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翻譯規(guī)范視角下《詩經(jīng)》英譯研究
      ——以汪榕培譯本為例

      2019-11-15 04:09:37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長江叢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譯本英譯詩經(jīng)

      ■張 鑫/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一、前言

      《詩經(jīng)》居于五經(jīng)之首,堪稱中華文化經(jīng)典。自英國傳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1871年的無韻體譯本以來,《詩經(jīng)》英譯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之后,阿連壁(Clement Francis Romilly Allen),威廉·詹寧斯(William Jennings),阿瑟 ·韋利(Arthur Waley)等多位國外譯者重譯或復譯《詩經(jīng)》。中國本土譯者有楊憲益(選譯本),許淵沖、汪榕培和任秀樺(全譯本)等多個版本。而對于對數(shù)量龐大的中國本土譯者,美國翻譯家溫伯格在列舉20世紀以來較有影響的中詩英譯者時只字未提。除去汪榕培外,《牛津英語翻譯文學指南》(The Oxford Guide to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也未提及任何中國譯者。即使在PQDT(英語博碩士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中檢索,提到中國本土《詩經(jīng)》譯者的也非常罕見。

      就國內研究而言,古詩英譯一直是中國翻譯研究的重要一環(huán)。近百年來,中國詩歌翻譯理論探討基本上都是圍繞詩歌語言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展開的?!对娊?jīng)》英譯的研究也是如此(打開中國知網(wǎng)搜索即可發(fā)現(xiàn))。20世紀70年代以來,文化學視角將文化、社會等多元系統(tǒng)納入翻譯研究的范疇,受其影響,國內翻譯學者逐漸將詩歌翻譯這一人文活動放置與更為廣闊的社會文化歷史多元系統(tǒng)中考察,極大的豐富了詩歌翻譯研究范疇。例如沈嵐、楊靜、李惠然、蔚淑敏分別從跨文化、歷史、認知、修辭的視角研究《詩經(jīng)》英譯。

      二、吉迪恩·圖里的翻譯規(guī)范理論視角下的譯本分析

      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已經(jīng)有學者提出規(guī)范(norms)的概念。列為(Jiri Levy)認為翻譯是一個決策過程(decision making process),譯 者 從文本選擇到句子結構、措辭、標點符號甚至拼寫,都面臨眾多抉擇的可能性(Hermans,1999:74-76)。 理 論 上 說,所有的抉擇均處于“完全可以預測”與“完全無法預測”這兩級之間。波波維奇指出,既然抉擇既非完全前定,又非絕對任意,那么促使譯者做出某一決定原因何在?除了主觀意愿外,譯者必須面都源語文本與譯語文本兩套規(guī)范或習俗(norms and conventions)的制約。在《翻譯中規(guī)范的性質與作用》一文中,圖里認為在實際翻譯過程中,譯者通常受到三類規(guī)范的制約:預先規(guī)范(preliminary norms)、初始規(guī)范(initial norms)及操作規(guī)范(operational norms)

      (一)預先規(guī)范

      預先規(guī)范及翻譯政策(translation policy)是決定在某一時期所選擇的文本類型或特定文本,直接決定了源語中哪些文本可以進入譯語文化,即與待譯文本的選擇直接相關。翻譯政策在某一特定語言、文化、時代決定翻譯文本選擇的要素,例如目標語文化所青睞的作品、作家、類別及流派等。

      上世紀70年代末,國門重新向世界敞開,各種外來思潮也如潮水般涌入中國。知識分子對于國外的文化資源有著求知若渴的期盼。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國內譯界呈現(xiàn)出繁榮景象。以各大出版社為根據(jù)地,一大批外國文學經(jīng)典翻譯作品層出不窮,例如四川人民出版社率先在80年代初期出版的百余本“走向未來叢書”,翻譯介紹當時世界新的科技、人文、社會科學;上海文藝出版社緊隨其后,出版了“外國文藝叢書”。在詩壇,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國際詩壇”可謂填補了一段空缺,國內譯者也在與國際詩歌的交流中找到了發(fā)展民族詩歌、譯介民族詩歌的渴求。正是在這一大的背景下,向國外詩壇譯介中華文化如大旱望云,應運而生。

      80年末、90年代初,《詩經(jīng)》《易經(jīng)》《楚辭》等國粹精華的英譯本問世。其中畢業(yè)于上海外國語學院、師從老一輩著名學者葛傳椝先生的汪榕培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汪榕培先生在與任秀樺先生1993年完成《易經(jīng)》英譯之后,汪榕培接受了湖南文藝出版社邀約的《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至此開始了一系類的中國過典籍英譯歷程。1994年兩人又共同完成了《詩經(jīng)》英譯,至此成為國內譯者《詩經(jīng)》英譯的全譯本的第二人(許淵沖為第一人)。其中汪榕培負責英譯詩文,任秀樺負責注解,并在1995年出版發(fā)行;在此基礎上,汪榕培、潘智丹又在2008年出版了《詩經(jīng)·國風》的英譯。

