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恩航/南昌大學
很多事情不記下來就會忘記,所以我會經(jīng)常故作高深。南京之行期待已久,恰董帥他鄉(xiāng)歸來,一拍即合。從學校出發(fā)已是下午,快餐店的老板,兜售扒雞的乘務員和吃檳榔致牙齦壞死的旅人都讓人印象深刻。始至南昌,天色漸暗,因抽煙而與檳榔男結(jié)緣的舊友正在交談,我俯身望著窗外,玻璃映著過道的行人,前排吃東西的姑娘和我的臉。窗外的土地一直是這樣,連綿不絕,好像永遠沒有盡頭,高鐵能飛快的把它們甩在身后,要登頂卻還是要靠那一兩條通幽小徑,想我若是侵略者,也絕沒有征服這片土地的欲望。夜色還在沉浸,回頭恍惚間山丘已與夜色融為一體,大地再沒有棱角分明,一絲恐懼襲來,這種感覺我未曾體會。
到了九江已是半夜,我跟董帥說,這是我的朝圣之旅。出了車站,九江的濕熱才引起我們的重視,脫掉外套裝進書包,外鄉(xiāng)人的氣息無處遮掩。出站口外便能遠遠的瞥見幾根石柱佇立在廣場中央。柱子頂端的圓球也在散發(fā)著光芒。匆匆找到了一家旅店,沒有洗漱便混著興奮睡著了。直到第二天早晨才看見了旅店周邊的全貌。我趴在窗臺,眼前是停滿汽車,遍布梧桐的坡路,路的左邊與正在施工的主干道相連,右邊延伸到山坡里,好像望不到邊。這一點我在離開旅店的時候再一次確認,目光所致,皆是梧桐。
簡單的洗漱,我們坐上了從九江到廬山的汽車。山路的顛簸也讓人記憶猶新。天邊的云彩湛藍無比,與藍色的天空交相輝映。很久沒有這般悠閑的看著天空,這份心境也讓我對這次旅行更加的期待。遠處紅色屋頂?shù)膭e墅在綠樹中若隱若現(xiàn),巧妙間也構(gòu)成了一幅愜意的篇章。逐漸登頂,也感受到了廬山的涼爽,避暑勝地名不虛傳。微風拂過額頭,好像從沒有這般體驗過的享受。這種感覺,也絕不是文人墨客筆下的文字所能替代的。真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牯嶺鎮(zhèn)作為廬山上十分著名的經(jīng)典,想象中的安然自若被實際上的繁華所取代??赡苁且驗槁糜螛I(yè)的發(fā)展,牯嶺鎮(zhèn)上的飯店、超市、賓館一應俱全,如果不是初來乍到,我還真以為身處南國的某一個都市。在牯嶺鎮(zhèn)上游玩了一番,也在此感受到了長江的浩淼,鄱陽湖的無垠。到了夜晚,天色漸暗,廬山與九江市區(qū)的燈火闌珊便盡收眼底。到了這時,我們才感嘆牯嶺鎮(zhèn)的美妙。夜晚留宿酒店的名字也十分文雅,稱之為云中客?!,F(xiàn)在看來,這個名字也是實至名歸了。酒店的布置十分典雅,有吊椅有池塘,與其說是一個酒店,它更像是一個建立在世外桃源中亭臺樓閣。夜晚的天空也十分的空明,月色與群星一覽無余,時而聽到花壇中蟲子的嬉戲,伴著這樣的樂章我們也度過了在廬山的第一個夜晚。
導游的引導下,我們正式開啟了廬山之行。作為我們游玩的第一站,錦繡谷的景光便賺足了游客的眼光。其面朝如琴湖,背攬幽靜的山谷,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間仙境。作為廬山風景區(qū)最為著名的一個湖泊,如琴湖也是實至名歸。放眼望去,一片茂密的竹林散布在湖水的對面,湖中央幾片云彩的倒影波瀾不驚。不只是如何的設計,在湖水的中央好似有很多布置的花草,紫色的薰衣草十分茂密,為這一景觀增添了不少的色彩。一座涼亭坐落在湖水中央,在波光粼粼的湖水映襯下,涼亭更顯別致。當立足如琴湖回望谷中,兩側(cè)的青山也好似不甘寂寞的搖擺。南方的山不似北方的含蓄,光禿禿的只有幾叢綠色彰顯熱情。層巒蔥翠,這是我能想到的詞,意氣風發(fā),這是我當時的感受。
當夜色再次降臨,天空中色彩的變化也足以為人所關(guān)注。在這個由夜色鋪成的畫面中,上弦月高高掛起,月亮發(fā)出的皎潔的月光純潔無比。定睛一看,月亮旁還有一顆十分閃耀的星星,據(jù)董帥說,它的名字叫做金星。好一顆金星與月亮遙相呼應,不經(jīng)意間竟構(gòu)成了一幅金星望月的畫面。兩個人悠然的躺在觀景臺的躺椅上,面朝星空,微風習習。一天的疲倦也好似隨著月色無影無蹤。
清晨的陽光柔和且溫暖,當照進慵懶的被窩時,我二人也早已洗漱完畢。新的一天又要開始了,我們同樣滿懷期待。第二天的規(guī)劃在于廬山的五老峰與三疊泉。這也是廬山風景區(qū)中的璀璨明珠。顧名思義,五老峰便是由五座山峰相連構(gòu)成的山脈,登頂望去,九江與鄱陽湖的景觀盡收眼底。古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今雖未有小天下之感,但居高臨下的豪情萬丈也讓我跟董帥激動不已。相比于之前攀爬過的黃山,這座五老峰更顯險峻。于是我們決定在攀登完五峰后在奔赴三疊泉。但是接下來路程的漫長也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正所謂是望山跑死馬,近在咫尺的山峰卻在跌宕間遙不可及。當費勁力氣爬完五峰后,我們的體力也好似沒有了源頭的枯水。待一路向下奔赴三疊泉后,筋疲力盡的感覺也是油然而生。自然的力量足以叫人敬畏,無邊無際的綠色和白云,也讓我不由得感嘆山河不可欺。
