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琳
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獎勵,這是人之常情,小學生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獎勵,最大限度地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呢?我認為在獎勵的時候,要努力做到“六性”。
及時性? 當學生在某個方面完成得較好時,老師要趁熱打鐵,及時獎勵。這樣會讓學生心情愉悅,進一步激發(fā)學習的熱情。如果過一段時間再獎勵,學生的興奮勁兒也過了,獎勵的效果就會差很多。比如,學校運動會,只要單項比賽結果一出來,馬上公布獲獎名單,頒發(fā)獎狀和獎品。這樣不僅及時激勵了獲獎學生,增強其自信心,也給其他同學樹立了學習榜樣。教師要敏銳地覺察、巧妙地運用時機,有效地激起學生內心的積極情緒,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打造一個班風學風優(yōu)良、奮發(fā)進取的優(yōu)秀班集體,讓每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都得到充分發(fā)展。
公正性? 對學生的獎勵要公平公正。按照獎勵的規(guī)則,實事求是,公開透明,不能隨意,更不得暗箱操作,把獎勵直接給“關系戶”。失去公正性,獎勵就會起反作用,破壞老師的形象,損害老師的公信力。
全面性? 獎勵要面向全體學生,才能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我們經??吹竭@樣的現象:有的班級每學期的評優(yōu)表彰都是一些老面孔,個別學生甚至獲得多項獎勵。其實,老師可以多角度全方位考查學生,設置不同類別的獎勵。比如:孝親敬老獎、公益愛心獎、熱愛勞動獎、學習進步獎、文明禮貌獎、助人為樂獎、優(yōu)秀干部獎、讀書達人獎、運動獎、藝術獎、衛(wèi)生獎等,充分發(fā)掘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
精神性? 對于學生的獎勵,要重精神獎勵,輕物質獎勵。如果獎勵太過物質性,會無意中培養(yǎng)學生愛錢的“銅臭氣”?,F在有一部分私立學校,動輒給小學生開出高額的獎學金,以此吸引優(yōu)質生源,擴大學校的影響力。在我看來,這種做法是極不可取的。教育的目的貴在育人,貴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如果小學生的獎勵都與金錢掛鉤,學生可能會形成拜金主義,有錢就干事,沒錢就不作為。這樣的學生,怎能擔當建設祖國的大任?
多樣性? 獎勵應因時、因地、因人、因年齡特征而設定,形式要靈活多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挖掘其內在潛力。比如低年級可以獎勵游戲娛樂活動,布置某項任務后,對完成好的同學獎勵一起做游戲,在娛樂中放松自我;高年級可以獎勵學生獎券,老師提前印制一些獎券,設置一定的分值,達到多少分就可以兌換相應的學習用品、體育用品或免除一次學習任務。又比如獎勵時間,完成某項任務又快又好的同學,獎勵他5分鐘的休息時間;獎勵和老師一起品茶,讓學生體驗和老師在一起的自豪感;如果老師在書法、繪畫、手工等方面有特長,可以獎給學生一張自己的作品,這樣的獎勵更有溫度感。
長期性? 所有的獎勵都要持續(xù)、連貫地進行,并且長期有效,才能發(fā)揮它的育人功能。學校和班級一開學就要公布獎勵方案,讓學生明確前進的方向。如果學校和老師的獎勵朝令夕改,表里不一,學生就會對獎勵失去期待和信心。只有制訂長期性的獎勵方案,學生才有明確的奮斗目標。
教,是為了不教;獎,是為了不獎。獎勵,只是一種教育手段,當學生的好習慣已經養(yǎng)成,就要適當減少獎勵,直至不獎勵,讓學生在更高的精神層面上享受自覺學習的愉悅和幸福。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深圳路小學)
責任編輯? 劉玉琴
兼職校對? 汪? 祁