      (二)初始規(guī)范

      圖里將“左右譯者在目標語系統(tǒng)和源語系統(tǒng)之間做出選擇的規(guī)范”稱為”初始規(guī)范”。初始規(guī)范決定譯者對翻譯的總體傾向,即傾向于源文本還是譯文文化的讀者習慣。他進一步指出,如果譯者傾向于目標語系統(tǒng)的各種具體規(guī)范,譯本表現(xiàn)出“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的特征;如果傾向于源語系統(tǒng),則表現(xiàn)出“充分性(adequacy)”。在可接受性與充分性之間有一個連續(xù)軸,所有的翻譯都是在這一連續(xù)軸上“不斷選擇和妥協(xié)的結果”埃文 -佐哈爾對“充分性(adequacy)”做如下定義:充分的翻譯就是在譯語中體現(xiàn)源文的文本關系,同時不破壞源語的基本語言系統(tǒng)??山邮苄允侵缸g者盡可能符合譯語的語言文學規(guī)范而通過各種翻譯轉換進行翻譯。

      汪榕培中國典籍翻譯的目的在于向英文一般讀者而非漢學家們展示中國文化,因此,在《詩經(jīng)》英譯中,并未特意添加注解和解釋,以期達到更大的讀者群。其基本規(guī)范為以美的形式傳遞原文意思,即“傳神達意”。其整體操作規(guī)范為以全局為考量,包括詩歌背景、注解、語氣、詩歌渲染氣氛及其他相關項。在《詩經(jīng)》的翻譯中,汪榕培充分遵循源語文本的寫作規(guī)范和文化規(guī)范,與此同時也尊重目標語的書寫規(guī)范,使得譯本通俗易懂。汪榕培亦十分注重充分發(fā)揮英語的優(yōu)勢使譯文更具美感,例如,同義詞的替換,疊音詞的使用,同源詞的變換等。

      例1:氓

      My man

      氓之蚩蚩,

      Here comes a man genteel.

      報步貿絲。

      With clothes to make a deal.

      匪來貿絲,

      It’s not silk he wants;

      來即我謀。(2008:142)

      My house is where he haunts.(2008:143)

      《氓(衛(wèi)風)》是詩經(jīng)的名篇,它以沉痛的口吻,回憶了戀愛生活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全詩共六章,每章十句,第一章寫男子殷勤求婚;第二章寫女子出嫁;第三章對愛情失望,追悔莫及;第四五章寫男子如何施以暴虐;第六章寫女子的憎恨。全詩較長,這里選取詩篇開頭部分?!膀框俊笔欠浅jP鍵的一個詞,他勾勒出那個對女子施以虐暴男子的丑態(tài),但因為是回憶,所以作者用了一個不是十分肯定的詞,但是為了后面情節(jié)的發(fā)展,這里采用了一個明顯貶義的詞,因此,這里翻譯最見功夫。譯者使用“genteel”,可謂十分確切。這個詞貌似褒義,實則貶義,深得原詩精髓。再看“haunt”一詞含義豐富,這里即有“糾纏不休”的意思,也有明褒暗貶之實。這兩個詞語的選擇看似隨意簡單,實則體現(xiàn)出譯者深厚的語言功底。譯者的深思熟慮,對于英語優(yōu)勢的充分發(fā)揮足以體現(xiàn)其初始規(guī)范,即以源語為出發(fā)點,充分發(fā)揮譯語優(yōu)勢。

      (三)操作規(guī)范

      操作規(guī)范制約實際翻譯活動中的抉擇,主要決定譯文的呈現(xiàn)形式及語言內容。操作規(guī)范可以細分為:(1)母體規(guī)范(matricial norms)即在宏觀結構上制約翻譯的原則,例如,是全文翻譯還是部分翻譯,以及詩節(jié)的劃分、段落的刪節(jié)和重復、腳注的增加與省略等。(2)篇章語言規(guī)范(textual-linguistic norms)影響文本的微觀層次,如句子結構、遣詞造句等文體特征,甚至包括極為細微的方面,如大小寫、斜體等具體用法。

      《詩經(jīng)》根據(jù)樂調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每首詩歌題目之后都有說明,例如:《淇奧(衛(wèi)風)》、《黍離(王風)》、《叔于田(鄭風)》、《伐檀(魏風)》、《采薇(小雅)》等。而在汪榕培的譯本中,則把樂調及其英譯統(tǒng)一放入目錄中,例如:周南Southern Zhou,召南(Southern Shao)等,之后每首歌謠則從題目開始,不再加入任何注解。這樣做符合“大眾傳播”英文詩歌的目的,另一方面書籍的排版也是中文在左,英文在右,方便中英文閱讀對照。

      值得注意的是,汪榕培先生不僅是中國典籍英譯的大家,更在英語詞匯學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先后編著了《英語詞匯學教程》、《高級英語詞匯學教程》等10于眾教材、書籍及專著。汪榕培對英語詞匯的專注對其從事中國典籍英譯幫助巨大,因其對英語詞匯之間的細微差別以及對大量英語單詞的掌握可以更為準確的“達意”。

      例2:《摽有梅(召南)》

      譯文:The Plums

      摽有梅,

      I cast you plums from the tree,

      其實七兮。

      Lying on the way.

