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昭和
扭挫傷(軟組織損傷),中醫(yī)稱為傷筋,認為是外力造成局部脈絡(luò)受傷、氣血瘀阻、不通則痛之病癥。外治多采用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藥物。梔子外敷,對扭挫傷效果較好。
將150克梔子研成細末,每次取30~50克梔子粉加等量面粉,用適量米醋或白酒調(diào)成糊狀,敷在扭傷部位,用無菌紗布覆蓋固定,次日清晨取掉。一天敷一次,一般連用3~5天即可消腫止痛。
梔子味苦性寒,具有涼血止血、瀉火除煩、消腫解毒及清熱利濕之功效,用于治療淋病、黃疸、尿血、咽痛、扭傷腫痛、肝火上亢、目赤及各種血證。
《本草綱目》有記載,梔子可治“損傷瘀血”?,F(xiàn)代研究表明,梔子中的梔子苷可抑制炎癥早期的水腫和滲出,且有抗炎、鎮(zhèn)痛的作用。面粉有除熱、解毒、消腫的功效,外敷可治癰腫、外傷出血、燙傷等。李時珍撰寫的《瀕湖集簡方》中就有用梔子、面粉外敷治療跌打腫痛的記錄。米醋性溫,能活血化瘀、緩急止痛、消癰腫,并增強藥物滲透功能。諸味調(diào)和外敷,具有極佳的涼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需注意本方適合扭挫傷初起,舊傷、老傷、骨折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