三疊泉不遠處有一家小店,想來這樣的小店必定是別具風情。進店小食過后,我跟董帥席地而坐,靜靜的望著眼前的瀑布。耳中的聒噪從未停止,與其它的聲音不同,瀑布的擊水聲乍一聽雜亂無章,恍惚間竟能感受到一絲山川之美。流水如綢緞般絲滑,從高處落下,鬼斧神工般的分作了一疊、二疊和三疊。三疊瀑布錯落有致,不同的角度也能收獲不一樣的美感。當水流沿著巖石滑落,在下面便自覺形成了一個小湖泊。湖泊的盡頭便由涓涓細流釋放著激情與愜意。水流順山勢而下,便成為了廬山中自然的風光,這清泉可能匯入了大海,可能滲入了土地,想來這便是山泉時常被譽為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原因吧。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边@句詩是用來形容三疊泉的。實則不然,據(jù)記載李白是在看到了廬山另一條不知名的瀑布時有感而發(fā)所寫的《望廬山瀑布》。因為三疊泉的名聲更為響亮,所以人們便想當然的將這份美譽授予了三疊泉了。
第三天主要的目的地是久負盛名的“美廬”,先是在不遠處看見了一座別墅,走近后一塊刻著“美廬”二字的石頭便映入眼簾。在相互拍照留念后,我們繼續(xù)瀏覽。說起美廬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這座曾經(jīng)住過國共兩黨最高領(lǐng)袖的別墅,參觀其中不僅能夠感受到別樣的建筑風采,其中的政治韻味也令人回味不已。
在導游的指引下,我們首先參觀了蔣介石的夏都官邸,因為曾是蔣夫人生活的場所,所以也由此博得了“美廬”的美譽。作為一座典型的石木結(jié)構(gòu)建筑,讓人難以想象,在當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在這峰巒蔥翠的廬山,修建這樣一座別墅需要多少心血。進入會客廳后,典雅莊重的布置讓人有些喘不過氣。墻上錯落有致的懸掛著蔣介石以及夫人的很多生活照片,斯人已去,曾經(jīng)的榮光也好似從未消散。會客廳的側(cè)面便是宋美齡的臥式。其中的布置很大程度上還原了當事的實況。典雅高貴的布置也與宋美齡的氣質(zhì)十分相符。二樓的空間同樣十分寬敞,蔣介石的臥室、會客廳以及辦公室便身處其中。最令人稱奇的倒不是布置的華麗,衛(wèi)生間中馬桶之高級,讓所有瀏覽者都為之贊嘆。不得不說,美廬的確有很多其它景觀不具備的風情, 但是因為瀏覽過程不允許拍照,所以在回憶的過程中也遺漏了不少的細節(jié)。
廬山會議遺址也在我們觀光的范圍內(nèi),這個坐落在寬闊平地上,由漫天松柏所圍繞的禮堂。精美之余也不失莊嚴。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色相協(xié)調(diào)的設計也讓人嘆為觀止。作為中西合璧式的石木結(jié)構(gòu)建筑,廬山會議遺址本身也是廬山三大建筑之一。該建筑落成于1937年,最早稱之為廬山大禮堂,見證了戰(zhàn)爭的硝煙彌漫。在解放后被改名為廬山人民劇院,我黨的數(shù)次高級會議都是在這里召開。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數(shù)1959年召開的中央八屆八中全會,也正是這次非同尋常的政治會議,使得廬山人民劇院蒙上了別樣的面紗。而在今天,歷史賦予它的政治和歷史價值也為我們所稱道。為了紀念這座建筑的別樣經(jīng)歷,廬山人民劇院也改名為廬山會議紀念館。在參觀時,當年開會時的排椅仍在,偉人的身姿恍惚間竟若隱若現(xiàn),這也給我與董帥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隨著通幽小徑繼續(xù)向前,不久便為路邊一個標注為“廬山戀”的電影院停留。上前詢問得知,這個影院每天只放映《廬山戀》。想來身處廬山再觀賞一部《廬山戀》,一定也是別樣的體驗,但是無奈因時間限制而最終放棄。遺憾也是另一種美,希望在下一次與廬山相逢時能夠完成這個愿望。
回首間,我們的廬山之行也便結(jié)束了,每每回想起廬山上的見聞,除了身體還在隱隱作痛之外,廬山的景色也不可抑止的映入眼簾。作為一座山水名山、文化名山、政治名山。我希望廬山的未來會越來越好,而作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廬山的“真面目”也需要后人繼續(xù)未知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