xué)二三年級時(shí),爸爸總是接送我上下學(xué),我也總會和同學(xué)自豪地說:“瞧,這是我爸!是不是很帥!”(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相較于修改前的“父親”,更顯語言的張力)放學(xué)后,我只要看到作出伸長脖子、努力尋找的動作的人,就知道那一定是爸爸。每次放學(xué),我沖向爸爸時(shí),他總是熟練地拿起我的書包,大笑道:“快走,你媽把飯菜都燒好了,可香呢!還做了你最愛吃的紅燒肉!”我也總是開心地向前跑,可這時(shí),爸爸卻掉了隊(duì)。感覺爸爸沒有追上來,我便回頭喊道:“爸爸,再走快一點(diǎn)兒!要不然,紅燒肉就被媽媽吃完啦!”“那你還不快點(diǎn)走,放心,我就在后面看著你?!薄班?,聽爸爸的?!保ǜ缸娱g的對話趨于生活化、口語化,符合語境。)
那一刻,我聽出了爸爸對我的愛。這份愛,是我成長過程中最溫潤的土壤!
第一次跟隨集體去外地游玩。下午出發(fā)時(shí),媽媽叮囑我:“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千萬別被壞人騙了??!”爸爸卻在一旁邊玩手機(jī),邊滿不在乎地說:“都是男子漢了,難道還怕不成?”聽了爸爸的話,我暗下決心,一定要證明給他們看。
背起父母為我準(zhǔn)備的行囊,剛出樓門,我眼睛的余光便看到一副熟悉的永遠(yuǎn)在我面前保持堅(jiān)強(qiáng)的面孔,那是一位永遠(yuǎn)想著孩子、愛著孩子的父親,正悄悄地守望著孩子。(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動。)
我一直覺得爸爸是不會老的,覺得他那寬厚的臂膀會一直守候著我長大。但是,我錯了。(注意了過渡銜接,表情達(dá)意上更能體現(xiàn)上下文的文意貫通。)
那一天,在爸爸經(jīng)營的酒店里,那個(gè)老態(tài)龍鐘的背影讓我心酸。那時(shí),爸爸正手握炒鍋,佝僂著背,吃力地在灶臺前顛炒著,像是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一樣。剎那間,滾燙的淚水盈滿了我的眼眶,灼痛了我的心。
那一刻,我明白了在我面前沒有背影的父愛!
(安徽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學(xué)南校區(qū))
案例總結(jié)
升格后的作文有以下亮點(diǎn):
1.過渡更合理。恰到好處的進(jìn)行過渡,讓敘事更有層次。
2.語言更貼切??谡Z化的表述,使習(xí)作更富有生活氣息,人物的對話也更符合語境。
3.情感更真摯。題目為“沒有背影的父愛”,而小作者的情感卻是逐步深入且含蓄深沉的。在前文兩次敘事、一次場景的敘寫中蓄勢,凝聚至文末“那一刻,我明白了在我面前沒有背影的父愛!”這是一個(gè)平時(shí)對孩子似乎大大咧咧、不善言談的父親,卻用自己寬厚的肩膀溫暖孩子的心的父親。習(xí)作前后對父親形象的刻畫,也讓讀者明白了“我”對“身體像沒有水分的干柴”的父親深切而含蓄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