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看來鯊魚早就知道這一點了:它們的寶寶在母親肚子里的時候,就開始“練”游泳了。
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胎兒在母親子宮中通常都是不動的,動的話,幅度也不會太大。像哺乳動物一樣,某些鯊魚也是胎生,而不是卵生的,科學家猜測,鯊魚胎兒是不是也總呆在一個地方呢?但水下的超聲波顯示情況并非如此。
最近,一個日本研究小組對水族館中三只懷孕的銹須鯊進行了超聲波掃描。雌性銹須鯊有兩個相連的子宮,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從孕后第三個月開始,兩個子宮中胎兒的數(shù)量一直在變化。
這表明,發(fā)育中的鯊魚寶寶經(jīng)常從一個子宮游到另一個子宮。要在子宮之間游動,必須穿過一個狹窄的U形接口。超聲波圖像顯示,鯊魚寶寶穿越接口時,擺動著尾巴,跟成年鯊魚游動時的姿態(tài)完全一樣。
目前尚不清楚為什么鯊魚寶寶在出生前就開始游泳了,一種可能是,它們在尋找食物。銹須鯊的胎兒以未發(fā)育的卵為食,它們在子宮之間游動可能是為了尋找更多的壞卵。
如果真是這樣,銹須鯊的胎兒寶寶就不是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有意識地學游泳,而是為了尋找食物,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游泳的。
子宮里一片漆黑,它們又是怎么找到路線的呢?研究人員猜測,鯊魚寶寶可能是沿著子宮壁游動,通過不停觸摸子宮壁來導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