      求我庶士,

      If you want to marry me,

      迨其吉兮。

      You’d better not delay.

      摽有梅,

      I cast you plums from the tree,其實三兮。

      Piling on the way.

      求我庶士,

      If you want to marry me,

      迨其今兮。

      You’d better come today.

      摽有梅,

      I cast you plums from the tree,

      頃筐塈之。

      In baskets on the way.

      求我庶士,

      If you want to marry me,

      迨其謂之(2008:44)。

      You’d better come and say(2008:45).

      這是一首情歌,歌中女子看見樹上的梅子日漸成熟,又紛紛落下不禁觸景生情,想到自己一天天年長,渴望有一個小伙子快來把她娶走。全詩共三章,三章重唱,一層緊逼一層,生動又饒有趣味的展現(xiàn)主人公“急切”的心情。首章“迨其吉兮”尚有從容相待,選個好時候;次章“迨其今兮”已見焦急心情;末章“迨其謂之”就等你開口,足可見其急迫。譯文以“You’d better not delay” “You’d better come today”, “You’d better come and say”層層遞進,又著實描寫出了女子急切的心情,妙趣橫生?!稉坑忻贰窞榍楦?,質樸清新,節(jié)奏明快。譯作全詩采用英詩韻律,尾音押韻(abab),讀之朗朗上口,正如汪榕培先生所說,傳神,既要保持原詩風貌,也要最大程度上保留詩節(jié)的行數(shù)、長短、節(jié)奏、韻律。譯文也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詩的“神”。與此同時,不拘泥于原文,例如描寫樹上的梅子快落完的情景:“其實七兮”(樹上的梅子十成只剩下七成),“其實三兮”(樹上的梅子十成只剩下三成),以及“頃筐塈之”(樹上的落梅已裝滿竹筐),譯者沒有選擇“七成,三成”這樣的概數(shù),而是選擇更為押韻的Lying on the way, Piling on the way ,In baskets on the way,即還原了原詩的“神”,也準確的傳達了“意”。以詩譯詩,正是汪榕培先生的一貫堅持。

      無論是從母體規(guī)范,還是篇章語言規(guī)范上看,汪榕培譯本都更加注重源語語言規(guī)范,更能體現(xiàn)翻譯的充分性(adequacy)。正如在1996年,即汪榕培譯本剛剛出版之際,呂俊評價道:汪任兩位先生攜手合作,做到“詩詩有韻,各具神采”(1996:11),汪任所譯大部分準確而優(yōu)美,譯者不僅注重原詩的語言特點,而且十分注意利用英語的一些優(yōu)勢來增強譯文的美感以達到“傳神”的效果。

      三、結語

      作為當時最偉大的譯者,遵從特定的翻譯規(guī)范,汪榕培和任秀樺先生致力于中國文化的推廣和發(fā)揚以及普及,這起源于他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以及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豪。翻譯事業(yè)是無止境的,雖然兩位譯者的譯文已經(jīng)達到了趨于完美的程度,但依然并不完美,在某些情況下,有些地方還需要改進。中國文化是如此的燦爛和博大,僅僅依靠少數(shù)譯者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更多的翻譯人員來完成這個偉大的項目。在欣賞了這兩位譯者的優(yōu)秀翻譯后,除了尊重他們之外,還希望能讀到更多優(yōu)秀的翻譯作品,希望本文能拋磚引玉;同時,把中國古典詩歌的英文翻譯放在一個大的語境中,在一定程度上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不同的視角。汪榕培和任秀樺先生讓世界欣賞甚至愛上中國文化的努力,將永遠激勵著我們所有人。

      猜你喜歡
      譯本英譯詩經(jīng)
      摘要英譯
      摘要英譯
      要目英譯
      社會科學家(2020年8期)2020-02-21 08:28:30
      要目英譯
      詩經(jīng)
      天津詩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12:1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7期)2019-08-29 01:46:4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8期)2019-08-22 08:45:00
      《佛說四人出現(xiàn)世間經(jīng)》的西夏譯本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16
      翻譯中的“信”與“不信”——以《飄》的兩個中文譯本為例
      那些年,我們讀錯的詩經(jīng)
      小說月刊(2014年2期)2014-04-18 14:06:39
      吉首市| 亳州市| 色达县| 星座| 启东市| 宁蒗| 安义县| 吉林市| 大新县| 延津县| 甘谷县| 修文县| 色达县| 杂多县| 周至县| 浦城县| 股票| 洪雅县| 措美县| 五台县| 漳平市| 武夷山市| 藁城市| 青岛市| 科技| 深圳市| 凌海市| 铜川市| 九龙城区| 巴林右旗| 金坛市| 方正县| 礼泉县| 湘阴县| 介休市| 万盛区| 五原县| 墨脱县| 永州市| 汤阴县|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