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 藤
說最直接的緣分,我曾經穿過莫臘兄弟制作的一件衣服:衣服青色,寬松,有點佛系,盤扣的。這件衣服來自火石兄弟郵寄給我的,他說是朋友打樣的,問我要不。布料有些粗糙,常起皺,穿過幾次,被朋友數(shù)落,說我穿著像一位擺地攤的老板,后來就沒穿了。而后,雙木少兄弟北去,在莫臘兄弟那里住宿。北京離我這么遠,中國人口這么多,莫臘兄弟能間接與我發(fā)生關聯(lián),也算是緣分。今天,就詩論詩,想給他寫一篇詩歌札記,也算了結心中的一樁紀念。
莫臘的詩歌寫到了很多有關“水”與“魚”的意象。
如《飲料》,水一直在哭//我悄悄地問水。
如《愛人是一條魚》,我的眼睛//是我的兩個小小的海洋//同時只裝一條魚。
如《太快沒有用》,孩子把父親母親當著河里的魚……吃剩下的一塊肉//扔在小河里/孩子們再也不去游泳了。
比如《風的孩子是一只貓》,你聽到它在屋檐上走動是秋天掉落的一片葉子//它坐在池塘邊是夏天準備要游泳的姿勢。
比如《會游泳的魚》,……就去潮白河//看河里的魚游泳比賽。……我想大魚游更快,他們會在哪里休息呢……
比如《魚問》,北京的冬天把人拖進虛無//一不小心/掉進河里//一條魚問//為什么不掉在天空。
這是從他遺稿里摘選出的相關句子。其中《魚問》的寫作時間在2017年底的12月,其他句子都是新近2018年至2019年間。當我在羅列這些水與魚的意象時,腦海里浮現(xiàn),詩人莫非上輩子就是魚類的族親,向往魚的自由,向往魚與水的親密無間,向往魚水之樂的生存狀態(tài)。而碰巧是,詩人也正是以溺水的方式,走完這年輕的一生。這個暗示,不得不想起,他是有意為之。畢竟37 歲的男人,對危險一定是有一些識別防范意識的。而這一切,留給我們的僅僅只是猜想。
莫臘詩歌對魚和水的處理,讓我想起雙木少的一句概括:莫臘,一位眼里是海的男人。這對水與魚的意象處理是莫臘詩歌的獨特之處,也是莫臘的獨特。
莫臘的詩歌,想象力豐富,語言俏皮。從詩歌中可以讀出一顆純真的心。表達主題有對自由的向往如魚一般,有對愛情的憧憬,有對現(xiàn)代“高樓文明”的抗拒,還有對弱者的同情(良心)。有好幾首詩歌我特別喜歡。
《德令哈》要算他優(yōu)異詩作之一
德令哈,今夜我躺在你的懷里
你的身體已經腐爛
你的味道是那么的臭
你心中憤怒的火種
被一群卑鄙無恥的人點燃
你只剩下兩手空空的戈壁
悲傷時只有一群群牛羊陪著
連青稞都對你絕望了
你唯一剩下的骨氣
是一塊塊石頭
我就不像海子那樣
把你的骨氣還給你
明天我就把你全部打包走
你的眼睛是星星
你的棉被是天空
你的床單是草地
一同帶走
送給我認識人和認識我的人
星星送給有夢想的人
天空送給男人
草地送給女人
石頭送給我自己
這首詩歌,很明顯是回應詩人海子那首《日記》的。海子在德令哈,借助于呼喊姐姐為名,表達了自己“兩手空空”的荒蕪。將自己的感情融景于德令哈的夜色與戈壁。詩人莫臘表達的感情比較復雜,有對某些現(xiàn)象的憤慨“你心中憤怒的火種//被一群卑鄙無恥的人點燃”;而《膨脹》一詩,也說了“我和你(德令哈)之間//埋葬著為詩歌而來的全部是垃圾”。有某種自我的叛逆“我就不像海子那樣//把你的骨氣還給你//明天我就把你全部打包走”。還有某種對塵世的祝愿,把德令哈的好東西“送給我認識人和認識我的人”。詩句的想象力比喻用得很豐富,詩歌意境開闊,可見詩人的精神向度。最后一句,石頭送給我自己,表達了自己決定作石頭般的自己,哪怕固執(zhí),我行我素。
值得一提的是莫臘的愛情詩,這是我們共同的柔軟處。詩作《鳥籠》,說自己在等一只鳥回來,說把自己當作一只鳥送給愛人,關進愛人的心里,“她的鳥籠//是//一顆心”,表達一種渴望被愛,渴望被收留的心跡。詩作《母親的信》,把自己的出生,比喻成是母親寄出的信?!白詈笪夷赣H把我寄給一個又一個女人//一個又一個的個女人把我退回給社會//社會把我一次又一次退還給我母親”,當然這首詩歌愛情只是描寫的一部分,而是一首描綜合寫生存現(xiàn)狀的詩,讀來很容易聯(lián)想到自己就是這樣,他她它也是這樣,這是一群人的悲傷?!赌吧恕分袑懙馈八埼胰タ此臅r候//一半盛開//一半枯萎//我真想連根拔起//種在我荒涼的心上”……“枯萎”“荒涼”表露了愛情的悸動與現(xiàn)實間愛而不能的矛盾狀態(tài)。
引用詩人畫家李川的話“莫臘的抒情,真誠地在于完成個體生命在社會夾縫中自由的呈現(xiàn)方式。他善良正義,有自己的理想國與思想境界。他叛逆且超脫,有著人世間最珍貴的靈魂。他是一個純粹的精神信徒?!蔽矣X得評析的很中肯。而莫臘詩作《月亮》,就是他珍貴靈魂的的直白,及一顆塵世悲憫心的流露。
《月亮》
十三的月亮是雞蛋
是應該的
到了十五
就是元旦了
給月亮取一千零一個好聽帶食物的名字
送給流浪狗流浪貓
它們餓的時候
看看天空
就飽了
話題還是轉向開篇提到的“?!薄_@篇評析文章,在整理時,阿琪阿鈺發(fā)來了一份收集的稿子。我又重新瀏覽了一遍,希望從一些細節(jié)的句子填充莫臘一些細節(jié)形象。當我讀到莫臘《帶著螞蟻去看?!愤@篇詩歌時,我一下子驚醒,口里不由地驚嘆了。莫臘詩人形象隨著對“?!钡娘枬M一下子也飽滿了起來。這篇《帶著螞蟻去看?!?,是莫臘詩篇中分量很重的作品,有小小說的感覺,似乎揭露了一個古老民族的話題。行文通過與孩提玩伴阿貓對“?!钡膶υ?,及后來的阿貓女兒在場的對話:去看海的理想,探索海的顏色。傳達了一個民族文明傳承的問題。有點類似韓東寫的那首《山民》“山那邊是什么?”,“是山,還是山”。莫臘提及的是“那她怎么知道海是什么顏色?”,“媽媽的媽媽我外婆告訴我媽媽的”。這首詩歌,結合作者一些短詩,使得莫臘“?!钡囊饩撤浅i_闊,也是莫臘心里的開闊。就如詩作結尾所說“一起去看看大海吧//我們的心就會變成大海一樣//無邊無際”。就藝術追問而言,帶著螞蟻去看海,這個題目就有點超現(xiàn)實主義,跟那位前不久自殺的導演胡波《大象席地而坐》,去滿洲里看一只席地而坐的大象有某些異曲同工的“思索”。聽一些朋友說,莫臘主攻是寫小說,可惜稿件被遺失,沒有保存下來。在詩歌中,莫臘也坦言自己的工作就是思考,由此觀之,此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